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 绿谁有关于朱自清写的《绿》的预习,明天上课我要用,快点啊!

问题描述:

朱自清 绿
谁有关于朱自清写的《绿》的预习,明天上课我要用,快点啊!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0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绿
朱自清
[教学目的]
1、作者对美好境界的热情赞美和执着追求的思想感情.
2、学习“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
3、如何抓住文章的“文眼”来组织材料.
4、散文的景和情:情是景的灵魂,景是情的依托.
[重点、难点]
1、重点:在写景中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2、难点:变换写景角度和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由《背影》中父子间的爱引出对大自然的爱
2、朱自清的生平介绍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祖父朱则余,号菊坡,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为人谨慎,清光绪年间在江苏东海县任承审官10多年.父亲名鸿钧,字小坡,娶妻周氏,是个读书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的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的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
朱自清的散文主要是叙事性和抒情性的小品文.其作品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生活抨击黑暗现实为主要内容的一组散文,代表作品有《生命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和《执政府大屠杀记》.二是以《背影》、《儿女》、《悼亡妇》为代表的一组散文,主要描写个人和家庭生活,表现父子、夫妻、朋友间的人伦之情,具有浓厚的人情味.第三,以写自然景物为主的一组借景抒情的小品,《绿》、《春》、《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荷塘月色》等,是其代表佳作.后两类散文,是朱自清写得最出色的,其中《背影》、《荷塘月色》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其散文素朴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炼,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3、时代背景介绍.
《绿》,写于1924年.当时,南方成为革命的策源地,北伐战争已在酝酿之中.尽管朱自清并没有投身到革命的激流里去,但他对中国社会的前途,时刻都在关心着;对于以统一为大业的北伐,无疑也是抱支持态度的.他这一时期的思想,基本上还保持着“五四”运动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这反映在他的散文作品里,则表现为格调的明朗,节奏的明快,满蓄着“为人生”、“写实”和昂扬向上的生命活力.《绿》虽然不过是一篇写景文,但只要仔细品味,还是很容易触摸到作者思想的跳动着的脉搏,看到一颗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
4、检查预习
踞(jù) 薄(bó)阴 绺(liǔ) 棱(léng)角
穹(qióng) 尘滓(zǐ) 皱缬(xié) 什刹(shí chà)
明眸(móu) 善睐(lài) 挹(yì) 掬(jū)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
(听教师范读,理清结构)
1、全文只有四个自然段,你以为要把握全文的重点,关键句是哪一句?
提示:“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2、这一句的关键词是哪个?
提示:“惊诧”
3、那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这“惊诧”二字来写的.
〈1〉文章的开头与结尾两段都用了几乎相同的一句话,不同在哪里?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作用是什么?这两段话可以对调吗?
提示:a、最后一段中的“惊诧”前多了一个“不禁”;
b、这两段使文章首尾相接,是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语气加强了,表示再一次肯定.
c、不能对调,因为“不禁惊诧”是作者在热情地描绘梅雨潭之绿,抒发自己对她的倾慕和向往之后,情不自禁地喊出的,是作者感情真实的流露,是行文的必然.
〈2〉围绕“惊诧”两字,文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重点表现的是什么?
提示:文中写了山岩、梅雨瀑、梅雨亭、梅雨潭等景物,其中重点表现的是梅雨潭的绿.
(3)既然文章重点是表现梅雨潭的绿,那课文第二段描写梅雨瀑是不是中心不突出?作用何在?
提示: a、交待了梅雨潭的得名实际上因瀑而来.
b、为了衬托梅雨潭,使“惊诧”落到实处.以显出“梅雨潭的绿”尤其令人惊诧.
(说明此问题的句子:“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已经沉醉于梅雨潭的绿了)
板书:精巧的构思 :惊诧——绘景——不禁惊诧
三、体味文章描写景物的方法
文章写景选择了三个观察点,分别是哪三个?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了观
察到的哪些景?
提示:第一个观察点是山边,所看到的是梅雨潭的远景.(交代观察点的语句:走到山边)
第二个观察点是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交代观察点的语句:坐在亭边)
第三个观察点是梅雨潭边,极写梅雨潭之绿.(交代观察点的语句:站在水边)
板书:
第一立足点:山边,写梅雨潭远景
由远到近
绿 第二立足点:梅雨亭边,写梅雨潭的环境 由高到低
第三立足点:梅雨潭边,极写梅雨潭的绿
第二课时
上一课我们了解了作者精妙的构思,作者围绕“惊诧”两字展开写景,采用移步换景之法极写了梅雨潭的绿.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体味文章的写景方法.
