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地球之巅问题

问题描述:

登上地球之巅问题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0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男,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写作特点和句子赏析:
《登上地球之巅》是一篇通讯,它真实、准确、及时地报道了人类登山史上的一件大事.1960年和1964年,郭超人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像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的高度,历经千难万险,谱写了一曲科学探险的美妙乐章.“文传驯水,情系珠峰,半纪风云留彩笔;社峙环球,论标喉舌,一生心血献新华.”这是一幅沉重的挽联,它高度准确地概括了郭超人一生的事业功绩、道德文章.
全文共设计了六个情景画面,让我们从突击“第二台阶”和刘连满牺牲自己为队友这两幅最感人的画面入手,紧紧抓住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认真揣摩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一、形象的动词运用
为了突出登山的难度,文中写道:“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这一“插”一“蹬”显示出岩壁垂直、光滑之态,可见突击“第二台阶”的艰难程度,从而表现了登山者顽强的意志和勇于攀登的精神.
二、恰当的虚词运用
如“……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试想,特制的高山靴在陡滑的山路上竟无能为力,一个“也”字就有力地体现了登攀是多么地艰难.
又如文中写道:“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一个“才”字,表现出他们的全部精力都凝聚在攀登上,花费时间之长有力地证明了攀登的艰难程度.
再如:“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很显然,在刘连满的意念里,队友的安全和自己的生命,哪个轻哪个重,天平的指针已有明确的指向,两个“更”字不正是他无私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三、准确的数量词运用
反复品味本文数量词的准确运用,也能领悟到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如“……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作者在这里用确数而不用约数,是因为这样能更确切地体现距离与时间的强烈反差,表明并强调这是一段极特殊的行程,同时也说明登上地球之巅的极其不容易.
又如,“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一寸一寸”突出了攀登速度极其缓慢,岩壁极其陡滑,登山极其艰难.
再如,“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作者为何不直接说“时间在过去”呢?结合语境不难看出这“一分一秒”极富表现力.攀登者四肢愈来愈麻木,心脏因缺氧跳动愈加急促,这样的状况,一分一秒是多么难熬!请看看郭超人在登山日记中记下的当时的感受吧:“一只看不见的魔掌压迫着你的胸脯,紧捏着你的喉管,你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张开嘴,吸入你需要的空气.每一步都不轻松,——并不是你的腿酸痛或者无力,而是你已经没有力量把你这双已经几乎麻木的腿移动.”而此时的刘连满活着的愿望又是多么强烈,在分分秒秒中其内心经历了何等复杂的斗争!
这“一分一秒”,这“一寸一寸”,这“三米”、“三个”,都是人类探索科学奥秘、挑战自我、超越极限的赞歌,都能一次又一次地引起读者心灵的震颤和情感的升华,人们会从中悟到:只有以顽强与坚忍去化解并超越艰难险阻,勇于登攀,生命才精彩.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纪录.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这篇课文就节选自这篇通讯.
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有必要先大致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内容.
1960年3月19日,中国登山队在海拔5 120米的珠峰下一块宽阔的谷地上停下来.这里,就是登山队的大本营.参加这次登山活动的共有214名队员和工作人员,他们来自祖国各地,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登上珠峰,为国争光.在大本营,他们战天斗地,与风雪搏斗,表现出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了尽早征服珠峰,他们争分夺秒,做了大量周密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登顶成功,登山队进行了许多适应性的行军.登山队决定把夺取珠峰的战斗分成四个“战役”来进行,分别制定到达6 400米、7 600米和8 300米的攀登高度,再返回大本营的计划,最后从8 300米处突击顶峰.3月27日傍晚,登山队员完成了第一个“战役”,安全返回大本营.28日,另一批登山队员出发了,打响了第二个“战役”.这一次的难度明显比第一阶段高,冰崩和雪崩随时都可能出现.登山队员十多个小时没吃饭,没喝水,硬是打通了通往北坳的大道.4月11日,队长史占春带领队员沿着副队长许竞打通的道路,终于上升到7 300米的高度,为第三次行军到达8 000米以上的进军路线,进行了必要的侦察并确定了初步方案.29日,登山队开始了第三次征服高度的战斗.行军过程中,有的人因为缺氧而晕倒,但困难吓不倒他们,经过两天的奋斗,他们终于安全到达7 600米,这是我国当时登山史的新高度.5月2日,登山队开始了对被人称为8 000米以上高度的“死亡地带”的征服,第二天晚上,他们战胜了被认为不可征服的“第二台阶”,登上了8 600米的高度,并安全返回大本营,胜利地“超额”完成了第三次适应性行军任务.
5月24日上午,登顶的总攻终于打响,四名精选的队员从8 500米的高度开始了对珠峰的冲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节选的.
