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维持课堂纪律,通常有哪些路子呢?

问题描述:

教师维持课堂纪律,通常有哪些路子呢?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靠老师厉害,吓得学生不敢(主要是当着老师的面不敢)违反纪律. 2、靠集体压力.什么检查呀,评比呀,扣分呀,为集体争光呀,虽然其中也有表扬的成分,但是其主要倾向是靠集体压力,吓得学生不敢违反纪律,他违反了要受到舆论的谴责. 这两种路子是最常见的. 你会发现这路子有两个共同点.一个是靠威胁,也就是说主要起作用的心理因素是学生的恐惧;第二个是都有明显的“人治”色彩,这种纪律是靠人对人的的压力和控制实现的.所以,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基本功就是看教师脸色.这不是孩子的过错.既然你是“人治”,那么“顶头上司”的脸色当然就是最重要的了,它决定我的命运呀! 这种人际关系实际类似“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不需要多高的水平就能判断,这实在不属于“先进文化”,实在是该抛弃的东西.即使很多还在这样做的老师,也承认这不是好办法. 于是就有人要改革,特别是新老师,风华正茂,书生意气,要打开一个新局面,创造一种新型的纪律.这种追求非常可贵. 他们的新路子通常是什么呢? 3、靠师生关系好.我和学生做朋友,我让学生喜欢我.既然他们喜欢我,就愿意听我的话,何愁不守纪律?即使偶尔违反,我一提醒,他冲着我的面子,也就改了.于是不但能保证纪律,而且其乐融融. 这种办法当然比“管卡压”要进步.但是细想,还是属于“人治”,只不过用“暖人治”代替了“冷人治”而已.学生看的,还是老师的面孔. 要知道,学生看“冷面孔”已经看了无数了,现在突然看到了“暖面孔”,不啻吹来一阵春风.这时候他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释放,是放松,是“疏活疏活筋骨”.于是他们就闹起来了.其实这不是和新老师作对,这是他们被压抑的本性的某些方面显露出来了.所以你会发现,只要你一提醒,他就收敛,但是很快就又闹起来了.把这种情况看成“得寸进尺”我以为是很不准确的,他们对老师没有恶意,甚至他们自己都可能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是自然现象——打开闸门,水就流出来了.谁让你原来把水堵得那么死呢!其他老师们埋的炸弹,被改革者引爆了. 所以,这种师生关系固然好,但是保持纪律的路子恐怕是不行的,不够的. 于是改革者就有两种选择: 一种,退回去,继续搞“冷面人治”.大部分青年教师在某些老教师的引导下,走的都是这条路.不久,他们也变成“老教师”,可以教导新大学毕业生了.这地方我们就可以看出旧观念的强大力量,没有相当的勇气和本领,你跳不出它的手心. 还有一种选择:往前走. 往前还有路吗? 至少还有两个路子: 4、靠培养学生规则意识. 就是说,我在班里帮助学生自己制订一些他们认为必须的、对他们自身有好处的规则.开始宜少,逐渐增加.然后让他们自己体会,有了这些规则,他们可以活得更好,没有这些规则,不但妨碍别人,而且最终自己也要倒霉.“规则是我自己的需要,而不是别人强加给我的束缚”,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自觉的纪律才有可能形成.这光讲道理不行,要让他们体验.慢慢来. 有规则意识的学生重视规则超过老师的脸色,没有规则意识的学生才会“得寸进尺”. 有规则意识人过马路看是不是红灯,没有规则意识的人过马路看有没有警察.这就是法治和人治的区别. 5、靠老师讲课吸引力. 课堂纪律是为教学服务的,但是教学也反过来对纪律有很大影响.讲课水平高的教师纪律问题自然少.只有那些讲课不吸引学生的教师,才乞灵于严格的纪律.因为你不爱听,所以我只好逼着你听.这实属无奈.
我建议青年老师多在4、5两条上多做文章,否则会倒退成“冷面人治”的. 这两条都很难. 因为我们周围的大环境还是“人治”的氛围,因为我们的纪律评比制度非常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所以您耐心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可能要吃眼前亏的,没有眼光的领导反而可能会怀疑你能力差. 至于提高自己的教学吸引力,这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下苦功的. 人往往有一种毛病,知难而退.确实,走平路比走山路要容易,整学生比反思自身要舒服.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过去了,我们的纪律总起来说还是靠“冷面人治”来维持.据我看这种局面还可能维持几十年,但是它肯定要变,而且正在变. 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中,而中小学又属于社会中转变较慢的保守的部分.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最好不要冒进.我建议您现在不妨人治法治两样办法杂而用之,一边探索新方法,一边让认同旧办法的校长和老教师大致也能接受您.我想,这样把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相协调,最有利于您现在的生存和未来的发展.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练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