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问看别人如何“说理”——议论文教学例谈

问题描述:

求问看别人如何“说理”——议论文教学例谈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议论文教学例谈
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薛法根一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编排了《说勤奋》(第7册)、《滴水穿石的启示》(第9册)、《谈礼貌》(第10册)、《学与问》(第11册))、《学会合作》(第12册)5篇简单的议论文,属于说理性文章.教学这类课文容易滑入“跟着课文内容跑”的怪圈,纠缠于“为何要勤奋?如何勤奋?还有哪些勤奋的人和事?”诸如此类的问题,异化成了“思品课”,或者直接成了“说教课”,与语文课渐行渐远.说理性文章的教学,不仅仅要关注“说什么理”,更重要的要关注“如何说理”,要思考“为何这样说而不那样说”.正如王晓春先生所说:语文课要求你听人家谈生意,想的是“他是如何谈生意的”,听人家谈家常,研究的是“他为何用这种方式谈论家常”.简而言之,语文课天生就有一种研究气质,一种独立视角,无论你说什么,我都要带着语文眼镜,从语文角度揣摩一番.二  教学议论文,当然要教“论点、论证及结论”,要教学生准确地把握每篇课文的“三要素”.但议论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教会学生“看别人如何说理”、“如何以理服人”,从中揣摩具体的说理方法和内隐的表达规律.就上述5篇课文而言,都运用了例证法,即用事例来议论说理.在一般人看来,例证法无非就是选择恰当的事例,一个事例加一个事例地证明观点而已,把“议论文”变成了“证明文”.再典型、再恰当的事例,如果变成了单纯的举例,就削弱了事例内在的“说服力”,而教学正是要让学生发现课文是如何“就事说理”并“以理服人”的.
  以《谈礼貌》为例,文中引用了三个故事:牛皋与岳飞向老者问路;小朋友脚踩女青年的裙子;朱师傅理发时刮破周总理的脸.故事内容一读就懂,所讲道理也一看就明白,似乎没有什么可以教的.然细细推敲,我们会发现:(1)三个故事在叙述上都聚焦在当事双方的对话上,其他的情节则省略不写.这样有侧重的叙事正是暗含着“礼貌用语”的意义和价值,切合“谈礼貌”说理意图;(2)每个故事叙述之后,都用一句话概述其中的道理,点明讲礼貌及使用礼貌用语的作用和意义,增强了故事的说服力.这种“叙事+议论”的段落结构有别于一般的叙事性文章,因而具有教学的价值,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活动:
  板块一:比较读,异中求同.让学生读通三个故事之后,用心发现三个不同内容的故事,有何相同之处?提示学生尤其要关注段落“怎么写”的秘密.经过比较之后,学生不难发现三个故事中隐含的“侧重对话”的叙事方法及“先叙事后议论”的说理方式.这样的比较阅读实质上是用解读的方式,从沉浸文本思想内容转移到关注文本语言形式,是在学语文,而不仅仅在讲课文.
  这正如俗话所说,“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
  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
  通过比较,学生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不同之处:引用俗语议论;阐述礼貌待人的作用;论述礼貌对于个人的意义.一层深入一层,是递进式的议论说理.学生据此就能真正把握三个故事如此排序的内在规律.
  板块三:学改编,活用结构.教师提供学生三个故事《千里送鹅毛》、《约翰逊访泰》、《外交官的尴尬》,让学生区分哪一个故事与本文的论点相合,并说明理由;而后请学生将这个讲礼貌的故事缩写成百字文,并写上一句切合故事的议论;最后请学生比较这个改编的语段,可以置换文中的哪一个语段,说说理由.这样的改编活动融阅读理解、概括表达、深度思维于一体,促进了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同构共生.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习得了议论文中事例叙述的详略方法及“一事一议”的文本结构,对于今后阅读相似的文本就能结构化解读,而不再逐句阅读了.
  相对于《谈礼貌》的“一事一议”,《滴水穿石的启示》在引用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三个事例后,以“你看”一词为导引,总括了一段解说,阐明了“滴水穿石”的精神.有别于《谈礼貌》的“简单议论”,《学与问》中在叙述哥白尼的事例后,用了整整一个段落加以深度阐释:从“学会发现问题”到“随时请教别人”,最后点明“能者为师”的道理.在叙述沈括的事例后,也用了整整一个段落加以深入解释,阐明了“学与问”的内在关系及对于我们学习成长的启迪.其严密的逻辑论述和辩证的思维方式,具有无可争辩的说服力,读来让人信服.
