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名的由来和演变

问题描述:

中国国名的由来和演变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着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自汉代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称为“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当然,历史上的“中国”不等于今天“中国”的范围.我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全国解放以后,也把“中国”作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大家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祖国是中国.但在古代,人们所说的"中国",并不是现在的"中国".
古代的"中国",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国"的代名词.在我国的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六种含义:
1.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2.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因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一般都处在各诸侯国的中间,所以叫"中国".后来又发展为凡是皇帝直接统治的地区都叫"中国".
3.指中原地区.
4.指国内、内地.清朝就把内地叫"中国".
5.指诸夏族居住的地方.诸夏地区不仅居住着汉人,也住着许多少数民族,人们把这个地区叫"中国".
6.指诸夏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从汉代起,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
历史上"中国"的范围,除了王朝之外,还应包括各民族建立的政权和部落.19世纪以来,"中国"则指我国的全部领土,与古代的不同.
"中国"一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一个王朝——商朝.由于商朝的国都位于它的东、南、西、北各方诸侯之中,所以人们称这块土地为"中国",即居住于中间的王国,它同时又是政治、经济中心.
在古代,"中国"没有作为正式的国名出现,因为那时的王朝或政权,只有国号,而没有国名.他们所说的"中国",是指地域、文化上的概念.
真正以"中国"做为正式国名简称,是从一场近代十分有名的革命——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中华民国开始的.从这时起,"中国"才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正式名称.今天,"中国"已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组成的国家了,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族”这一家喻户晓的称谓,细算起来也只有103年的历史,其创始人就是梁启超.
在梁启超创立中华民族一词之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的民族观念,甚至连“民族”一词也没有使用过.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还是《民报》、《国民报》、《童子世界》,都对民族主义以及中华民族的含义展开了讨论.杨度这些很有水平的思想理论家也加入到讨论的行列当中,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杨度在1907年发表了《金铁主义说》一文,对中华民族的含义进行了详尽的解说.杨度的高明之处在于超越民族的血统意识,提出中华民族与其说是一个种族融合体,不如看作是一个文化共同体.文化的一体性、凝聚性和不可分割性造就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孙中山、章太炎这些革命党人从“革命排满”的立场出发,本来不大关心民族融合问题,但在梁启超、杨度这些大学问家的影响下,也不得不思考民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问题.随着中华民国的创立,孙中山提出了“五族共和”的理论,进一步将现代民族主义落到了实处.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同体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成为国人的共识.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画钩的
下一页:速率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