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义词是什么意思我是在李煜的捣练子令的品析里看到说这首词是本义词的,无法理解,请各位大师赐教

问题描述:

本义词是什么意思
我是在李煜的捣练子令的品析里看到说这首词是本义词的,无法理解,请各位大师赐教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2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什么叫“汉语非本义”呢?我们对它的界定是:汉语词语在形成和使用过程中,凡是离开原始的、基本的意义而引申、派生出来的新义,就叫“汉语非本义”.具有这种“非本义”特征的汉语词语,也就叫做汉语非本义词语.
  语言学界在词的分类上,通常是按含义的多少把词划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两大类.这当然是合理的.现在,我们变换一个角度,按词义出现的先后,把词划分为本义词和非本义词,而且把它扩展到“语”.也就是说,汉语非本义词语,既有词,也有语,后者包括习惯用语、成语、俗语、隐语,等等.“汉语非本义”这一新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我们从词语形成、演变、发展的角度去探索汉语词语的奥秘,弄清词语的“源”和“流”,把握住语言文字发展的脉络.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多掌握和创造一些汉语非本义词语,能够使我们说话、写文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这里不妨举几个例子.
  比如,我们在批评一个人光看到自己的长处、成绩,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时往往爱说:“他这个人呀,总是讲自己‘过五关,斩六将’,不讲自己‘走麦城’.”这里的“过五关,斩六将”和“走麦城”都源自《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故事,前者谓关云长一生中最值得炫耀的功劳,后者恰恰又是他最惨痛的失败.这个典故所产生的非本义,给那些居功自傲的人勾画了极为生动形象的脸谱.又比如,我看到一部电视剧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你这个人嘴真甜,我早晚要得糖尿病!”这里的“甜”,是指会奉承人;“糖尿病”,不是身体上的疾病,而是指被吹捧得飘飘然而犯错误.这也是一种非本义.再比如,前两天柳州音乐台龚湘鹏台长请与会的一些同仁吃饭,席间他向广西电台一位女播音员敬酒,这位女播音员因怀孕而微笑谢绝.龚台长马上意识到了,说:“噢,原来你封山育林了,我是敬酒不劝酒.”这里的“封山育林”,也是一个非本义.大家知道,封山育林,本义是禁止乱砍烂伐,使幼树成材,山林葱郁.龚台长用它比喻孕妇做好自我保护,以便生一个健康美丽的宝宝.这也是很有创意的.以上例子,如果不采用这些富有表现力的非本义词语,而是用大白话,其感染力肯定会逊色得多.
  此外,汉语非本义词语,不像本义词语那样一目了然、容易掌握,而在理解上往往容易出现偏差,造成误解.有一家电视台曾经把“风马牛不相及”误为“疯马牛不相及”打在荧屏字幕上,还有不少书报杂志把“明日黄花”误为“昨日黄花”,等等.这些错误都是因为作者和编辑人员不懂得这些词语的来源,单从字面上理解词义而造成的.可见,研究汉语词语的非本义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一般来说,汉语非本义词语,有以下特征.
  其一,汉语非本义词语都是非字面义.“非本义”是相对于“本义”而言的.汉语词(语)的本义,从广义来说,包括基本义,一般都有相当长的历史,是最早或较早产生的,它们的意思往往从字面上就能看出.而汉语的非本义,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语言的发展而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这种后来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词义或语义,有的跟本义较近,如母子关系;有的跟本义较远,如祖孙关系.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本义词语的“后代”,与本义有着血缘关系.但是,汉语非本义词语的意义都不是从字面上能看出来的.如吃醋,不是真的喝食用的醋,一般多指在男女关系上的嫉妒心理;咬耳朵,并非真的咬耳朵,而是指靠近耳朵边说悄悄话;气管炎,也不是一种疾病,“气”同“妻”、“炎”同“严”谐音,即“妻管严”,含有怕老婆的意思.