  遗憾的是,5篇议论文中的事例都是正例,且叙事后的议论都是从正面来阐述的,这样的议论就局限在单向度的思考中.如果能引用反例,或者就正例从反面作“假设性”的阐述,或许就更加具有辩证性,也更具有说服力.以《谈礼貌》中“踩裙”一事为例,不妨引导学生作这样的假设:如果没有“对不起”与“没关系”,就有可能从一件踩裙子的生活琐事演变成一场唇枪舌剑的口角,乃至引发更大范围的争吵,冲动之下的无礼与失态,会酿成人身的伤害,无论是身体的还是心理的,都会刻下累累的伤痕.而这一切,源于那几个寻常的礼貌用语,源于礼让三分的处事态度.而后,再说“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辩证地揭示出礼貌待人与避免冲突、减少矛盾的因果关系,让人更为信服.可见,对事例要从正反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思考,论述时可以正例反解,反例正解.如此,便突破了一般人的顺向思维,起到新奇的说理效果.
  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姚家祥老师创造性地概括了例证法中“就事说理”的具体方法:假言因果法、论据引申法、例后解说法、正反对比法等.但无论哪一种方法,都需要对事例作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找到那一个有“理”的点,才能让议论折射出理性的光辉.
  当然,例证法是众多说理方法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其他还有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对比法、反驳法等,而每一种方法在运用中又可以衍生出多种形态的表达样式,呈现丰富多彩的说理文本.阅读这样的文本,就要寻根问源,作逆向思考,从如何说理的写作角度来发现隐藏其中的表达方法及规律.如此,议论文的阅读及教学便充满了理性思考的无限乐趣.三  议论文教学关注“如何说理”,着力于文本的表达形式及学生“表达思想的能力”,体现了语文课的“独当之任”.然,议论文所议之“理”从何而来?所言之“理”是否充分?自圆其说的“理”有否破绽?由此“理”还可能产生哪些更有价值的“理”?这些问题关乎学生对事理的认识,关乎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进而产生属于自己的思想,确立自己的“理”,即关乎学生“产生思想的能力”.教学不是让人学会相信,而是让人学会思考,议论文教学尤其如此.
  上述5篇课文所论之“理”,耳熟能详,或引用古训揭示,或借用景观引发,或由常识追问,提出观点的方式纵有不同,但几乎都是众所周知的“常理”.这些“常理”往往以名言、警句、格言、妙语等形式出现,常常让人奉为“经典”.阅读这样的说理性文章,惯有的思维定势造成学生的“相信”,而少有独立的思考,更缺乏怀疑精神与批判意识.于是,学生就难以从中获得新的认识,更难产生新的见解和思想.即使文中出现武断的结论,或者失之偏颇的定论,也不会主动质疑,批判思考.
  比如《说勤奋》一文的结尾下了这样一个结论:“如今,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条件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能忘记“勤奋”二字.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纵观全文,生活和学习条件与勤奋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事例中也未曾体现条件的好坏对他们勤奋的影响.其实,勤奋是一种意志力,勤奋学习、勤奋工作都需要一个人具备顽强、持久的毅力.生活和学习条件的好坏似乎与“勤俭”关系更加密切些.
  再如《谈礼貌》一文的结尾说:“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句话中的“就”字暗示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是“只要……就……”的充分条件关系,而事实应该是“只有……才……”的必要条件关系.因此,这样的结论似乎有待商榷.这就给教学、给学生的思考留下了空间.
  新的思想和观点来自于阅读过程中对文本观点及论述的批判性思考,而更多的是来自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深度分析思考.就同一个事件,可能产生不同的思想,得出不同的“理”来.比如《滴水穿石的启示》中齐白石晚年仍“不教一日闲过”的事例,既可以说明他具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可以说明他的一生勤奋,可以用来《说勤奋》,还可以从他晚年的艺术成就启示“大器晚成”的可贵,从他的一生正气和傲骨谈做人、谈艺术与人生等.视角的转换和思考的深度,可以让一件寻常的事例折射出多彩的理性光辉.所以说,学生在说理论述时,其实不缺事例,缺的是对事例、对材料的独到分析,有人戏称现在的学生是“端着金饭碗要饭吃”.议论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找到自己的“金饭碗”,从事实材料中产生属于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这样的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精神的发育和智慧的生长.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