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及感受马上要,拜托了.谢谢!

问题描述:

名人故事及感受
马上要,拜托了.谢谢!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0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曹操不但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还是一个成功的父亲.他的几个儿子,文功武略,各有卓越之处,而他最喜爱的,首推曹冲.古代所谓神童,以语言天赋突出的居多,曹冲却表现出解决问题的高超思维能力.曹冲七岁时以等量置换的办法称大象体重,不但震惊了当时之众,也流传千古,成为最经典的儿童智力启蒙故事之一.
还有一个典故:孙权曾送来一只漂亮的雉鸡.曹操想观赏雉鸡舞蹈,但使尽办法,这珍禽就是不鸣不舞,让人徒叹奈何.曹冲想出一个办法,让人制作一面大镜,摆在雉鸡面前.那雉鸡于镜中看到同类,起了争胜之心,当即舞将起来,这一下对镜成双,煞是好看.
有的故事,不但体现了曹冲的智慧,还表现了他宽厚仁慈的一面.一次,曹操坐骑的马鞍放在仓库中,不慎被老鼠咬坏.库吏大惊失色,自认必死.曹冲知道后,心生一计:他先用利刃将自己的单衣穿戳成鼠齿状,然后装成一脸愁色的样子去见父亲.曹操问他何事忧虑?曹冲说:“世俗以为鼠齿衣者,其主不利.今单衣见齿,是以忧戚.”曹操赶紧安慰爱子,说:“此妄言耳,无所苦也.”过了一会儿,库吏前来报道曹操那桩马鞍被鼠咬坏一事,曹操听后,笑着说:“连我儿子的单衣都被咬坏,何况马鞍乎?”根本没有追究的意思.据说,每当曹冲见到当刑者,总要上去寻问是否冤枉,是否处理过重?如是,他就要想方设法为之救命或减刑;每当见到那些勤奋而能干的官吏因小过或失误而触犯法律,他都要亲自到曹操那里说情,请求父王宽大.史书称曹冲“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故特见宠异”.——这种悲悯宽厚的气质在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身上体现出来,简直催人泪下.
可恨天道难测.上苍把智慧慷慨地赋予曹冲,却又残酷地掠走他的生命.建安十三年,年仅十三岁的曹冲突患大病而亡,据后人推断,可能是“绞肠痧”.曹冲的夭折,留给历史一道残缺的美丽,留给后人一份遗憾的叹息.
也许上天的深远用意,非我等凡胎肉眼所能看穿.
曹冲死后,曹操悲痛万分,曹丕来宽慰他,曹操说道:“曹冲之死,是我的不幸,又是你们的大幸.”曹丕即位后,也经常对臣下说:“若使仓舒(曹冲之字)在,我亦无天下.”可见,曹冲之死,客观上为曹丕争夺王位扫除了最大障碍.
2.孔融
三字经有云:融四岁,能让梨,弟与长,宜先知.一个四岁的孩子就懂得谦让之道,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注意,后来以他为楷模浇铸出来的成批作品,可没法跟这个始作俑者相提并论).
有关孔融,还有一个“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岁,随父到洛阳,时李元礼有威名,登门者须隽才之士或有清誉,又或是中表亲戚,阁人始肯通传,孔融独自到李府,向门官言道:“我是李府君亲.” 门官为他通传后请人府相见,李元礼问道:“君与仆有何亲?”,孔融对日:“昔先祖仲尼(孔子)与君先人伯阳(老子)有问礼之谊,是以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此言出自一个十岁幼童之口,李元礼及在座宾客莫不奇之.时有太中大夫陈韪后至,得闻此事,便道:“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能佳.这倒是很常见的事,不过却是对孔融的不以为然.没想到孔融应声答道:“想君小时,乃当了了.”
这里用了一个歇后手法,意思说陈韪现在是“大未必佳”.陈韪遭此反击,大为尴尬,一时语塞.一个十岁的孩子,一句话堵得名士张口结舌,孔融才思之敏捷,实在令人赞叹.
但是孔融的神童段位,仅仅停留在辩捷的层次上.而这种没有智慧作后盾的辩才,除了得罪人之外,于人于己,实在没有更好的用途.孔融成人之后,先后担任过北海相,青州刺史,少府,大中大夫等职.在职期间,除了空发议论,作一些修复城墙重建学校的形象工程之外,基本没干过什么足以证明他有政治才能的事.
