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朋友"的古文名句及故事

问题描述:

关于"朋友"的古文名句及故事
帮个忙要比较常见的!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2-1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高山流水
  伯牙鼓琴的典故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绵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的听力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后来,钟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因为他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值得自己为他弹琴了.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期的一对好朋友,史称“管鲍之交”,说他们有“通财之义”.所谓通财之义,是指他们在合作经营生意的时候,从不计较利润分配的多少,不分你我.俗话说“亲兄弟明算帐”,可见他们比亲兄弟还亲,这就很不容易了.然而“管鲍之交”的内涵如果仅仅是建立在金钱上,那就未免太轻飘了.他们的友情别有洞天.
  管鲍是齐国人,当时齐国的王子们为了争夺王位,爆发了内乱.管仲被任命辅佐公子纠,而鲍叔牙却被任命辅佐公子小白.因为两位公子的哥哥襄公无道,两位公子被逼流亡出走,管仲和鲍叔牙自然要各随其主,管仲和纠逃到鲁国,鲍叔牙和小白逃到莒国.
  内乱平息后,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彼此争先你追我赶,要回到齐国夺权登位,管鲍二人自然又要各为其主.在中途的争夺战中,管仲曾射过小白一箭,这一箭本是致命的,怎奈小白福大命大,箭头被他腹上的衣带钩挡住了.结果最终是小白和鲍叔牙先回到齐国,从此小白就不叫小白了,改叫齐桓公了.而公子纠和管仲只好回到鲁国继续政治避难.
  随后,鲍叔牙设计借鲁国之刀杀了公子纠,又把管仲“引渡”回齐国.齐桓公为了泄射钩之恨,要杀管仲,被鲍叔牙制止了.鲍叔牙告诉齐桓公,管仲是个治国奇才,不仅不能杀,而且还要重用.起初齐桓公不答应,鲍叔牙又说:如果你不想成就霸业,那就算了.如果你想治国图强称霸,非用管仲不可,我鲍叔牙是不如他的.于是,管仲当了齐国的宰相.
  管仲果然是个治国奇才,上任后就把国事料理得有声有色,齐桓公每天只顾喝酒玩女人就行了,凡事不用操心.几年下来,齐国在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都日益强大,乃至雄踞天下,使春秋时期的其余四霸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各国之间常年的战争因此平息,安定天下达四十多年之久,这在春秋时代是一个奇迹.难怪孔子在一百多年后惊叹地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让人费解的是,在管仲任命重臣大员时,从来没有提携过鲍叔牙.鲍叔牙在齐国的政坛上似乎不太得意.更匪夷所思的是,管仲在临死前,再三嘱咐齐桓公不能让鲍叔牙继承相位.
  然而管仲是对的,他这辈子能报答鲍叔牙的,就是不让鲍叔牙继承相位.因为他深知,只要他一死,齐桓公就会完蛋,而鲍叔牙也会随之死于非命.果然,管仲死后的第二年,齐桓公也死了.他的五个儿子开始争夺王位,相互攻杀.齐桓公的尸体在床上躺了六十七天,蛆虫遍体也无人过问.而鲍叔牙则幸免于难,全身而退逍遥事外.
  这就是深刻意义上的“管鲍之交”,是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情,既回肠荡气,又透骨入髓.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