  其二,汉语非本义词语大多具有多义性.本义词(语)通常只有一个意义,非本义词(语)除了本义以外(有时本义已消失),还有一个或几个不同的意义.这就是汉语非本义词语的多义性.但它的具体意义须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体现出来.比如“绵里针”(又作“绵里藏针”)这个词语,本义是丝绵里藏着针,从字面上可以一目了然,但把它放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就派生出了至少三种意义.一是形容柔中有刚,二是比喻外表和善,内心阴毒.元代戏剧家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有句唱曲:“笑你个风魔的翰林,无处问佳音,则向简帖儿上计禀.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梦?”这里的“绵里针”又表示小心珍护的意思.这三种意义横向之间“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各自同本义纵向之间却又“藕断丝连”,有着某种程度上的联系.这是汉语非本义词语的又一个特征.
  其三,汉语非本义词语在结构上、含义上既有相对的定型性和稳定性,同时,它又在不断地演变,发展.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那里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吕叔湘《古今言殊》)汉语非本义词语就体现了这个特征,在一定条件下,它的变化,甚至在短时间内也能觉察出来.比如“红娘”一词,本是元杂剧《西厢记》中人物名,崔莺莺的婢女.红娘的智慧和热心肠,促成了莺莺小姐与贫寒书生张生的婚姻.后来,人们就把这个美丽的名字作为婚姻介绍人和婚姻介绍所的代称,从介绍人的词义,又引申借指沟通企业双方关系的新闻媒介或个人.又如“跳槽”这个词,本义是指牲口离开其向来吃食之槽到别的槽头吃食.旧时这个词多指嫖客抛弃原来相好的妓女,另挑别的妓女.现在,这个词义已经消亡了,代替它的是离开原来的工作单位到待遇好或能显身手的地方从业的新含义.后两个意义之间的变化,相隔不过几十年.
  除了旧词产生新义以外,人们也在不断创造新词新义.如3860部队(指妇女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公共汽车(妓女)、二等残废(对身高不足1米7男子的戏称),等等.昨天,我在小组会议发言中,举到了有人把小便比喻为“唱歌”的例子.会后,广西大学的林仲湘教授又告诉我:有些导游小姐还把小便戏称作“高山流水”.汉语非本义的产生和演变可谓“层出不尽”、“日新月异”.这可以说是汉语非本义词语的第三个特征.
  其四,汉语非本义词语是时代的产儿,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习俗诸方面的影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比如“戴绿帽子”这个非本义词语,其产生可以追溯到唐代.因为唐时乐户妓院里的人,头上都裹青巾.到了元明两朝,朝廷明确规定,娼妓的丈夫必须戴绿头巾,“绿其巾以示辱”(梁同书《直语补证》引明人《杂俎》).在古代,凡是纵容自己妻女卖淫的男人,都必须戴绿头巾,这是对他们的羞辱.后来,人们的穿着变化了,男子不再裹头巾,而是戴帽子,“绿头巾”亦就演化为“绿帽子”,其含义也由实指变为虚指,凡妻子有外遇的男人,便被称为“戴绿帽子”.但不管怎么演变,“戴绿帽子”这个非本义词语的时代痕迹是永远抹不掉的.如果说,“戴绿帽子”是过去时代在汉语言上留下的痕迹,那么,“左撇子”(思想行为过“左”的人)、“老水手”(政治上善于见风使舵的人)、“老运动员”(经受过多次政治运动磨难的人)、“二十响”(送礼用的香烟)、“牛郎织女”(夫妻两地分居)等非本义词语身上则多少撒落着今天时代的尘土.这就是汉语非本义词语的第四个特征.
  其五,汉语非本义词语擅长于表现人物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汉语非本义词语是出现在人物的对话之中的.这个特征可以从我们主编的《汉语非本义词典》所引的书证中得以证明,这里不再赘述.这一特征也反过来证明: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古往今来的劳动人民是语言的真正创造者.
