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那篇课文中 :17年埋在泥里,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问题描述:

蝉的那篇课文中 :17年埋在泥里,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在这里,作者刻意突出了“17年”与“一个夏天”之间的对比,时间悬殊的对比既强调了“我”惊讶的程度,也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问题.
蝉 小思
今年,蝉鸣得早.杜鹃花还没零落,就听见断续的蝉声了.近月来.窗外蝉更知知不休,使事忙的人听了很烦.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敛了,身躯微微颤动,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彻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朋友说:知道吗?它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就只有这个夏天,它从泥土中出来,从幼虫成长过来.等秋风一吹,它的生命就完结了.
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
朋友说:那本来的生活历程就是这样.它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哦!那是蝉的生命意义!
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1.作者是如何来写对蝉的厌烦的?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写一只病蝉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7年埋在泥中,出来就活一个夏天,为什么呢?”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与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于“秋风的颜色”你是怎样理解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段中有一个句子是全文的文眼,你能找出来并谈谈你对它的理解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首先,用一个“早”字来表现作者对蝉的厌恶之情.这是一“抑”,为后文的“扬”作铺垫.接着,用“知知不休”“听了很烦”再次强调对窗外蝉声的无比厌烦,为下文的对蝉的褒扬张本.
2.病蝉是微弱、细小的,而写病蝉的微弱、细小,都是为了刻意表现蝉的惹人厌烦和微不足道的一面.
3.在这里,作者刻意突出了“17年”与“一个夏天”之间的对比,时间悬殊的对比既强调了“我”惊讶的程度,也吸引了读者的目光.
4.我们一般是听见秋风的声音,但作者用了“秋风颜色”,巧妙地在听觉感受之外,增加了独特的视觉感受,很有新意.它赋予秋风一种“颜色”,把属于秋天的一些视觉形象加了进来,比如金黄的落叶、火红的枫叶、暗绿的松柏、疏朗的天空,都融进了秋风中,言少而意浓.
5.文眼: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它是由抑到扬的关键原因,也是由蝉引发的关于生命的深刻道理.不管是写蝉的烦人的聒噪,病蝉的弱小,还是写蝉17年埋在泥下,出来只活一个夏天的短暂生命,都是因为有这句话,才显得有了意义和光彩.它也提醒我们,不管生命有多短暂,都要好好地活,给人振奋精神的感觉.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不是奥数题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