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母亲河是什么河?

问题描述:

印度的母亲河是什么河?
最好有详细的简介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恒河
印地语作Ganga.
印度北部大河,自远古以来一直是印度教徒的圣河.其大部流程为宽阔、缓慢的水流,流经世界上土壤最肥沃和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尽管地位重要,但其2,510公里(1,560哩)的长度使其无论以世界标准还是亚洲标准衡量都显得短了一些.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流域面积占印度领土1/4,养育著高度密集的人口.恒河流经恒河平原,这是印度斯坦地区的中心,亦是从西元前3世纪阿育王的王国至16世纪建立的蒙兀儿帝国为止一系列文明的摇篮.
恒河大部流程流经印度领土,不过其在孟加拉地区的巨大的三角洲主要位於孟加拉境内.恒河总流向是从北-西北至东南.在三角洲,水流一般南向.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曾经创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恒河这条世界名川,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恒河两岸独特的风土人情.
恒河(英文:ganges,印度称:genga)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给沿岸人民以冉辑之便和灌溉之利,用肥沃的泥土冲积成辽阔的恒河平原和三角洲,勤劳的恒河流域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劳动生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的足迹遍布恒河两岸,诗人歌手行吟河畔.至今,这里仍是印度、孟加拉国的精粹所在.
恒河是印度的圣河,历史悠久,有着浓厚的民俗和文化色彩,即使经过千年的文明洗礼,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持着古老的习俗.许多自古流传的神话,使印度人民对恒河母亲生起无限的怀想,烙下一个不可磨灭的情结.这一生中至少要在恒河中沐浴一次,让圣河洗净生生世世所有的罪业.
在印度,大多数印度教信徒终生怀有4大乐趣:敬仰湿婆神、到恒河洗圣水澡并饮用恒河圣水、结交圣人朋友和居住在瓦拉纳西(Varanasi)圣城.
印度人视恒河为圣河,将恒河看做是女神的化身,虔诚地敬仰恒河,据说是起源于一个传说故事.古时候,恒河水流湍急、汹涌澎湃,经常泛滥成灾,毁灭良田,残害生灵,有个国王为了洗刷先辈的罪孽,请求天上的女神帮助驯服恒河,为人类造福.湿婆神来到喜马拉雅山下,散开头发,让汹涌的河水从自己头上缓缓流过,灌溉两岸的田野,两岸的居民得以安居乐业.从此,印度教便将恒河奉若神明,敬奉湿婆神和洗圣水澡成为印度教徒的两大宗教活动.