大凡能说会道而又不甘寂寞的人,对于干活的人总是指手画脚一百个不顺眼,孔融也没跳出这个窠臼.他依附于曹操的翼护下,得以在盗贼蜂起的军阀割据时代作着“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的香梦,但是对于曹操的政策却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如果说他劝阻曹操伐刘备是“兴无义之师,恐失天下之望”虽然迂腐但是还带着点为天下计的味道,那么他为讽刺曹丕纳甄氏而编造的“想当然”的故事,就纯粹属于徒逞口舌之利,完全是过把瘾就死的嬉皮士心态.
三国时代的统治者,对待知识分子通常有着惊人的耐性,但是曹操的耐性终于还是被逼到了极限. 公元208年,曹操把孔融满门抄斩.当时还有一个令人凄然的花絮:孔融被捕的时候,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专心地做着某种游戏.孔融还怀着一种侥幸心理问使者:“我好汉做事好汉当,能不能放过我的孩子?”没想到他儿子秉承了他的硬骨头精神和早慧特征,慢慢说道:“父亲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两个小孩子口中造出的.从这寥寥数语中可以看出,他的孩子在遗传了他的口才基因之外,还有着超乎他上的非凡见识.
才高八斗的曹植,力能搏虎的曹彰 ,都在争当曹操继承人的交锋中郁郁而终.假使曹冲活着,以他的仁慈,在与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争斗中会是一个什么结局,又有谁能够预料呢?
李嘉诚
他获得2000年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
他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巨子;
他是潮人的骄傲
李嘉诚这个名字,自70年代以来一直震撼着世界,特别是地产界和金融界.李嘉诚这个名字,对于香港人来说更意味着是财富.李嘉诚刻苦诚实、孜孜不倦的个人奋斗精神,和独到的判断力、果敢的决策力以及善于用人,构成了成功的因素.于是他也拥有了“超人李”、“大哥诚”、“塑胶花大王”、“地产猛龙”、“地产大王”等称号.
李嘉诚出生于潮州城面线巷内的书香之家,自幼聪颖超脱,学习勤奋.1939年,日寇侵占潮汕便随父母流落香港,饱尝了战乱、贫穷、饥馑之苦,也培养了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的精神.1950年,22岁的李嘉诚先生就以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命名,初创了“长江塑胶厂”表达了他的赤子之心.经过数十年的努力,1988年他已拥有“长实”、“和黄”、“港灯”等五大公司,100多家附属公司和50多家联营公司,形成资金雄厚、实力强大的李氏“经济王国”.2000年,他本人成为全球五大富豪之一.李先生已从面线巷走向世界,地位如此显赫但他并没有因此不可一世、颐指气使,依然是那样的谦逊、平和.有一次,李先生参加汕头大学的奠基典礼,本来,他作为汕大创建人,应是当之无愧地在贵宾签名册首页上写下他的名字,但李先生没有这样,而将自己的名字签在第三页上.在这次宴会中,他不论地位高低,都跟每一位宾客敬酒、握手、交谈,的确没有让人产生“隔离感”.李嘉诚先生已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巨富,但他并不骄奢淫逸、大肆挥霍,依然是坚持以俭养德、养廉、养身,淡泊宁静、朴实无华.
更令人钦佩的是,李嘉诚先生虽已功成名就,但仍不忘祖国、故乡.他曾充满感情地说:“本人旅居香港数十年,无日不怀念国家,思念故里”,“作为炎黄子孙,必须奋斗自强,发达不忘家国,来日以报效桑梓”.李先生深知:“教育的重要,实关系于国家的强弱,社会的兴衰,以及时代的进退”,而拥有万余平方公里面积,上千万人口的潮汕地区,在八十年代前尚未有一所高等学府,不能不说是一桩憾事.为此,他从1980年开始,便开始出资创办汕头大学,到去年底为止,共捐资12亿多元,已建成36万平方米的校舍,设立了文、理、工、医、法、商等9个学院、16个学系,为国家,为潮汕地区输送了一批批人才.在去年召开的汕头大学第五届校董会上,李先生虚怀若谷地对在汕大成长的每一位同仁再三表示衷心的敬意和感谢.在此,不禁想起李先生曾经在汕大讲的一句话:“成就加上谦虚,才最难能可贵”.
李嘉诚的人格挽救力是崇高的,他取得的成就更是任何人都望尘莫及的.2000年6月,他获得了2000年国际杰出企业家大奖,李嘉诚先生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华人企业家.大奖提名委员会主席弗雷泽先生在颁奖时说:李嘉诚先生在全球的商业地位显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他获得此奖是名至实归.
这位伟大的企业家,尽管获得无数殊荣,他依然把自己作为一个平常人,一个市民和一个商人,并尽一切所能来报务社会,几十年来,他向各界捐款逾38亿港元.用他的话说:“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追求金钱和权力,而置人类高尚情操于不顾的话,那么,一切进步及财富创造都将变得毫无意义”.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例2的第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