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在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问题描述:

常用在古诗词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古诗词中常用的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在古典诗词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一般而言,像比喻、夸张、拟人、设问、反问、排比等都常见,而且比较容易理解领会,这里重点介绍两种不太常见且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的修辞手法.
一、互文.
“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中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其—是为了避免词语单调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从这个角度讲与“变文”是—致的,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己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责备”这—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责”就是“球”的意思.这类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其二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迢迢”“皎皎”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如只从字面理解,不但不能完整而准确地把握其要表达的内容,还会令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下面结合常见的一些诗文来具体谈—谈互文的具体应用.
1.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其中“见”与“闻”互补见义.即“(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
2.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木兰诗》)其上句省去了“坐我东阁床”,下句省去了“开我西阁门”.两句要表述的意思是:打开东阁门在床上坐坐,又打开西阁门在床上坐坐.表达了木兰回到久别的家中的欢喜之情.
3.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同上)其中“当窗”与“对镜”为互文.当窗以取亮,对镜以整容.全句是说对着窗户照着镜子梳理云鬓并帖上黄花,并非“理云鬓”只当窗而不对镜,亦并非“贴花黄”只对镜而不当窗.
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其中“行”与“灿烂”互补见义.即“灿烂的日月星汉之运行均若出于沧海之中”.并非日月只运行而不灿烂,也并非星汉只灿烂而不运行.
下面类似的句子就不一一分析了.
5.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7.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睛后雨》)
这类互文中还有当句互文,即上半句的词语与下半句的词语互相补充才是其原意.如:
8.栗深林兮惊层巅(《梦游天姥吟留别》)
其中“栗”与“惊”互补见义.即“使深林与层巅战栗而震惊”,并非栗的只是深林,惊的只是层巅.
9.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琵琶行》)
其中“下马”与“在船”互补见义.言主人下了马来到船上,客人也下了马来到船上.不然.主人在岸客人在船,这样举酒饯行就可笑了.
19.烟笼寒水月笼沙(《泊秦淮》)
其中“烟”与“月”互补文见义.即“烟雾与月光笼罩着一河清水,也笼罩着河边的沙地”.并非“笼寒水”的只是“烟”而无“月”,也并非“笼沙”的只是月而无烟.
11.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
其中“秦”与“汉”互补见义,即明月仍是秦汉时的明月,山关仍是秦汉时的山关,以此来映衬物是人非.并非明月属秦关属汉.
上述当句互文只有这样理解才是其原意.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如:
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孔雀东南飞》)
13.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同上)
第12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第13句中的“十三……十六……”凡指兰芝出嫁前已具备了很好的才能与品德,不必拘泥于哪年学了什么.
掌握了互文这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对理解文章内容是有一定好处的.
二、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是听觉意象——千家万户的砧杵之声.上下句的串联叠合,不但鲜明准确地描绘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征,而且构造了一个幽远凄清的意境.
运用“列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1.凝炼美.诗歌不同于散文、小说、散文、小说不允许成分缺少,否则就是病句.而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陈的修辞效果.陆游的《书愤》中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以高度浓缩的笔墨,勾勒出一幅辽阔宏伟的图画:在大雪飘飞的夜里,乘船抢渡瓜洲;在秋风瑟瑟的大散关,骑马挥刀与敌军厮杀.从语法角度分析,诗人虽然省去了若干词语,只选取了几个关键名词,但并不影响意义的完整表达,语言凝陈,意境开阔.
2.简远美.所谓简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岳飞《满江红》中有一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全部运用名词连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两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字里行间饱含着复杂凝重的思想感情:既有对自己屡遭排挤、壮志难酬的感叹、又有对南宋王朝偏居—隅,不思北伐的愤懑,更有对中原失陷人民的深深的挚爱.寥寥数语,一个胸怀磊落;不患得失、不计名利的高大形象便凸现在读者的面前,辞约而意丰,言近而旨远.
3.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北宋柳永的名篇《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篇抒写的是恋人之间的离愁别恨.作为一种隐秘、微妙、复杂的内在感情,若从正面去直接刻画,纵然字斟句酌,也难尽如人意,机灵的诗人深谙此道,他完全搬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所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再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清新、一凄婉的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仔细品味,诗人诸多无法直言表达的情愫,全都寄寓在这些名词连成的画面中,使人可以“心领神会”,而且越咀嚼越觉得情致缠绵、余韵深长.
4.意境美.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叠用九个名词,写出九种典型事物,形象地展示了一幅野郊秋游图:几棵苍老的秃树兀立山野,枯败的藤蔓缠绕其身,黄昏归巢的乌鸦栖息于树上,淙淙的流水流经桥下,荒村茅舍逸然自适,古老荒凉的驿道上秋风阵阵,困顿疲乏、飘泊异乡的游子骑着马正踽踽独行.这三句表面写景,实则景中含情,情景交融.尤其是“枯、老、昏、小、古、瘦”等词的运用,有力地渲染出游子那种长期羁旅在外.不得与家人团聚的凄戚怅惆,郁闷悲苦的思想感情.景由情生,情由景显,情和景熔铸成一个浑然天成的艺术整体,创造出萧瑟苍茫、深沉隽永的意境,给人留下强烈而深刻的印象.难怪王国维赞曰:“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佳境.”(《人间词话》)
5.空灵美.空灵美是古典美学的—个重要范畴,古人论诗词,常强调空灵.清代袁枚《随园诗话》引严东友论诗说:“凡诗之妙处;全在于空.”这里的“空”就是空灵的意思,指诗词必须给读者留下大片想像的空间.以激发读者进行审美再创作的热情.名词串“珠”,虽然具有巨大的根据力和高度的包容量,但作者却不完全托出,这就给读者留下了虚空境地,让读者主动地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完善、补充.上面提到的《天净沙"秋思》,题目叫《秋思》,句中却没肩—个“思”字,更没有游子的心理描写,然而“思”的主题却蕴含其中.作者实写景物,虚写情思,这种虚笔描写就体现出一种空灵美,元人周德清“极妙,秋思之祖也”(《中原音韵》)的称赞,是很有道理的.
6.雄壮美.都是名词连缀,似乎给人的感觉是单薄的、清雅的,其实,它也可用来表现雄壮之美.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诗人横空出笔,开篇就把西风、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五个形象连缀在—起,形成远近掩映、动静交错的战斗场面,使人真切地感受到环境气氛的严峻、险恶,以及红军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再如《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与上句马踏霜晨、号咽西风相呼应,借助高天、谈云、飞雁几个形象,构成一个广阔、深邃而又明朗、活泼的境界.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为什么只选B
下一页:第8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