整体把握这篇课文,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单从课文来看,好像就只是这四个人的登山故事,但联系全篇通讯来看,三位队员最后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假如没有二百多名队员和服务人员的前期大量工作,没有几次集体的适应性行军,打通通向珠峰的关键性道路,则三位队员绝没有可能取得登顶的胜利.(当然,必须强调的是,几位冲顶的队员是所有队员中的佼佼者.)登山活动与其他探险活动相比,其集体协作精神显得尤其重要.为了队友的成功,还要有勇气献出自己的生命,刘连满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例子.
登顶过程中,要注意作者着意描写的三大困难:寒冷、黑夜和缺氧.而这三者都构成对生命的极大威胁.作者在行文中处处表现这些困难对于队员的严峻考验.正是在这样的考验面前,才充分体现了队员们坚强的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为此,教学时让学生默读课文,总结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作者叙述事件有详有略,选择最典型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如重点写了征服“第二台阶”.这一“台阶”被外国探险家认为是不可逾越的,1924年英国赫赫有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就是在这一带失踪的.还重点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由这一个人的行为,可以窥见全体登山队员的优秀品质,也可以推断这样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
二、问题研究
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课文中,作者除了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等.这些描写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阅读的紧张之余还可以求得放松,来欣赏一下美丽的珠峰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练习说明
一、阅读课文,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设题意图是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注意让学生概括得尽量简洁.
参考答案: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著名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对手——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他们背上的氧气已经所剩不多了,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最强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块旁边休息,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状态.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 830米时,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开始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这样的攀登,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他们四肢更加沉重了,行动更加迟缓了,有时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但必胜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们.凌晨,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
二、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注意观察夜色,试着仿写几句.
1.5月24日清晨,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
2.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
3.夜色深沉,山上山下到处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珠穆朗玛顶峰的黑影在他们面前开始变得非常低矮了.
4.举目四望,朦胧的夜色中,喜马拉雅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的脚下.现在,他们三人的头上,只有闪闪发光的星斗……
设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文笔精华——写景的句子,积累下来并学会模仿、运用.
没有固定答案,可让学生当堂仿写,要提醒学生调动生活积累,充分发挥想像,尽量写出当地夜景的特色,写出夜色的美.
三、探险,需要有强烈的集体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以前文的劳伦斯·奥茨和本文的刘连满等队员为例,写一则心得笔记.
设题意图是把两篇课文连贯起来学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
一、中国人从北坡攀登珠峰,在世界登山史上是一件大事.教师可以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外设法了解一些有关的背景材料,以使本课的学习更有历史和文化内涵,把课内外学习联系起来.
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让学生练习复述课文内容,注意作者叙事的详略,并在今后作文时学会运用.
三、有条件的,可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效果.
四、利用本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中国登山健儿成功征服珠峰,表明中国人民是伟大、坚强的,中国也不乏具有崇高献身精神的、高水平的探险家.以此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壮志豪情.
有关资料
一、作者简介
郭超人(1934—2000),男,湖北武穴人,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记者、副社长,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社长.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50年代曾采写大量新闻报道揭露西藏农奴制的黑暗,60年代随中国登山队完成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的报道,70年代采写的《驯水记》歌颂了中国人民与大自然作斗争的伟大业绩,在陕西采写的《安康调查》揭露了“四人帮”在农村推行极“左”路线的弊端.已出版的新闻作品有《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等.
二、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
中国西部的山脉,大多横亘绵长,山体高峻雄伟.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同尼泊尔、印度等国边境上的喜马拉雅山脉,绵延长达2 400多公里,主脉海拔平均超过6 000米,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山脉.
在喜马拉雅山脉之中,海拔在7 000米以上的高峰有50多座,8 000米以上的有16座,著名的有南峰、希夏邦马峰、干城章嘉峰.“喜马拉雅”在藏语中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这里终年冰雪覆盖,一座座冰峰如倚天的宝剑,一条条冰川像蜿蜒的银蛇.其中最为高耸的则是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它高达8 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峰高势伟,地理环境独特,峰顶的最低气温常年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山上一些地方常年积雪不化,冰川、冰坡、冰塔林到处可见.峰顶空气稀薄,空气的含氧量只有东部平原地区的四分之一,经常刮七八级大风.十二级大风也不少见.风吹积雪,四溅飞舞,弥漫天际.珠峰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很早就为人们所注目.1960年中国登山运动员和科学工作者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首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前所未有的奇迹.从60年代起,中国科学工作者对珠峰地区进行了全面考察,在古生物、自然地理、高山气候以及现代冰川、地貌等多方面,都获得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1975年,中国测绘工作者在中国登山队的配合下,再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精确地测定了它的高度,并绘出了珠峰地区的详细地图.所有这些,为中国开发利用西藏高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科学依据.
珠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地区原是一片海洋,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从陆地上冲刷来大量的碎石和泥沙,堆积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形成了这里厚达3万米以上的海相沉积岩层.以后,由于强烈的造山运动,使喜马拉雅山地区受挤压而猛烈抬升,据测算,平均每一万年大约升高20~30米,直至如今,喜马拉雅山区仍处在不断上升之中.
http://www.lbx777.com/yw14/x_dsdqz/dsdqz.htm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fx的解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