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字旁加个何字 念什么?

问题描述:

虫字旁加个何字 念什么?
这个字 加个仔 是什么海鲜?台湾人这么叫.大陆的俗称又是什么?
更正:是虫字旁加可字!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0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ke
台湾牡蛎又称“蚵仔”,主产于台湾彰化、云林、嘉义等地.
牡蛎肉肥厚,味鲜美,营养丰富,入秋以后,品质更佳,是螺、贝一类水产鲜品中的佼佼者.
在台北市万华龙山寺前,各种风味食摊星罗棋布,其中“蚵仔煎”常以独特的风味,形美色艳,令 人垂涎,引得食客纷至沓 来.牡蛎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又含有丰富的碘质, 而且肉质柔软,易于消化.中医则认为牡蛎可用于治疗头晕、盗汗、遗精、崩漏、瘰疬等病症.
(一)养殖方法 1.筏式养成: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米以上的海区可作牡蛎筏式养殖场地.近江牡蛎应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应选择远离河口、盐度较高的海区;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介于两者之间.养成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吊绳养殖:适合于以贝壳做固着基的牡蛎,其养成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厘米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3.5厘米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10厘米左右夹1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米.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 (2)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 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为每667平方米10万粒,以贝壳作采苗器,每667平方米可吊养10000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千克以上. 2.滩涂播养 (1)场地选择:滩涂播养应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2)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生产上最迟可在5月中旬播苗. (3)播苗方法 1干潮播苗:就是在退潮后滩面干露时播苗.播苗前应将滩面整平,或筑成畦形基地再播苗.干潮播苗应尽量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避免中午日光曝晒时播苗. 2带水播苗:就是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将滩面划成条状,插上竹竿、木杆等作为标志,待涨潮后在船上用锹将蛎苗撒下.带水播苗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蛎苗的分布,往往造成播苗不均匀.播苗密度应根据滩质好坏、水的肥瘦而定.优等滩涂每667平方米播苗12万粒左右,中等的10万粒左右,一般差的可播苗6万~8万粒. 3.蛎、虾混养 (1)虾池选择:混养牡蛎的虾池,底质以泥或泥砂质为宜,水深为1.3米以上,日平均换水率应达50%左右.前期透明度应控制在40~50厘米,中后期控制在50~60厘米. (2)场地整理: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淤,用推土机等工具将播放牡蛎苗种处的池底整平压实,呈微凸状,略高于周围底面,可防蛎苗下沉被淤泥埋没致死. (3)播苗:在保证正常对虾放养密度前提下,牡蛎苗种的播养量以每667平方米3万粒左右为宜.播苗时间应选择在4月初,苗种子选手规格以壳长2厘米以上为好.播苗应力均匀,并避开环沟低洼处和投饵区,播苗面积占池底面积的1/4~1/3. 4.投石养殖:用做牡蛎采苗器的石块,此时成为牡蛎的养成器材.生长期较短的褶牡蛎可在采苗场就地分散养成;生长期较长的近江牡蛎要移到养成场养成.养成方法主要有漫天星式、梅花式和行列式三种: (1)漫天星:蛎石杂知己无章地放置. (2)梅花式:一般为5~6块蛎石为1组. (3)行列式:排宽0.5~1米,排间距为0.6~1.5米.