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诗、谁写的以及诗意

问题描述: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出自哪诗、谁写的以及诗意
加上诗名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2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是山东济南大明湖铁公祠(祀明人铁铉)的楹联,作者不详.一说是刘凤诰的对联.写大明湖风光的美丽-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着杨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附:
  “江西才子”刘凤诰
  在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大门的楹柱上有一副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这幅楹联将济南风光特征概括得恰到好处,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幅楹联的作者就是被誉为“江西才子”的刘凤诰.
  刘凤诰(1760?1830),字丞牧,号金门,是萍乡市上栗县赤山乡石观泉村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中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后,授翰林院编修.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升任翰林院侍读学士.其后历任国子监祭酒、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兵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职.其间先后任过广西、山东、浙江等省的学政,充当过湖北、山东、江南等省的乡试正考官.乾隆皇帝很赏识他,称他为“江西大器”.
  刘凤诰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萍乡民间流传他许多随机应变、能言善对的故事.
  刘凤诰少年时就以神童之名著于乡里.某年春插时,一个颇识文墨的老汉见刘凤诰从田边经过,便说:“禾秆绑秧父抱子”,命对.恰巧一少女提着一篮小笋经过,刘凤诰灵机一动,便对道:“竹篮盛笋母怀儿”.大家盛赞绝妙.刘凤诰考中秀才后,楼下村里有户人家娶儿媳,宾客盈门,热闹非凡.主人年过花甲,逢此喜事,精神振奋,躬亲操办.因过于疲劳,心病突发,一命呜呼.祸从天降,喜事变为丧事,眼看新媳妇的花轿即将临门,这门前对联该怎么改写呢?学究儒生请来好几批,然而却是个个摇头,相继拱手告辞.恰巧刘凤诰路过此地,主事的提调求其速作楹联救场.刘凤诰莞尔一笑,即席挥笔而就,为这户人家新写了一副妙趣横生的门联.联曰:“红喜事,白喜事,红白喜事;哭不得,笑不得,哭笑不得”.围观宾客无不抚掌称绝.
  旧制科举,一甲三名必由皇上殿试钦点,以决甲第名次.刘凤诰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殿试,来到金銮殿上后,好奇心驱使他抬头窥视金殿四周,不巧被皇上瞧见,皇上怒斥道:“你看什么?嗯?”刘凤诰一听,诚惶诚恐地答道:“臣想看殿上的字画.”皇上说:“哪些字画?”刘凤诰说:“对联,皇上若不信,臣可以背诵出来.”皇上一听,不妨让他背背,便说:“你若能背出殿上的对联,便可免罪.”刘凤诰果然将殿上的对联一字不漏地全部背出来了,皇上说:“你怎么有此记性?”刘凤诰答道:“皇上,残月堪照天下.”(传说刘一眼有疾.)皇上闻言大喜,当即口吟上联嘱对:“东启明,西长庚,南极北斗,谁是摘星子?”刘凤诰略加思索后,对道:“春牡丹,夏荷花,秋菊冬梅,臣本探花郎.”殿下文武百官莫不惊服.按才学,刘凤诰本该中状元,无奈此对意思本来就是专点探花的,“东西南北”非对“春夏秋冬”、“摘星子”非对“探花郎”不可,于是,皇上便钦点刘凤诰为探花.
  刘凤诰在京为官,曾以侍读学士身份随乾隆皇帝出游泰山,登峰顶,览群山,见气势迥然,甚是欢欣,随即在峰顶寺庙憩息.寺中方丈借此千载难逢的良机,命小沙弥抬进巨匾,请求御书,以增荣耀.乾隆皇帝素负文墨,游览各地,均喜欢题诗书墨以留御迹.见方丈求书,心中窃喜.然而对硕大巨匾,文思滞塞,吟哦再三,终无从下笔,一时浑身发热,极不自在.忽见刘凤诰随侍左侧,便灵机一动,以笔在手掌上虚划数笔,伸掌以询刘凤诰道:“卿以为可以吗?”刘凤诰见乾隆掌中空空如也,知乾隆要自己代拟,又不肯出声相求,便频频颔首,口中假装吟颂:“‘一览无余,尽善尽美.'好!”乾隆一听这八个字,甚有帝王气魄,默默会意,兴致勃勃地挥毫即书,不料,一开手将“一览无余”的“一”字提高了半格,如果再写下去,字的布局排列甚不美观.他急速停了笔,手不禁汗出涔涔.刘凤诰见此情景,也很焦急,忙思补救办法.正思索间,猛见乾隆的手又伸过来说:“书此,何如?”刘凤诰心知皇上故伎重演,赶忙凑上前去,装作认真地品味了一番,说:“‘而小天下,更美更善.'更绝!”乾隆这一下可放心了,按刘凤诰所言,一气呵成.至今,泰山顶上的寺庙里便是挂着这块“而小天下,更美更善”的横匾.
  刘凤诰“崛起寒微”,真可谓“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他出身贫苦农家,6岁丧母,从小嗜学如命,勤奋刻苦.中进士后,去京城参加殿试,身上仅有14串钱,只好一路步行,实在走不动了才租骑毛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举成名及第归,萍乡父老于兴贤堂(今萍师附小)为他集宴庆贺. 刘凤诰很喜爱杜甫的诗,曾集杜诗3卷.他在《著作箴六》中说:“文以载道,弗尚词华,飞毫聘藻,失之浮夸.”因而他的诗也都写得很朴实.因为他的诗,广东巡抚李恭毅不嫌他出身寒微,欣然将女儿许配给他,留下千古佳话.刘凤诰在书法方面造诣也很深,正楷、行书、草书样样精通,至今石观泉还刻有他的墨宝.他为人秉性刚正,自持甚严,晚年寓居南昌时,江西巡抚某贪劣,刘凤浩说:“此钱穿耳!”绝不与往来.他做学问更是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历时20余年,三易其稿,终于完成了历史巨著《五代史记补注》,还编著了《存悔斋文集》32卷,外集4卷,成为流芳百世的著名学者.道光十年(1830)正月,刘凤诰在杭州病逝,归葬南昌.[萍乡市台办]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