  以上五个特征,是从总体上说的,并不是说,每一个单个的非本义词或语都兼有这五个特征,可能有的在这个特征上比较明显,有的在那个特征上比较明显,这需要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那么,汉语非本义词语是怎样形成的呢?它产生、演变的奥秘在哪里呢?
  汉语非本义词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首先,它在口语中频繁使用,后来反映到我国先秦诸子百家的典籍、历代史书和文学作品中.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到明代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经典著作中,都相当多地采用了当时通行的汉语非本义词语.在现代的小说、戏剧、电影、电视剧、曲艺和新闻媒体中,汉语非本义词语也使用得相当普遍,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次,有不少非本义词语是从行话、方言、各类专业术语演变而来的.由于社会的进步,不同行业集团同社会的紧密接触,各地区人员的频繁交往,各种专业知识的普及,这些行话、方言、术语也逐渐为人们熟悉,使用的人普遍了,也就形成了全民性的词语,其中,不少是“非本义”,如“下海”、“跑龙套”、“唱红白脸”、“摆花架子”、“开空头支票”、“十三点”、“炒鱿鱼”、“黄牌警告”,等等.此外,汉语非本义词语还来自外来语.如“替罪羊”、“丑小鸭”、“灰姑娘”、“白马王子”、“潘多拉盒”、“最后的晚餐”、“丘比特之箭”等,都是外来语,后来演化为汉语中常用或比较常用的非本义词语.
  这里,我们特别要强调文学作品和历史事件对非本义词语的形成、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我们粗略的统计,光是《三国演义》的故事就给后人提供了至少几十种流行的非本义词语,如:
  鸡肋/阿斗/隆中对/借东风/群英会/连环计/煮豆燃萁/三顾茅庐(成语)/三请诸葛亮(俗语)/初出茅庐/徐庶入曹营,一语不发(歇后语)/身在曹营心在汉/过五关,斩六将/走麦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歇后语)/东吴娶亲/赔了夫人又折兵/刘备借荆州/大意失荆州/七擒七纵/空城计/死诸葛吓走生仲达/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说到曹操,曹操就到/说着红脸的,便来了关公/关公卖豆腐,人硬货软(歇后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歇后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要破东吴兵,还得东吴人,等等.
  可见,经典文学作品对汉语非本义词语的形成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是汉语非本义词语产生和演变的外在原因.从语言发展的自身规律来看,汉语非本义形成于各种修辞手法,也就是说,是“修辞”这位艺术大师为汉语词语宝库创造了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的非本义词语.
  应当承认,由各种比喻手法产生的非本义词语,占了汉语非本义词语的绝大多数.这些非本义词语是带有比喻性质的定型的词或相对定型的短语.人们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往往喜欢借助于比喻来说明事理或形象地描写事物.这种比喻手法,可以使词(语)义发生转变,成为一种或几种新义.随着这种新义的流行,词(语)的本义却不为人们所注意.这就是汉语非本义词语演化的主要轨迹.
  例如:“枷锁”这个词,原先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刑具,“枷”和“锁链”.枷,套在犯人脖子上;锁链,常用以锁犯人的双手和双脚.用这项原始的意义作比喻,形成这个词的新义,就是政治上受到的压迫和思想上所受的束缚.
  又如:“吹牛皮”这个惯用语,也源自比喻手法.牛皮,即牛皮筏子,据说是黄河上游的一种渡河工具,使用时需用特别的鼓气袋吹气,因需气量很大,用口是不能把牛皮吹起来的.吹牛皮:本义是用口吹牛皮筏.有人说大话,夸海口,人们就嘲笑他“吹牛皮”.久而久之,“吹牛皮”成了说大话的代名词,而它的本义却被人们遗忘了.