一、关于梅雨潭及周围
1、作者描写了梅雨潭周围的哪些景物?描写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你以为哪些词用得准确生动?
提示:写了山、岩、亭、天、草、,都是为了衬托梅雨瀑的美,写梅雨瀑的美又是为了衬托梅雨潭的绿的美.因为“我”一见到梅雨潭的绿,“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
例:写亭:“踞在一角岩石上,……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踞”字突出了它的险峻之势,给人以凌空突起之感.
2、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些景物写活?
提示:描写景物不仅绘其形,更要其神.作者描写的都是静态的景,用的却都是动态的词,就使景物活起来了.这是作者在写景上的第一个特点.
二、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梅雨瀑的.
这段描写文字,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说出它们的妙处来.
提示:a、三个比喻用得妙,写出了水花的色泽、形状、动态.
b、一处拟人用得佳,“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极其生动而亲切地写出了水花的活泼可爱.
教师总结:由此可见,作者描写景物,细致入微,气韵生动.
三、最后,我们来学习第三段,关于梅雨潭的绿的描写.
1、第一句“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对表现主题有何作用?作者用了“揪”、“攀”、“探身”、“鞠躬”等动词,又是要表现什么?
提示:a.一个“招引”一个“追捉”,写出了梅雨潭绿色的无穷魅力,写出了“我”对这绿色的倾心喜爱.
b.这些动词极为准确、自然地写出了探奇览胜之心的急迫,对“闪闪绿色”追求的努力.
2、作者是怎样在描写梅雨潭的绿的?他先用了什么词概括了对绿的总感受?
提示:a、对绿的总感受:“醉人”、“奇异”.
b、 接着作者连用六个比喻:像极大的荷叶,像少妇的裙幅,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像涂了明油,像鸡蛋清的软,鸡蛋清的嫩,像温润的碧玉,从不同角度对梅雨潭的涟漪以及绿的亮度、纯度等加以表现,写出了梅雨潭醉人的绿和醉人的美,也寄寓着作者的爱.
3、作者还用了什么方法来体现潭水的绿呢?
提示:作者拿北京什刹海的绿杨、杭州虎跑寺的绿壁、西湖的波、秦淮河水来与梅雨潭水进行比较,这是一种以美衬美的写法,那四处都极负盛名,但都不如梅雨潭水的绿,说明梅雨潭的绿是浓淡相宜,明暗适度,绿得恰到好处.
4、除了融情于景外,文中还有直接的抒情,你以为,全文哪里最能体现作者那种对绿的向往、陶醉、倾倒的热烈感情?
提示:在第三段的后半部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到段末.
5、朗读此部分内容
要求:把作者对绿的满腔爱恋与赞美读出来.先听老师范读一遍:“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学生齐读之后,可再请一位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朗读一遍.
6、这一部分作者的写作在人称上发生了何种变化,有何作用?
提示:由第三人称“她”变成了第二人称“你”.一开始作者感情比较收敛,可随着情感的迸发和投入,作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冷静,而把自己完全融进了“绿”之中,强烈的抒情需要使作者不自觉地改变了人称.
7、作者除连用了九个你外,还用了一些富于亲切感、抒情性极强的动词,请找出来,并说说作有用?
提示:“拍”“抚摩”“掬”“吻”,极为充分地表达出作者对那“醉人的绿”的炽热而奔放的爱恋之情.
8、小结:从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小结一下朱自清先生借描写绿以突出文章的主旨有什么特点?
提示:以满腔的深情,多变的笔法,描绘充满浓郁诗美的梅雨潭“醉人的绿”.
板书:
1、把静态情景作动态描摹
细腻的写景 2、描写细致入微,气韵生动
3、多变的笔法绘出诗一样的“醉人的绿”
四、主旨理解
课文着力刻画梅雨潭水绿色所呈现出来的美,表现出它的神韵.在这些描写中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作者第二次游仙岩的时候,正好是秋天.在一般文人的笔下,秋天是一个萧索的使人感到悲凉的季节.梅雨潭是个低洼潮湿的地方,朱自清从潭水的绿色中发现了令人心醉而奇异的美,进而致力赞颂.表现出他热爱青春生命、积极向上的乐观的心情.
五、文章总结
这篇散文热情地描写了梅雨潭之绿,抒发了作者对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绿的倾慕和向往,表现了作者对新生活的希望和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五、布置作业
反复朗读本文,模仿《散文家谈散文》写一篇鉴赏小短文.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必修3第一单元
下一页:第4课时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