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人类的大脑智力在增长进化吗

问题描述:

几千年来,人类的大脑智力在增长进化吗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我们的智力在增长吗?增长意味着什么?
莞中生物教学站 2002-4-16
也许是陈词滥调,但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大部分小孩在编辑电玩程序和安装新电脑方面的能力要比他们的父母强.毫无疑问,他们在电玩方面一定能击败父母,并自信要比自己的父母聪明.令人吃惊的是:那些孩子们也许是对的.如果智力测试能如实地反映一切,当今的年轻人确实比他们的父母还要聪明.来自许多国家的研究表明,至少从20世纪50年代,智商在快速地提高.这也就意味着,当时有平均智商的人现在可能被认为是低智商的.人类好像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但是在智商上升趋势到底意味着什么这点上心理学家之间有很大争议.一些研究者认为,我们的智力并没有提高,只是在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方式上有所改进.而其他人认为,智商的测试确实能反映人们智力的提高.更令人费解的是,有些研究表明智商提高的趋向有可能会停止.
到底哪种观点更可信?权威人士詹姆斯·费林(新西兰达尼丁欧塔格大学政治学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第一次提出智商的提高现象.也就是因后人鼓吹而闻名的“费林效应”.这个发现导致了一系列有关智力测试到底能说明什么的问题.
费林在1987年发表的一篇标志性文章中详细地比较了14个国家智商趋势测试的结果.最完整的数据来自于那些服兵役制度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的国家,比如新西兰和比利时.事实上,每一个年轻男人(在某些国家,包括每一个妇女)被要求参加了一系列智力测试,以使结果具有普遍代表性.测试方式在各个国家有所不同,但是这些结果经过转化具有可比性.总的来说,他的研究结果(发表于Psychological Bulletin)显示了代之间智商的增长值高达25.
费林认为这些原始数据还不能充分说明问题,为了找出更充分的证据,他研究了各类测试数据.比如,语言、算术和视觉-空间技能.最后一组通常包括Raven矩阵——有一个缺省的一系列图标.被测试者必须从一组图标中选择一个来填充空位.当费林仔细研究测试结果时,他很明显地看到几乎每一个案例中Raven矩阵或相似的测试成绩最为突出.然而,语言和算术成绩没有明显的提高.后来他研究了更多的国家(包括以色列,阿根廷),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但是费林并不相信所有人都变得很聪明.他说:“我们的祖父母不是弱智,我们也不会是天才.”可能我们只是有了在思维技巧和习惯上的进步.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解决一些抽象问题,也许我们过于重视这些问题.
费林说:“人们确实在解决某些问题上有了进步.”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社会促使人们提高这些技巧.在我们祖父母那一代,看重的是思维技巧.例如,做些算术以及提高词汇量.他们对现在我们所看重的问题的反应是:“这有什么意义?”
费林相信在智力测试成为困扰的社会里,抽象问题的解决技巧比其它技巧发展要提高得快.同样,由于电视、电脑、汽车操作技能的提高促使人们视觉-空间技巧的发展.因而下一代更为重视发展此方面的技能.他说:“我认为智力并不能突然提高.”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智商确有增长,但是对于其如何增长又各持己见(New Scientist, 21 April 2001, p 44).一些实验心理学家,例如,罗伯特·霍华德(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学者)认为我们的智力总的说来已有所提高.这与我们好的饮食,小规模家庭,受教育的广泛性以及其它环境改变有关.另一位学者约翰·如斯特认为并非将重心转移到视觉-空间能力的培养就能促使智力提高.在上述提到的几个因素中,他认为随着社会的复杂化,人们不得不花更多心思去思考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他指出如果有一个人最初已经理解了某一概念,比如爱因斯坦掌握了相对论,这样后人就能以更为巧妙的方式去理解问题.如此,我们就会慢慢习惯于处理更加复杂的问题.
然而一些研究者想先不考虑智商测试而寻求真正能证明人们变得更聪明的确凿证据.在去年的某一研究项目中,霍华德分析了一系列测试数据,其中包括科技成果和智力游戏(棋类、桥牌等).通过此项研究,他初步得出结论,人们确实能变得越来越聪明.比如,从1991年以来,最年轻的棋类大师的年龄层次已经下降了四次.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不变.无可否认,不能仅仅只考虑一种智力测试就能证明人们智商的提高.科技成果的增加能简单地反映出科学家发表学术文章压力的持续增大.还有一些其它测试,比如获得专利的数目并不能明显地反映智商提高的趋势(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30, p 1039).