深水养殖可在投石采苗后不加任何管理,直至收获. 5.插竹养殖:利用插竹采苗的方法,将采到的蛎苗就地稀疏养殖.养成时,蛎竹的排列方式有两种: (1)直插:以150~179支蛎竹直插成排,排长3~5米;或者以100~120支蛎竹插成排,排中间留有2~3个空档,以畅通水流. (2)斜插:以23~26支蛎竹插成1堆,堆底宽45~60厘米,顶宽33~36厘米,堆和堆之间相距20~25厘米.由5~6堆组成1排,排与排之间相距2.5米左右.每667平方米可插8000~10000支蛎竹. 6.桥式养殖:利用桥式采苗方法采苗后,将石条重新整理,疏散密度,进行养成.一般6~7块石条为1组,组与组之间用石条相连成1列.组间距离为50~60厘米,列与列之间距离1~2米.养成期间,应将石条的阴面与阳面互换,使两面牡蛎生长均匀. 7.立石养殖:利用立石采苗法在中潮区采苗后,只要苗量合适,可以任其自然生长,不需任何管理,直到收获.此法主要用于褶牡蛎的养殖. 8.栅式养殖:这种养殖方法是在水深2~4米、风浪平静、饵料在此之后 内湾设置固定的栅架,架子的设置同栅式采苗.蛎苗多以串联的贝壳、水泥瓦等固着基,成串的挂在栅架上养.每串长1~1.5米,串间距0.5~1米.养殖密度不宜过高,严防触底,以免某些底栖敌害生物的侵袭. (二)养成期间的管理 1.翻石(移石):就是移动一下蛎石的位置.翻石可避免牡蛎被淤泥窒息死亡,并能搅动浮泥,增加饵料的营养盐,促进牡蛎的生长.一般养成期间翻石2~3次. 2.防洪:在多雨季节,须注意预防洪水流入,或围堤挖沟抗洪,或将牡蛎移向高盐的深水海区进行暂养. 3.越冬:在北方养殖的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一般都要经过2~3个冬季结冰期.在结冰前要检查1次,将可能受到威胁的牡蛎向深水移植,使其安全过冬. 4.肥育:在收获前1~2个月,将牡蛎移到优良肥育场肥育,以达增产的目的. 5.防止人为践踏:滩播牡蛎只能在滩面上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窒息死亡.应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 6.疏通沟道: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畅通,退潮后滩面应尽量不积水,以防水温过高、敌害潜居、浮泥深沉等造成牡蛎死亡. 7.除害:牡蛎的敌害很多,要结合翻石时进行清除,在红螺、荔枝螺繁殖盛期7~9月份期间,应潜水捕捉其亲贝及卵袋.在蟹类活动频繁的季节里,加强管理,捕捉敌害. 8.防风:台风对养殖设施破坏性很大,还传卷起泥砂埋没固着器及牡蛎.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抢救,修理筏架,扶植倒下或埋没的固着器. (三)常见疾病防治 1.幼体细菌性溃疡病:病原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和溶藻酸弧菌(V.alginolyticus)等.各种牡蛎的育苗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此病.浮游的幼虫被感染后即下沉固着,或活动能力降低,突然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1)保持水质清洁:2)发现患病幼体立即弃掉;3)投喂的单胞藻无弧菌污染;4)单独或联合使用过滤、臭氧和紫外光线消毒育苗用水;5)每立方米水体用复合链霉素50~100克或氯霉素10克全池泼洒,连续3~5天. 2.牡蛎的派金虫病:病原为海水派金虫(Perkinsus ma-rinus).派金虫病是牡蛎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此病地理分布广泛.主要侵害一年以上的牡蛎.牡蛎的死亡发生在夏季和初秋(8~9月份),以后随着天气变冷、水温下降,死亡也减少.流行病的发生与较高的水温(30℃)和较高的盐度(30×10?3)有关.盐度在15×10?3以下或水温低于20℃或高于33℃时,即使有派金虫寄生,牡蛎也不会死亡.慢性感染的牡蛎,身体逐渐消瘦,生长停止,生殖腺的发育也受到阻碍.感染严重的牡蛎壳口张开而死,特别在环境条件下不利时死亡更快. 防治方法:1)避免用已感染的牡蛎作为苗种;2)牡蛎幼虫固着变态前将固着彻底清刷干净,将老牡蛎完全除掉,除去蛎床之间的有活牡蛎附着的任何物体,蛎床不要太密集;3)牡蛎长到适当大小时就尽早提前收获以避免疾病的发生;4)牡蛎养在低盐度(?15×10?3)的海区可抑制疾病发展.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fishery.net/01-hydt/news_disp.asp?ID=1011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填词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