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过秦论》主导思想

问题描述:

文言文《过秦论》
主导思想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一、主旨和结构
《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这篇课文是上篇,着重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揭露秦始皇的暴虐无道,最后指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这是从史实中提炼观点.这个观点也贯穿在其余两篇之中.作者总结秦王朝覆灭的历史教训,意在借古讽今,即从反面说明“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而“安之”之策莫大于施行仁义,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把握住作者的这个意图,对本文的内容、结构和写法就可以洞若观火.
本文先叙史实后作分析,据此,全文可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至第4段),叙述秦王朝的兴亡过程.全过程从秦孝公即位(前361年)算起至子婴降汉(前207年)止,长达154年,分为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1.秦王朝势力的崛起(第1段).这是秦孝公时的事.在战国初期,万乘之国共有七个,秦居其一,实力与其余六国相等,它的进一步强大自孝公开始.文章先叙秦的地理优势和孝公的政治雄心,次叙在商鞅辅佐下所制定的基本国策(立法度、耕战、连衡)和取得的成果.秦孝公在位24年(前361至前338年),其间商鞅专秦柄约为15年,可见这个时期不长.又,“连衡”一句为虚笔,“连衡”首倡者是张仪,而张仪相秦始于惠文王十年(前328年),是此后十年的事.
2.秦王朝势力的进一步扩展(第2段).这个时期长达90年,包括秦孝公之后始皇之前的五位国君,即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后两位“享国之日浅”,一笔带过;主要说前三朝87年间事.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将本时期内纷纭复杂的斗争情况集中到两个方面:一是按四个方位分写秦领土日益扩大的情形,表现它的势力空前增长;二是写诸侯约从反秦以及斗争的失败,反衬秦人困诸侯之易,说明它是不可战胜的.这是为下段蓄势,表明由秦来统一全国已成定局.
3.秦始皇统一全国(第3段).这个时期包括秦始皇在位的36年.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秦从此转入守势,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即愚民、弱民、防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4.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第4段).重点是写陈涉起义.用低衬写法:先说陈涉地位低,才智不足,意思是缺乏号召力和指挥作战能力,又说起义队伍人数不多、武器简陋,意思是不堪一击;然而结果出人意料,“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星星之火顷刻间燃成燎原之势.这也是针对着“仁义不施”写的.仁义不施,民心丧尽,“其亡可立而待”,所以下面只用一句话写它的覆灭.
第二部分(第5段),阐述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可分两层.前一层分析各方面力量的对比.首先指出秦的优势仍然存在,而且比过去强大,因为它占有天下.接着从领袖的地位、指挥作战能力、军队的素质和装备四方面将九国之师和陈涉之众作对比,指出后者远不如前者.尽管如此,二者却“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这就包含着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情况呢?留给下文解答.第二层照应全篇,归纳中心论点.“然秦以区区之地”以下四句照应第1、2段;然后“以六合为家”二句照应第3段;“一夫作难”三句照应第4段;最后照应上文“成败异变”二句.水到渠成地点出全文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二、论证方法
1.以史实为论据,用观点统率材料.
作者所谓“攻守之势异”,指的是秦要统一全国,自然要对山东(崤山以东)诸侯采取攻势,逐步消灭它们;而在统一全国之后要防止人民颠覆它的政权,这就转入守势了.处于攻势“尚诈力”,处于守势“贵顺权”.“顺权”,就是施行仁义以收拢民心.秦灭六国后依旧残酷地压迫人民,不施仁义,故而迅速灭亡.这是贾谊的基本观点.要讲清这一点,就必须以史实为据,说明秦的兴亡过程.
本文叙史的特点是:在观点统率下对史实作出高度概括.例如秦“取西河之外”,是商鞅计骗魏将公子昂而袭破其军的结果,文中以“拱手”二字作了概括.又如山东诸侯曾多次合纵抗秦,皆被张仪等人的连衡术所破,韩、魏、楚三国多次献地于秦,秦土日广,这是秦的“诈力”策略的胜利,作者把所有这些史实都集中到九国之师攻秦失败一事上来加以表现.说到秦统一全国后,则着重揭露秦始皇压迫人民的政策——这其实是“诈力”策略的继续.这个事实充分说明:秦在转入守势之后,“其道不易,其政不改”(《过秦论》中篇语),它的覆灭是不可避免的.
