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那件衣服(阅读答案),速度.

问题描述:

父亲的那件衣服(阅读答案),速度.
1、父亲的东西从来不锁,除了那一个抽屉.
  2、他不准人看,大家也不敢看.每个人都知道那里装的是什么,每个人都希望父亲能把那东西遗忘.直到有一天,父亲咳嗽得厉害,孩子们冲进卧室,扶起坐在地上满面泪痕的父亲,才看见开着的抽屉,和那件整整齐齐的衬衫.
  3、三十多年前,父亲常出差,每次出门前,母亲都会为他把衬衫熨平,再一件件折好,放进旅行箱.母亲折衣服很小心,不但沿着衣服的缝线折,而且把每个扣子都扣上.
  4、“不要那么马马虎虎,乱拿乱塞.脏了的放一边,没穿的放一边.穿的时候,别急,慢慢把每一个扣子解开来,轻轻抖一下,再穿,跟刚熨好的一样.”母亲总是一边为父亲装箱,一面唠叨:“别让外人以为你家里没老婆.”又嘟囔一句:“碰到年轻小姐,别太近了,小心口红弄到衣服上.不好洗,又惹我生气.”
  5、“你少说几句好不好?”父亲常笑道:“你是天底下最体贴,又最多心的老婆.你呀!连折衣服,都有阴谋.”
  6、“不错!我告诉你,你要是不小心弄脏了,偷偷洗干净,再叫别的女人为你折,我啊,一眼就看得出来.”
  7、不过,母亲总会算着父亲出差的日子,多装一件衬衫,说:“多一件,备用.不是叫你晚一天回来!”
  8、那一天,父亲没晚回来.冲进家门,却晚了一步.父亲抱着母亲哭了一夜,又呆呆地坐了一天.然后起身,打开手提箱,捧出母亲多折的那件衬衫,放进抽屉,缓缓地,一个字、一个字说:“不准开、不准动!”
  9、当然,他自己除外.尤其最近,父亲常打开抽屉,抚摩那件衣服.长满黑斑的手,颤抖着,从衬衫领口的第一个纽扣,向下摸,摸到叠起的地方:“瞧,你妈熨得多平,折得多好!”
  10、有一次小孙子伸手过去抓,老先生突然大吼一声,把孩子吓哭了.为这事,儿子还跟媳妇吵了一架:“爸爸当然疼孙子,但是那件衣服不一样,谁都不准碰!”
  11、可是,今天,父亲居然指指那个抽屉,又看看儿子,点了点头.儿子小心地把衣服捧出来,放在床边,把扣子一个个解开.
  12、三十多年,白衬衫已经黄了,尤其折在下面的那一段,大概因为紧靠着抽屉,明明显显地黄了一大片.
  13、儿子迟疑了一下.父亲突然吹出一口气:“打开!穿上!”衣服打开了.儿子把父亲抱起来,坐直.由女儿撑起一只袖子,给老人套上.
  14、“等等!”女儿的手停了一下,低头细看,小心的拈起一根乌黑乌黑的长发:“妈妈的!”
  15、老人的眼睛睁大了,发出少有的光芒,居然举起已经紫黑的手,把头发接过.
  16、当衬衫的扣子扣好时,儿子低声说:“爸已经去了!”
  17、女儿把老人的两只手放到胸前,那手里紧握着的,是一根乌溜溜的长发.



(1)本文开篇说“父亲的东西从来不锁,除了那一个抽屉”,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2)从全文来看,文章第3至8段采用了哪一种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父亲的那件衣服”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以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是文章的一大特色.请分析下面两处细节描写,说说它们体现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1、母亲总会算着父亲出差的日子,多装一件衬衫,说:“多一件,备用.不是叫你晚一天回来!”
2、那一天,父亲没晚回来.冲进家门,却晚了一步.父亲抱着母亲哭了一夜,又呆呆地坐了一天.

(5)读完全文,说说你的感想.


请在当天19点30前完成!谢谢.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16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原因是那是母亲折叠好的衣服,父亲怕别人弄乱才锁的,突出父亲对母亲的爱.
2,插叙手法.(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x0d
(2)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x0d
(3)使文章脉络清晰.\x0d
(4)使文章结构紧凑.\x0d
(5)同时,也能使行文有张有弛,起伏有致,避免了平铺直叙.
3,作为线索贯穿全文.既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又突出父亲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对父亲的爱.
4,(1)体现出母亲的温柔,细腻,谨慎,对父亲的关心.(2)体现出父亲对母亲的深情.
5,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这世上最重的是什么?爱,很多时候都不是说出来的.比起风花雪月,更能经的起时光考验的是生活里很平常的一个动作,比如母亲为父亲叠衬衫.爱,不是喧嚣,不是嬉闹.爱从来都是随时光一起成长的.
【高三狗,纯手打,望采纳!】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