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问题描述:

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出自《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通常解释有三种方面,这是一种挑战、这是一种精神和这是一种使命.
一 这是一种挑战
“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知其不可为”只是凭经验作出的初步判断,不一定准确,也并非实际的“不可为”,到底可不可为,只有通知实践来验证,也就是要“为之”,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知其不可为就不为,就等于承认凡事无须坚持,遇到困难只管放弃,听天由命,随遇而安.那么就不会有力挽狂澜、扭转乾坤、逢凶化吉、转危为安、如有神助等等情况的发生.英语里有一句谚语:自助者天助,就是这个道理.用姚明的话来说,就是: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不会成功.
二 这是一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这句话本身来看,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形象勾画.一个人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是可望成功的,于是坚持干下去,最后果然取得成功他固然是一个成功的人,但说来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了不起.而一个人明知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不是一丝不苟地坚持做下去,“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不易而难能可贵了.就像愚公移山,又像西绪福斯把石头推上山坡,又譬如孔圣人明知“克己复礼”任重而道远,但却周游列国,“累累如丧家之犬”而精神不改,晚年退居讲学,仍然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内容,为推行“仁道”而贡献力量.正如曾子所说:“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正是这一方面的精神,突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特征,与知其不可而不为的道家大相径庭.
三 这是一种使命
所谓“不可为”,不是不能去做,而是在一般人看来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去做.圣贤君子做事,所重视的是道义,事功的实现体现在道义之中,而不是把事功放在道义之上.如果不符合道义,即使有局部的、暂时的利益,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患.依据道义去做事,即使局部或暂时看不到利益,但是,全局的、长久的利益就在其中了.孔子不因为是否成功才决定做不做,而是因为应该做,就去做.儒家讲“无所为而为”的学说:一个人不可能无为,因为每个人都有些他应该做的事.然而他做这些事都是“无所为”,因为做这些事的价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内,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结果之内.
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中,艺术创造中,学理探讨中,新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中,使自己成为一个垫脚石,成为铺路的石子,成为划时代的突破的一个序曲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你必须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必须在追求成功,追求高妙,追求高境界的同时具有不怕碰壁,不怕失败,不怕风险,不怕付出,更不怕投入的决心和勇气.
事例:远古的愚公移山,夸父追日;唐朝的韩愈谏迎佛骨;南宋的岳飞抗金;明朝的海瑞罢官,文天祥兴师救亡、以死报国、宁死不降,一身浩然正气、铁血丹心;史可法抗清:“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吾誓与城为殉”的凛然正气、飒飒风采;还有清朝末年的谭嗣同鼓动光绪帝开展戊戌变法,失败后慨然赴死,其言:“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近代秋瑾、李大钊 为革命奉献一切最后慨然赴死的铮铮铁骨.总之,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用热血与生命谱写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曲赞歌.这种精神贯穿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它是中国儒家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