从上面的分析还可以看出,政论叙史所看重的是历史过程的本质,而不讲求细节的准确.
2.对比论述.
本文的对比论述集中在第5段,上文已有说明.这里只作一点补充:必须把这种对比放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来看.昔年,九国之师,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进攻仅有雍州一地的秦,却遭到惨败;而今天,陈涉以数百“疲弊之卒”发难,进攻占有天下的秦,反而取得成功,这就生动地说明了转入守势后的秦已经变得外强中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形呢?孟子说:“失民心者失天下.”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正是仁义不施而失掉民心的结果.这样来论述,自然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三、语言特色
贾谊是汉赋的早期作家,这篇文章不是赋,然而语言上却明显地带有赋的特色.它讲究铺排渲染,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声势;写秦始皇,则极力塑造出他那“威加海内”的形象.行文又多用骈偶,读起来铿锵有声.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甚至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些骈语是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如此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解题指导
一、设题意图是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学会运用观点驾驭史实.
参考答案要点:秦灭六国前对各国诸侯处于攻势,因而崇尚诈力,不施仁义;六国既灭,它已转为守势,却依旧崇尚诈力,以天下之民为敌而不施仁义,这就把自己孤立起来了,因而自取灭亡.详见“课文说明”.
二、本题中的四小题是根据行文层次和背诵的需要设计的.答题宜简要,不宜另作分析,以免占用诵读时间.
参考答案如下:
1.第一问:“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第二问:“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第三问:“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陈利兵而谁何”.第四问:“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2.第一问:“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写社会地位.“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写才能不足.“率疲弊之卒……揭竿为旗”写兵员不多和武器简陋.“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写结果.
3.第一问:从领袖的社会地位、武器、军队素质、用兵之道四个方面作对比.第二问:跟“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相照应.
4.“振长策……亡诸侯”;“废先王……之言”;“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渊”;“蹑足……阡陌之中”“率疲弊……之众”;“斩木……为旗”;“成败异变,功业相反”.
三、设题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不同用法.
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设题目的是活跃学生的思维,可以有多种答案,不强求统一.应注意的是,司马迁写的是历史,是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原则写的,统观本传全文,对陈涉首事的功劳评价颇高,但也批评了他的错误——因细小过失而杀其故人尝与佣耕者.贾谊写的是史论,在赞扬陈涉功业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他的轻视.
●教学建议
本文要求在熟读全文的基础上流畅地背诵最后两段.
可用诵读教学.除起始课上教师对作者、时代背景作简要介绍,并结合预习划分课文结构外,其余环节均以学生练习诵读(含诵读指导和检查背诵)为主.课文内容及写法应在诵读过程中作三言两语的点拨,点到为止,不展开分析.正音也穿插在诵读中进行,可将需要正音的字写在小黑板上,提醒学生注意,以节省时间.
划分课文结构很重要,要使学生一开始就大致了解文章的全貌.可以用列表形式,例如:
(二)灭亡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第5段
诵读指导包括句段内容点拨和语气提示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点拨见“课文说明”.这里仅以第5段为例谈谈语气的提示.
①且夫:推进一层,领起议论的语气.以下连用六个“也”,都表示及其肯定的意思.四个排比句中的重音是“非尊(于)”“非铦(于)”“非抗(于)”和“非及”.
②“非及向时之士也”后作一顿,为下句转折蓄势.
③“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此句是上述史实的概括,作为立论基础,应重读以提醒学生注意.
④“试使”三句:换假设口气,有为九国惋惜意,结住对比论述,兼为高潮蓄势.
⑤“然秦”三句作低回之势,“然后”以下节节升高,至“为天下笑者”达于顶峰,作一顿,逼出“何也”.
⑥结句显志,“过秦”之意集中在这句话里,须用深责语气读,“仁义不施”是重点,可一字一顿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不是奥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