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

问题描述:

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巨变
是哪三次,各自的意义是什么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19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应该是20世纪的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因为第一次发生在中国近代史,而第二次是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界限,第三次则发生在现代史.
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
各自的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大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实业救国”、“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社会的思潮;这个时期作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已得到史学家的确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中国的诞生;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和国家政权性质、架构和功能性的转换.“一五”计划建设的提前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并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展开经济、政治、教育等制度和观念文化的变革,给一度徘徊的社会主义实践注入了新的生机,被激活的生产力向国人、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现代化的巨大发展潜力.
详情:
伟大的辛亥革命
1991年(宣统三年,辛亥年)10月10日,中国爆发了推翻清朝封建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的伟大的民主革命.这场革命迄今已经九十周年了.
辛亥革命是由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早在1894年(光绪二十年),他就在檀香山建立了反清的兴中会.1904年,华兴会、光复会相继组成.1905年,这些革命团体联合组成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制”为纲领,在各省和海内外建立革命组织,多次发动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两个月内既有鄂、湘、陕、赣、晋、黔、粟、浙、桂、皖、粤、闽、川等省先后宣布独立.清政府迅速解体.孙中山先生于12月回国,经十七省代表会议推举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了.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通过民族资产阶级和农民、工人以及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合斗争而取得了胜利,并为以后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主革命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1949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联合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民主人士、少数民族代表,在北平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组成了以周恩来为总理的国务院(当时叫政务院).会议还确定了国旗,规定了国歌,决定把北平改名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
1949年10月1日,首都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开国大典.毛主席亲自按动电钮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民经济进入调整时期.1979年9月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在国家统一计划指导下,因时因地制宜,保障他们的经营自主权,发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1980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了包产到户的社会主义性质.到1983年初,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广.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确认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献.政治体制的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为新时期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80年代中期,我国的科技、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开始启动.1985年3月28日,邓小平说:“改革是第二次革命”.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作为吸收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的窗口.1984年4月,又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1985年2月,增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区为经济开放区.随后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经过多年的实践,改革和开放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成为人们的共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概括术语.(人民网)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例6求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