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茶花女》的读后感!

问题描述:

急求《茶花女》的读后感!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1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茶花女》读后感
  在没有读茶花女以前,幻想着以“茶花女”这个美丽的形容词来比拟的主角,想,那个故事的女主角想必是受尽万千宠爱的美丽姑娘.
  可是,读完后,我才知道玛格丽特的确美丽,但是却更多的是心酸与无奈,最终是在贫病交加之中含泪死去.她有过恨吗?恨那个负心的人,也许,但是更多的是对社会的无奈.他们不是左右他人,他们只能让他人左右自己.
  《茶花女》是我国第一部被翻译过来的外国小说.
  《茶花女》创作的年代是1848年.19世纪,那个年代的世界动荡不安,贵族的奢靡堕落,社会腐败,这也奠定了出生于这个历史背景下的《茶花女》将是个反映社会黑暗的悲剧.而这个恋爱悲剧是对资产阶级虚伪道德的愤怒抗议.
  玛格丽特之所以被称为“茶花女”,是因为她作为她优雅装扮的陪衬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茶花的花语是“理想的爱”,身为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的玛格丽特,会以茶花作为陪衬,无非是想得到真正的爱,身不逢时,可是就算与阿尔芒相逢,又能怎样?无奈造化弄人,不是自己的东西永远得不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这段诗很适合表达出两人真正的感情.
  “除了你的侮辱是你始终爱我的证据外,我似乎觉得你越是折磨我,等到你知道真相的那一天,我在你眼中也就会显得越加崇高.”
  无论是玛格丽特还是阿尔芒,他们都深爱对方.玛格丽特对阿尔芒的欺骗是爱,阿尔芒对玛格丽特讽刺也是爱.
  有人会说玛格丽特和阿尔芒不能在一起是因为迪瓦尔的挑拨.其实这种剧情在现在的偶像剧中也不少,观众们常常会对那位从中作梗的人表示激愤.可是,迪瓦尔这样做,是因为自己的家庭,为了自己的子女,也是表达自己对自己子女的爱.因为阅历比阿尔芒深厚,反而更看得清,社会不是像自己的想象的这般如愿,而如果自己不做这些事情,则会毁了子女们的将来,而自己也只是随波逐流.
  资产阶级的虚伪是扼杀这段恋情的罪魁祸首.看看世界史上的恋爱悲剧,其实也是被社会所压迫而致,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长恨歌,罗密欧与朱丽叶,维纳斯和阿都奈斯,比比皆是.
  以爱情为小说中的线索,只是人们反应对社会黑暗不满的一个工具,而真正悲剧的是生活在这个被奴役社会下的人民.茶花女只是这个悲剧中的一个,而真正导致这场悲剧的是造成人性泯灭的社会.
  圣洁的山茶花
  ——读《茶花女》有感
  无论古今,“妓女”这个词都是被人唾弃的,有多少恶毒的词语被人们用在这群可怜的女人身上,人们认为妓女都是肮脏的、下贱的.但小仲马告诉我们,凡事无绝对.莲尚可“出淤泥而不染”,为什么就不能有这样的人呢?而本书的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就是一朵生长在阴暗里的纯洁山茶花.
  玛格丽特是一名巴黎名妓,每天都过着奢侈的生活,数不清的有钱人们在她身上掷重金,只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玛格丽特她将身边的这一切都看得很清楚,知道自己或许一辈子也逃不开这个职业了,所以她只好疯狂的贪享欢乐,挥霍金钱,用这种方式来补偿自己.而在这时,上帝似乎在怜悯她,派了一位男子——阿尔芒,将一缕微薄的阳光撒在她身上.
  她是单纯的.当阿尔芒为她不注重自己的身体而流泪时,她的心就被感动了,轻易的就被感动了,因为从来没有人会去留意这些,她的朋友们对她咳血的事习以为常,不加以理会.但阿尔芒却因为这点而撒下热泪,这怎能让她不倾心呢?或许,玛格丽特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对阿尔芒动心.
  她是悲观的.无论阿尔芒怎样对她诉说心中的爱意,她都当他是在说孩子气的话,她对他的微笑就像年轻的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傻话时露出的微笑.尽管最后玛格丽特答应的阿尔芒的追求,但她仍然说:“即使我活不多久,我活的时间也要比您爱我的时间长些.”
  她是高尚的.终于,她和阿尔芒离开的繁华的巴黎,去到了一个宁静的地方,过着她渴望的,却从来都不敢奢求的生活.可是,阿尔芒的父亲的到来,打破了她的美梦.阿尔芒的父亲用自己儿子和女儿的未来做借口,让玛格丽特离开阿尔芒,这样残忍的对待那个好不容易才得到一点幸福的可怜的玛格丽特,只是为了他能保住自己的面子,不让人笑话.而她,也接受了.那一番漂亮的话,重新燃起了她为自己的身份的自卑,于是,她离开了阿尔芒,用最伤害阿尔芒,也是最伤害自己的方式离开了,回到了那个用奢侈堆砌而成的囚牢.最后,在阿尔芒误解的心灵虐待下,玛格丽特真正的离开了,解脱了.
  玛格丽特,一个具有多么高尚情操的女子!正如作者所说:“她像最高尚的女人一样冰清玉洁.别人有多么贪婪,她就有多么无私!”她是一朵神圣高贵、永不凋谢的山茶花,用最美的姿态,盛放在上帝的后花园里.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