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问题描述:

论文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1个回答 分类:政治 2014-11-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学哲学 用哲学》感悟\x0d每次提起哲学,都会想到读高中时期的政治课,甚至在党校学哲学几大原理精彩的讲解,至今难忘.高中毕业时我对哲学理解还不深,老师讲了半天辩证法,我还是似懂非懂,我心里当时也暗想,用不着学那么深奥的哲学.可是如今经过三十余年工作的历练,我明白了老师的深意,现在看来,学哲学是一辈子的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运动的物质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啊,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规定了世界,我们都生活在被规定了的世界中.\x0d由于很长时间以来固有的哲学情结,当刚听说李瑞环著的《学哲学 用哲学》这本书时就赶紧买来看看.认真的读过这这本书(上下册),心情比读《尼采传》好多了,书中朴实、间洁、流畅的语言让人感到痛快,我的总体印象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x0d《学哲学用哲学》一书55万字.这是李瑞环同志对政治思想真知灼见的著述.文如李瑞环其人,字里行间充满着他光明正大、坦荡磊落的人格魅力.著作中的观点,处处都是哲学真理,都是从工作实践中客观探索出来的真知见识.读它,令人感到事理很明白,感情亲切.不少著述的段句,实际上是当今人文社会中的至理格言.\x0d如“只有心中有人民,人民心中才有你.”话很浅白,道理却是极深奥的.从当今公仆的言行中,心中没有人民的,实是不乏其人.不把人民放在心上就很成问题了;更甚者,甚至还有不把人民群众放在眼里的.如人民群众找某一些部门反映问题,常常碰到这些部门的干部爱理不理,爱听不听,满脸厌烦.上访群众按中央颁布的新的《信访条例》的规定,要求上访部门给个书面回复.干部却不肯给他们回复;态度还很傲慢,很自以为是.群众只好多次上访,久拖不决,甚至可能酿成不稳定因素.\x0d李瑞环著述中的论述,又如“假如你对群众讲的是‘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而群众看到你的行为却是‘好处全占,吃亏不干’;你对群众讲的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而群众看到你的行为却是‘挥霍浪费,铺张排场’,群众怎么能信服你,你讲的还有什么用?”这段话的哲理是:讲一套做又另一套的,群众是不会听你的,你怎么讲也没有用,不但没有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的.如有的领导,开会也学上面说“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但因为他是群众都知道的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人,结果群众却说他是“立党为私,执政贪污”,这就适得其反了.\x0d李瑞环的这部书中还有一段说:“许多事情我们可以讲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但老百姓吃不上饭,就没有理由.‘民以食为天’,‘饭’字半边是‘食’字,半边是‘反’字,没有食就会反.”他在书中提及:‘物质第一、客观第一、存在第一’的观点;‘注重实际是辩证唯物论’的基本要求;‘解放思想必须以客观实际为根据’;‘调查研究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说实话、办实事、想实招、重实效’;‘面向群众、面向实际、面向基层’;‘中国民主建设必须适合中国国情’;‘城市建设应该在个性上做文章’;‘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要多听听群众的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中华民族“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为了大目标需要大团结’;‘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惜时如金,与时俱进’等等观点.这些观点,完全可以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融会贯通,渗透落实.\x0d这里不妨再录李瑞环书中的一句:“要经常想想群众在我们心目中占什么位置,我们在群众心目中是什么形象.”他在落实邓小平同志“少讲空话,多干实事”指示座谈会上曾讲,“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不只是个工作作风问题,而且是个精神状态和革命意志问题,是个对革命事业的责任感问题,说到底是个世界观问题.对此,他对办实事提出必须把握的五条原则:一是办多数人受益的事;二是办群众最急需的事;三是办长远起作用的事;四是办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五是办力所能及的事.\x0d打下坚实的理论功底,说话写文章才有底气,时髦的讲叫有文化底蕴,当然每个人说话、写文章都有自己的风格,但是风格不论如何多样,都应具有务实、深刻、朴素的特点,因为本质上是要解决问题,不是让官员去写散文、出版小说.不能恪意为了与众不同,显示学问高深,弄出的东西令人不知所云.不提倡都说大实话、大白话,但是大实话、大白话有时是不是正是理论功底扎实、学问高深、融会贯通的表象呢?\x0d书中每篇文章、讲话都蕴含着哲学的基本原理和辩证法,可以看出很久以来,哲学思维主导着作者的思维.实际上,我们每个人在处理生活、工作上的事情时都在自觉不自觉的运用着哲学原理,“居安要思危”,“小不忍则乱大谋”等等,这些都是哲学原理和辩证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甚至可以说文盲都是懂哲学的.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每个人都在它的包容下生活.\x0d“用哲学原理主导思维”,“用”字体现了理性的因素,体现了人主观意识的能动性,这是一种思维的习惯,是正确做好工作时很管用的办法.李瑞环的实践说明了这点,此书的名字叫《学哲学用哲学》而不叫《李瑞环哲学思想》的妙处.用哲学原理主导思维,活学活用,养成写工作总结都运用哲学观点、原理,工作中也许会很省力或少很多失误吧.值得借鉴.\x0d《学哲学用哲学》一书通俗易懂,书中很多文章和讲话是作者数十年工作、生活积累而来的,是作者人生轨迹的构成要素,这不同于一些人的传记、回忆录有加工的成份.在多少年的浮躁过后,在缺少哲学的时代,此书为哲学文化的复归所做的贡献,对于官场文化的影响,其意义暂时是无法定论的.李瑞环做了十五年的工人,没有刻苦钻研问题的精神,他不会有那么高层次的理论水平;没有真心为百姓办实事的胸怀,他不会有认识上的飞跃和事业上的成功;没有冲破官场潜文化束缚的勇气,他不会赢得广泛的赞誉和尊重.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希望高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