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为什么后来要实施海禁政策?

问题描述:

大明王朝为什么后来要实施海禁政策?
郑和下西洋的伟大意义就不说了,想知道为什么后来大明王朝实施了海禁政策?以及海禁政策对中国发展的影响? 谢谢!
当然,我想如果有强大的海上力量,自然就是以攻为守倭寇之患就不会有了.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0-0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海禁是十四世纪时中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防张士诚、方国珍等余党,所实行的政策,有谓“尺板不得出海”
另一个原因是,明朝初年,因为明初的朝贡贸易厚往薄来,许多日本人冒充朝贡使者来赚取好处.日本实际上是处于割据状态,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很多到中国来冒充朝贡使者的日本人没有日本政府的管辖,朝贡完了以后他们滞留在中国沿海抢劫.这是明初的倭寇.为防止倭寇朱元璋就颁布了海禁政策.从此之后,如果要来中国做生意,必需朝贡兼贸易,否则不予,这就是所谓的“朝贡贸易”,兼具有怀柔拉拢周围国家的用途.明朝严格的贸易管制政策的影响导致正常贸易地下化,转为走私贸易.贸易港集中地由广东、福建转往已为西方国家殖民地的菲律宾、印尼.而海上的维持秩序角色由于中国官方的消失而导致海盗集团猖獗.
明成祖即位后,在永乐年间,派遣著名的的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远洋船队七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子鲁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加强了明王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体现了永乐王朝的鼎盛和开放.
明成祖之后,其子朱高炽继位,也就是明仁宗.他听从朝中一些大臣的意见,认为下西洋过于浪费,收效不大,宣布停止下西洋的活动.不到一年,仁宗病,宣宗朱瞻继位,改年号宣德.宣德五年(1431年)闰十二月初六日,派郑和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到了明宪宗年间,曾有太监向宪宗提议再次下西洋,于是皇帝下诏到兵部索要郑和出使的海图等资料.但由于刘大夏等官员认为下西洋为一大弊政,有害无益,因此将当年郑和出海地图等资料藏匿起来(一说将其销毁),兵部尚书项忠命吏入库搜索无果,再次下西洋一事于是作罢.后来倭寇横行,明朝加大了禁海的力度,直到明穆宗隆庆元年(西元1567年)之后,倭寇逐渐平息,朝廷有鉴于对外贸易对沿海居民的重要性,才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间的走私贸易正当化,活络的国际贸易也使中国进入了逐渐成形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