尽管存在这些保守的想法,霍华德认为确实有像棋手所需要的视觉-空间技能那样的智力提高趋向.他说:“孩子们的视觉感变得越来越敏锐,因为他们总是接触到影响他们视觉的事物.”跟费林一样,他相信这促使了智商的提高.
不管潜在的因素是什么,费林效应好像是真实的.当涉及到解决问题能力和视觉-空间的技巧时,你可能比你的父母和你的祖父母还要聪明.但是,这种趋势会持续吗?现在有平均智商的人会不会在2050年就成了傻瓜?也许不是.
霍华德最近的研究使他遇到了更多的疑问,值得争议的是,他现在相信工业国家智商提高也许已经到了顶峰.他的结论部分来自于对一些教师的调查.他说:“如果智商在提高,老师们应该有所反应.”没有人曾经系统地调查过他们,因此霍华德调查了至少从1979年以来在悉尼中学任教的老师.他们大部分人的回答是否定的.
然后,霍华德在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向有经验的小学教师做了同样的调查.调查结果差别很大.澳大利亚的老师们回答孩子们的智力没有任何提高.但是,新加坡和韩国的绝大部分教师认为孩子们变得更聪明了.霍华德说:“毫无疑问,今天的孩子们变得更聪明了.”但澳大利亚教师的观点也并非错误.“我的解释是在工业国家人们的一般智力提高早就停止了.”
他推测在工业国家促使整体智力发展的社会变化步伐已经慢下来了.只有视觉-空间技巧在持续地提高.相反的,在近40年来,亚洲虎经济已经发展到了现代化水平,而且这种迅速的变化还在继续.
为了支持他的观点,霍华德引用了来自丹麦的数据.虽然丹麦现在有很少一部分年轻人不愿意服兵役,但是,征兵局仍然招募了所有的年轻人.从1957年以来,所有年龄为17岁的都做了同样的智力测试——包括类似于Raven矩阵的测试.测试者必须尽可能地辨认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们组成了更复杂的图形).还有一些语言测试,如“太阳代表白天,月亮代表什么?”以及数列问题,如:2 3 5 8 ?.
托马斯·蒂斯代尔(哥本哈根大学神经心理学家)和大卫·欧文(纽约城市大学)仔细分析了这些测试结果.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测试分数的增长率在某种程度上与其它国家很相似.但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增长率降到了每十年增长一分.而且,只有关于视觉-空间技巧的测试分数一直在增加.语言和算术成绩基本不变.
此外,1999年前的上升趋势体现了整体的下降.蒂斯代尔还补充到,记录上1999年是第一次通过中考人数减少的一年.为什么会这样?一种原因可能是人们在测试中潜力是有限的.而目前丹麦少年正在接近这个限度.不管他们的文化对其有多少促进作用,人们完成任务的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这还不是答案.他说:“这不能解释分数为什么下降”.如果限度已经达到了,测试结果应该显示的是分数不断接近极限而不是下降.
霍华德认为在丹麦测试分数的下降可能是因为人们解决问题的动力下降.从澳大利亚教师的调查中,他分析出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大部分人认为他们的学生并不比以前聪明.然而,抱怨得最多的却是学生们对功课热情的降低.蒂斯代尔对此有不同观点,他认为老师们的观点是成人倾向于考虑孩子们最差一面的一个例子.问题是,在韩国,老师们认为学生们变得更聪明了,中学老师却认为孩子们的动机似乎比过去减弱了.
然而在这个问题中最容易让人尴尬和忽视的就是那些中途退学者的测试结果.从全世界范围内来看,这些测试结果是在增长、降低还是保持不变?不幸的是,很难下结论.测试方式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改变,而且因为参加测试的学生数目也在改变,这样就很难判断被测试者到底在测试过程中的表现如何.最可能的假设就是如果分数不下降那么整体的表现水平就维持不变.在美国,中途辍学者的测试一直没有改变,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测试结果维持原有水平.在英国,从1990年来获得高分的18岁学生人数有明显上升.然而如斯特认为,这意味着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以便更多考生获得高等教育.“如果想让通过者数目从5%增加到30%,那么唯一可做的就是降低入学标准.”
费林一直对这些研究成果有所关注,但是,在收集到更多其它国家的数据之前,他并不急于下结论.但是,他一直怀疑是否我们已经触及到了学生们不愿意到达的某一难度.那些促使人们能力有所提高的条件是否会随着社会变得越来越富足而消失呢?他说:“在人类社会历史中,富足经常导致衰退.看看以前在罗马人身上所发生的,他们懒惰到雇佣希腊人替他们思考问题.”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理由说工业社会正朝这个方向走着.但是,也许,仅仅是也许,我们将面临这个问题.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