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邓丽君是“靡靡之音”呢?

问题描述:

为什么说邓丽君是“靡靡之音”呢?
那个年代中国好像只流行爱国的歌曲,说邓丽君代表的台湾音乐是靡靡之音?后来1989年中央台播出的《潮,来自台湾的歌声》中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是改变了中国人对台湾音乐的看法,说是台湾的音乐也有积极向上的励志歌曲,而不只是靡靡之音,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tw音乐早期确实是邓丽君为代表的“靡靡之音”,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席卷大路,楼上那本小册子就是在那个背景下诞生的,但当时的李谷一,程琳等人都深受“靡靡之音”的影响,还有朱明瑛在1984年春晚上演唱的《回娘家》其实原唱就是邓丽君,所以当时禁过一段后有解禁了!
  到了80年代中期tw音乐以罗大佑,苏芮,齐秦为代表的民歌音乐渐渐取代了“靡靡之音”成为了tw音乐的主流,诞生了很多经典,1985年的mv《明天会更好》基本上汇集了当时民歌音乐的主要成员,在80年代中后期渐渐风靡了大路,当然这也和邓丽君1984年以后赴日@本发展有关,《潮,来自台湾的歌声》应该就是民歌音乐的代表,张雨生也应该受当时民歌音乐影响较大.
  其实邓丽君的歌曲有“靡靡之音”但只是一部分,邓丽君的音乐实际上包括三个方面:
  1.就是旧上海20-30年代的歌曲,比如《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美酒加咖啡》.确实属于“靡靡之音”的范畴
  2.就是当时70-80年代港台的流行音乐,比如《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千言万语》等,我认为不应将其划入“靡靡之音”的范畴
  3.就是日语音乐《我只在乎你》《空港》《别离的预感》等,邓丽君三次登上日@本红白歌会的舞台,夺得日@本唱片大赏金赏,在日@本很红,只靠那些“靡靡之音”是不可能的,而她的大部分日文歌在当时国内不太容易听到的,可是邓丽君事业的真正巅峰就是80年代中期!而咱们听的那些“靡靡之音”邓丽君在70年代中后期就都唱过了!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质点位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