急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好的给100分!

问题描述:

急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读后感~好的给100分!
我是初三的,最好要结合实际点写,好吧..先50分,好的话再50分..
差不多700字左右(两篇半以上都行)
看在小女都砸重金跪求的份上..
要结合现实生活实际写,不可太浮夸
最好再加点自我的感受..(拜托了>-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孟子,选自《孟子、告子》.在这一文中,孟子基于历史的经验和个人的历史坎坷的切身体会,阐述了穷困挫折能坚定人的意志,激励人奋发努力,建功立业;闲话安逸,则使平庸的国君骄慢怠情,以致亡国.读完这篇文章,感触最深的就是:经历艰苦磨难的人才可以往下生存发展.
当秦始皇兵强马壮的军队遍布六国时,他笑了,他认为自己是天下最最强大的,没有人能够打败他.此时的他,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可偏偏那些该死的文人,处处说他的不是,他愤怒了,于是,焚书坑儒,焚毁了多少人的梦想,坑害了多少人的幸福,再也没有人敢评论他了,但人们心里都窝着火.
偌大的宫殿中,秦始皇一人独坐正中,四面美女翩翩起舞,歌声经久不息,他喝着酒,看着一个个浓妆艳抹,彩裙飘动的舞女,一脸的陶醉;宫殿外,士兵们仍在往土坑中推下一个又一个反对暴政的文人;火光仍在继续,烧红了半边天,一捆捆耗费了文人们一辈子心血的竹简顿时化为灰烬……秦始皇依旧沉醉在歌声舞姿中.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有这个必要吗?人都死了,宫殿建得再好也是徒劳,可怜的阿房宫最后还是被项羽付之一炬,惜哉,悲哉,整个秦始皇陵,工程浩大,数不清的兵马俑,可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可这又能怎么样?秦始皇死后,还不是成为一堆白骨,还能在地下享受吗?
秦朝几百年的基业,在其最鼎盛时却在人民的反抗中不堪一击.秦始皇,这个秦朝最伟大的,甚至对中国的日后都作出巨大贡献的统治者为何让自己拼了一辈子换来的基业付之东流,这使我想到了孟子的那句千古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的,多年的沙场征战,使秦始皇成为第一个有能力统治全中国的君主.在战争中,他顽强不屈,有勇有谋,带领秦军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那时的秦国是坚不可摧的.而统一了中国以后呢?焚书坑儒,就为了一时的美名;征丁无数,就为了生前死后的虚荣;沉溺于声色,更加快了秦朝的堕落.人们心中窝着的火终于爆发了,陈胜、吴广敲响了秦朝灭亡的丧钟;项羽、刘邦粉碎了秦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美梦.
为什么这样说呢?是因为经历艰苦磨练的人,内心都会存在一种忧患意识,正因为有了忧患意识,他们才会更加振奋,才会肩负起国家的重担.就如书中所说:“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正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他不是也没有生在帝王之家吗?湖南韶山,不也是很贫穷落后的地方吗?但他却不肯承认现实,一步一步地向上发展不也成为我们的伟大领袖吗!
孟子还说:“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所以可见“逆境出人材”的现实说法.一个人的在艰苦的环境下,会努力去奋斗,因为他明白只有努力才是唯一的出路.而相反,那个人如果是在条件优越下生活,他便会不知道进取,懒惰,最后成为社会上的垃圾.但当然也有例外,不过年可是少之甚少.
不往远处说,就说我的小叔吧,人家去年9月份上美国去读博士了.为什么呀,他们家也怒是那么富有,但人家就是从小就有一种忧患意识,人家才会努力,认真地学习,真是一步一步艰难地走过来的呀!所以,他有今天的成就,本来就是应该的,是老天注定了的.
俗话说: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又俗话说,倒退即是死亡.所以说,凡是经历艰苦磨难的人才可以继续生存发展,这些人的经历是美丽的.
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第9题老师
下一页:jst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