自然特徵布拉马普得拉河及恒河流域
(1)地形.恒河发源于西藏边界印度一侧喜马拉雅山脉南部.其5条源流——帕吉勒提(Bhagirathi)河、阿勒格嫩达(Alaknanda)河、曼达基尼(Mandakini)河、道里根加(Dhauliganga)河与品达尔(Pindar)河——全发源于北方邦北部山区.其中两条主要源流为阿勒格嫩达河(两河中较长)与帕吉勒提河,前者发源於喜马拉雅山脉楠达德维(Nanda Devi)山迤北约48公里(30哩)处,后者发源於喜马拉雅山脉根戈德里(Gangotri)冰川脚下冰洞,海拔约3,050公尺(10,000呎).根戈德里本身是印度教徒的一个朝觐圣地.然而,根戈德里东南约21公里(13哩)处的高穆克(Gaumukh)被认为是恒河的真正源头.
阿勒格嫩达河与帕吉勒提河在代沃布勒亚格(Devaprayag)汇合后形成恒河主流,切穿外(南)喜马拉雅山脉,在里喜盖什(Rishikesh)从山中涌出.接著在印度教徒的另一个圣地赫尔德瓦尔流到平原上.
虽然河流水量因季节而有差异,但在接纳较多支流和进入降雨量较大地区之时明显增加.4∼6月,喜马拉雅山脉融雪汇入恒河,7∼9月的雨季,带雨的季风造成洪水.在北方邦境内,主要右岸支流有流经印度首都德里、在安拉阿巴德(Allahabad)附近汇入恒河的亚穆纳河,以及在中央邦从温迪亚(Vindhya)山脉北流并很快汇入恒河的栋斯(Tons)河.北方邦的主要左岸支流为拉姆根加河、戈默蒂(Gomati)河与卡克拉(Ghaghara)河.
恒河接著流入比哈尔(Bihar)邦,来自北面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主要支流有根德格河、布里根德格(Burhi Gandak)河、库格里(Ghugri)河与戈西河,其南面最重要支流为宋(Son)河.恒河继而沿拉杰默哈尔丘陵边缘南流,然后奔东南到达三角洲顶点法拉卡(Farakka).在恒河流入的最后一个印度邦西孟加拉邦,默哈嫩达(Mahananda)河从北面注入.(在整个印度西孟加拉邦以及孟加拉,恒河在当地被称为博多河.)三角洲最西部分流为胡格利(Hooghly)河,加尔各答市就坐落在其东岸上.在孟加拉国,浩阔的布拉马普得拉河(汇流前约241公里〔150哩〕河段被称为亚穆纳河)在瓜伦多卡德附近汇入恒河.合在一起的河流被称为博多河,在坚德布尔(Chandpur)以上与梅克纳河合流.河水遂通过无数水道注入孟加拉湾,其中最大水道为梅克纳三角湾.
来自恒河与布拉马普得拉河流域的泥沙沉积物,延伸到海中构成的三角洲,面积约60,000平方公里(23,000平方哩),由反覆交错的黏土、沙子和泥灰构成,并有一层层循环重叠的泥碳、褐煤和曾为森林覆盖的林地.
恒河三角洲南部表面,由大量泥沙在近期迅速沉积形成.东面三角洲临海一边正由於被称为沙洲的新地和新岛的形成而迅速改变著.然而,三角洲西海岸自18世纪以来实际上没有变化.
西孟加拉地区的河流流速缓慢;几乎没有水经这些河流入海.在孟加拉三角洲地区,河流宽阔而活跃,水量丰沛,并与无数港湾沟通.在雨季(6∼10月),这一地区大部洪水氾滥,水深数呎,使得建在人工垫高的土地上的村庄和住宅成为洪水中的孤岛.雨季期间居民点之间的交通只能靠船.
在整个三角洲临海一边,有一片辽阔的潮汐林和沼地.森林被称为孙德尔本斯(Sundarbans),受到印度和孟加拉保护.
(2)气候和水文.恒河流域有著次大陆最大的河系.水的补给在一定程度上依靠7∼10月西南季风带来的雨,以及4∼6月热季中喜马拉雅山脉融雪汇成的流水.恒河流域降水与西南季风相伴,但也随6∼10月间起源於孟加拉湾的热带气旋而来.只有少量降雨发生在12∼1月间.年平均降雨量在流域西头的760公厘(30吋)至东头2,286公厘(90吋)馀之间.(在北方邦的上恒河平原,平均降雨量约为760∼1,016公厘〔30∼40吋〕; 在比哈尔中央平原,为1,016∼1,524公厘〔40∼60吋〕; 在三角洲地区为1,524∼2,540公厘〔60∼100吋〕.)三角洲地区在雨季开始前的3∼5月间和雨季结束后的9∼10月间遭受强气旋风暴的侵袭.这些风暴中有一些造成大量生命损失和家园、庄稼及牲畜的毁灭.1970年11月的一场风暴就具有灾难性规模,造成至少20万人乃至可能多达50万人的死亡.
由於恒河平原整个地表地形几乎没有差异,恒河流速缓慢.在德里的亚穆纳河与孟加拉湾之间,距离近1,609公里(1,000哩),落差仅约213公尺(700呎).恒河-布拉马普得拉河平原总面积为777,000平方公里(300,000平方哩).平原冲积层在有些地方厚达1,829公尺(6,000呎)馀,但冲积年代可能不超过10,000年.
(3)动植物.恒河-亚穆纳河地区曾经森林密布;史实记载在16∼17世纪,可在当地猎到野象、水牛、野牛、犀、狮和虎.多数原有自然植被已从整个恒河流域消失,土地现在被强化耕种以满足总是在增长中的人口的需要.除了鹿、野猪和野猫以及狼、胡狼和狐之外,野生动物绝无仅有.仅在孙德尔本斯三角洲地区还可以发现有一些孟加拉虎、鳄和沼泽鹿.所有河流,特别是在三角洲地区,鱼类均十分丰富,它是三角洲居民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居民瓦拉纳西恒河
恒河流域人民在种族上属於混合来源.在流域的西部和中部,他们原为雅利安人的后裔.后来,突厥人、蒙古人、阿富汗人、波斯人与阿拉伯人从西面到来,与他们混合起来.在东部和南部,主要是在孟加拉地区,藏人、缅甸人和各种山地民族也混合起来.欧洲人来得还要晚些,并没有怎麼定居下来或与他们通婚.
恒河平原在历史上一直是印度斯坦的中心地带,是其连续几个文明的摇篮.基督以前的阿育王帝国的中心为巴特那(Patna),在比哈尔横跨恒河两岸.伟大的蒙兀儿帝国的中心在恒河流域西缘的德里和阿格拉(Agra).坎普尔(Kanpur)北面恒河畔的根瑙杰(Kannauj)是7世纪中叶囊括北印度大部地区的戒日王封建帝国的中心.在12世纪开始的穆斯林时代,穆斯林的统治不仅扩展到整个恒河平原,而且扩展到整个孟加拉.在三角洲地区的达卡与穆尔希达巴德(Murshidabad)是穆斯林政权的中心.
在三角洲,加尔各答及其卫星城镇沿胡格利河两岸延伸约80公里(50哩),形成印度人口、商业和工业集中的最重要地区之一.
恒河在宗教上的重要性可能超过世界上的任何河流.它从远古就受到崇敬,今天则被印度教徒视为最神圣的河流.虽然被称为圣地的印度教徒朝觐之地遍布次大陆,但那些坐落在恒河边上的圣地具特殊的意义.其中有安拉阿巴德附近恒河与亚穆纳河的汇合处,1∼2月间举办沐浴节;数十万朝圣者沉浸在河中.
加尔各答的胡格利河也被认为是神圣的.恒河朝觐的地方还包括根戈德里及阿勒格嫩达河与帕吉勒提河这两条源流的汇合处.印度教徒将死者的骨灰撒到河上,相信死者这样就会直接升天,恒河岸边的许多地方都建立了焚烧死者的火化场(河边台阶顶部建立的寺庙).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弧度制9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