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的第六段,作者表达了什么见解

问题描述:

《咬文嚼字》的第六段,作者表达了什么见解
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第六段,作者表达了什么见解?
附第六段: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远离不易捉摸,它可以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水”“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月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越限于直指的意义就越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他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义含糊甚至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这一段话大部分是在举实例,宗旨的一句话是“字有实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
作者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在创作之中,要灵活运用字词的联想意义,这样创作出来的东西就产生了灵动和生发的多重意境.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