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荆门送别 描写长江的进景谈谈这诗描绘的意境

问题描述:

渡荆门送别 描写长江的进景谈谈这诗描绘的意境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编辑本段
  注释译文
  注释
  (1)荆门:即荆门山,在现在湖北宜都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对峙,形势险要,战国时楚国的门户.
  (2)楚国:楚地,指今湖南,湖北一带,古楚国之地.
  (3)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
  (4)江:长江.
  (5)月下飞天镜:明月映入江水,如同飞下的天镜.下:移下.
  (6)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
  (7)仍:依然.怜:爱.一本作“连”.故乡水:指从四川流来的长江水.因诗人从小生活在四川,把四川称作故乡.
  (8)万里:比喻行程之远.
  (9)大荒:广阔无际的田野[1]
  (10)名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译文
  自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漫游.
  崇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进入了莽原也缓缓而流.
  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层缔构城郭幻出海市蜃楼.
  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行程万里继续漂送我的行舟.
  编辑本段
  诗歌格律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其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仄起式,押韵的字有游、流、楼、舟.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交待到达地点,为下文写思乡之情作铺垫.“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山峦从作者的眼中一点一点的消失,奔腾的水从山峦中奔向江河中.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依难舍.“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引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荆门,即荆门山,位于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隔江对峙,形势险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称.“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清沈德潜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这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编辑本段
  作者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有《李太白全集》.后又有李商隐与杜牧并称“小李杜”.
  编辑本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25年(开元十三年)辞亲远游,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家乡而作.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生活,读书于戴天山上,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第9题老师
下一页:j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