  再如:“狗改不了吃屎”、“乌云遮不住太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个俗语,字面上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正因为它们太平常,在表义上反而作用不大,真正起作用的是派生出来的新意义:“狗改不了吃屎”,比喻坏人的本性不会改变;“乌云遮不住太阳”,比喻黑暗势力终究阻挡不住光明的到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没有必要的条件,再能干的人也办不成事.这三个俗语中的比喻义,是从字面义向更深层次的转义,有了这个转义,才使这些俗语不仅形象,而且富有哲理.
  借代是汉语非本义词语产生的“助产婆”.借代手法在各类修辞手法中所造就的非本义词语数量,恐怕仅次于比喻手法.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本来的名称,而是借用与该人或该事物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的名称去代替.借代的作用是突出描述对象的特征,引发读者的联想,使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在实现这一目标的同时,它有了“新产品”——造就了许多非本义的词语.如我们把医生称作“白衣战士”、把清洁工称作“马路天使”(“马路天使”本为一电影名)、把做好事的人称作“雷锋”,把富有智慧的人称作“诸葛亮”,把无能的人称作“阿斗”,把善于发现人才的人称作“伯乐”,把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称作“红领巾”,等等,都是采用了借代的手法.通过借代,使这些代称词(语)成为了非本义词(语),其意义延伸了,内涵更丰富了.
  在采用借代手法时,代称的对象必须是大家所熟悉的.明代马中锡写过一个寓言故事,叫《中山狼传》,大意是:东郭先生一味好心,不辨敌友,救了被赵简子等追杀的中山狼.狼活命以后,反而要将他吃掉.这个故事几乎妇孺皆知.所以,人们说到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就称之为“中山狼”;而对那些怜悯恶人,不辨是非的好好先生,又善意地嘲讪为“东郭先生”.这也是采用了借代的手法.“中山狼”、“东郭先生”在这里已成为惯用语,含有非本义.
  借代的手法不仅可用于相关的人,也可用于相关的事物.《作品》杂志1993年10月登了这样一段编者话:
  “本刊积极发表一流作品,力求品味高,创意新.对于只喜欢三级小说,四级诗文,五级影片,唯拳头、枕头、奶头是猎并以此为文学者,不宜.”
  这段编者话中用“拳头”借指所谓的“武打恐怖片”,“枕头”借指所谓的“浪漫爱情片”,“奶头”借指黄色低级色情片,也是相当形象的.这里借代的“拳头”、“枕头”、“奶头”,都是大家熟悉的事物.通过借代,这些词也脱离了它本来的意义,表现了更丰富的内涵.
  还有一部分汉语非本义词语是一种特殊的借代.例如:“二一添作五”、“三下五除二”、“一推六二五”、“不管三七二十一”等,本是中国珠算口诀,形成非本义词语之后,分别表示“平分”、“一下子”、“推卸干净”、“不管任何情况”等意思.
  谐音双关是形成汉语非本义的另一条途径.谐音双关,在歇后语中用得很多,既有利用同音同形异义字双关的,如“纸糊灯笼——心里明”、“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得一家人”;又有利用同音异形异义字双关的,如“男僧寺对女僧寺——没事(寺)也有事(寺)”、“老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顺便指出,歇后语中的谐音双关,常常是和比喻结合在一起运用的.如“纸糊灯笼——心里明”,字面义是说灯笼点着了里边亮堂,实际是比喻人心里明白,并不糊涂.一般来说,作为非本义的歇后语,往往兼用谐音双关和比喻双重修辞手法.
  反义词(语),当属非本义词语.如妻子骂丈夫“死鬼”,其实是一种亲昵的称呼.某些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在招工和提干中无原则录用和提拔自己的子女亲属,群众称之为“子弟兵”.这同“人民子弟兵”意义是完全相反的.这个反义词既幽默风趣,又一针见血,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还有一些非本义词语,如:“瓶落水”,因为瓶落水时发出“不,不,不”的声响,表示“不肯答应”;“八面威”作为歇后隐语,又是“风”的代称;“星期八”则比喻“不会有的日子”……这些都是文人的文字游戏,不必去深究.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单调性最小值
下一页:溶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