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全越好~我并非要论语全集,我要的是初高中学过的~

问题描述:

越全越好~
我并非要论语全集,我要的是初高中学过的~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2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 "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及翻译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晳后.曾晳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翻译
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长了一天两天的,别人不任用我了.你们经常说:‘人家不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请你们从政),那么你们采用什么措施呢?"子路急忙回答道:"(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中等国家,夹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别国把战争强加给它,上天又在兵灾之后降给它饥荒之灾,如果让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过了三年,可以使人民个个都有勇气,并且知道做人的道理."
孔夫子微微地笑了一笑.(又问):"求,你的如何?"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来治理这个国家,等到过了三年,可以让这个国家的百姓宝富足.至于如何搞好礼乐只能等待贤人君子来干."
(孔子又问西华):"赤,你的志向如何?"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我能够做好某件事情,但是我愿意学着做好某件事.不论是诸候祭祀祖先的事,也不论是诸候会盟、朝见天子的事,我希望能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作赞礼和司仪的人."
(孔子又问曾晰):"点,你的志向怎么样呢?"
曾晰弹瑟的声音渐渐弱了下来,"铿"地一声停了.他把瑟放下,挺腰直跪,回答孔子说:"我的志向跟他们三位说的不同."
孔子问道:"有什么妨碍?不过是各人谈谈自己的志向啊!"曾晰回答说:"暮春的时候,夹衣已经穿得住了.我愿意和五六个万年男子,六七个少年.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我赞成曾晰的志向啊!"
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晰留在后面.曾晰说:"那三位同学的发言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是各人谈谈志向罢了."
曾晰说:"老师为什么要讥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他出语不谦让,所以我要笑他.难道冉求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候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候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候‘小相',那么谁能给诸候做‘大相'呢?"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bfds
下一页:知道的请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