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文学家孔子的故事

问题描述:

我国古代文学家孔子的故事
不多不少,300字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1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孔子的生平 孔子(公元前552或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孔子出生时家境虽已中落,但在早年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精通六艺.三十多岁,已经以博学知名于世,开始收徒传道讲学,门下弟子达三千之众,其中得其神髓者有七十二人.年过五十以后,曾被鲁国委以司寇要职,主管司法工作,后因政见不同,弃官离开鲁国,周游讲学.经过大约十四年的游学生涯之后返回鲁国,将余生精力贯注于文化教育事业.他一边继续讲学一边对《诗》、《书》、《礼》、《乐》、《易》进行删订,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晚年的孔子受到较高规格的礼遇,但生活上迭遭不幸, 独子孔狸,得意门生 颜渊、子路早逝.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于家中. 孔子去世后,他的思想在弟子们的传播下迅速发展,孔子的地位日益升高,汉初开始被尊为有王之道,无王之爵的“素王”.自公元元年被汉平帝追谥为“褒成宣尼公”之后,孔子的封号不断增加,如“文圣尼父”、“先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万世师表”等等.两千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哲学、政治学、社会伦理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艺术、礼仪风俗等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中化民族文化精神的构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孔子的学说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和封建教条,而是一门高超的处世艺术,是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立德、立言、自知、知人,成就人生大业的不二法门.孔子主张人们要顺天应人,建立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以致用,言行一致,学行并重, 以君子之风去处世,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优良的人格形象在社会上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走上人生的成功之路.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神圣的殿堂,聆听圣人的福音,让圣人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人生的真谛. 第一章 学而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义: 《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既是整部论语的总纲,也是圣学仁道的纲领.这一句对阅读和理解《论语》的微言大意,准确把握论语的思想内涵十分重要.我们中国的文字在古代内涵非常丰富,往往一个字就包含了一个思想,一个观念,不象现在的语汇这样浅显苍白.现在我们一般把“学习”作为一个词理解,在过去学和习是两个概念,是分开来讲的.学有读书学习的意思,但在《论语》中“学”不仅仅是现在所谓爬桌子啃书本意义上的读书学习,而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立德,堂堂正正做人的学问.“习”也并不是让学生没完没了地复习功课,而是实习、见习、实践的意思.开篇的这句话是圣人告诉学生们,一个人立身于天地之间,如何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这件事情并不是那么简单.如何做人是人生的一个大问题,这门学问需要在作人,做事上,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去体会、思考、印证,当有所收获、有所领悟的时候,那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朋”也不是现代意义上吃吃喝喝的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的知已.“远”不仅有远方的意思,而且包含着 人与人在思想 、观念 、情趣 、志向等心灵上无法丈量的距离.钟子期和于伯牙的故事可以说是对这段话最好的注解.“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当然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人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是指内心的怨愤,心理不平衡.一个有真学问而且彻悟了人生真谛的人,也许不会被世俗社会所理解,但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泰然处之,内心里如春风吹拂,不会有丝毫怨天尤人的念头,这样的人格修养才是真正君子的修养. (原文)有子曰 :其为人也孝悌 ,而好犯上者 ,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释义:这章的关键是孝 、悌这两个字.“孝”是“父慈子孝”之孝 ,就是说父母对子女付出慈爱 ,子女回过头来孝敬父母 .兄友弟恭,哥哥对弟弟好,弟弟自然对哥哥恭敬,孝和悌是相对的,是父子、兄弟之间感情的双向交流.后世有一种说法叫“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这是迟至宋代才形成的一种思想观念,与真正的孔孟之道已相去甚远,圣人自己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为人父母者既不是圣人又不是神仙怎么可能没有不是?在先秦典籍《易经》中便有“干父之蛊、干母之蛊”的卦辞,是说做父母的虽然一时糊涂做了错事,但做子女的要以极大的爱心,站在子女的立场上去体谅他们,所以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了不对的地方要去劝谏,如果执意不听,那也就算了,但仍然要对他们尊敬如常,不心生怨恨,这是为人子的本分. 孔子所谓“父父、子子”是告诉人们,做父母的要有做父母的样子,做子女的要有做子女的准则.做父母的要对子女付出做父母的爱心,尽到一个做父母的责任,做子女的回报父母要有做子女的诚意,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这是必然的因果.如果身为父母不成其为父母,或者做父母的不尽慈爱之责,只是单方面地要求子女尽孝,这是违反情理的.“孝”、“悌”是父母、子女、兄弟之间真情的表现,是爱的延续和反馈.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一个人具有孝 、悌的真情至性 ,就不会犯上,既然不会犯上,那么就不会做出作乱的事.因为这种人做事有分寸有原则,他们会从根本上通过孝、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内在的品格修养,于是他们的为人处事之道也就自然产生了.就此而言孝、悌不就是做人的根本吗?.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义 :巧言 ,就是语言上的矫饰伪诈,能说会道 ,吹牛拍马,阿谀奉承.有些人说话很漂亮,冠冕堂皇,满口仁义道德,态度上表现的很真诚.但是要注意,这种言过其实的表演不是他本来的面目,这种人内心真正仁义的成分不多.“令色”是指表面态度很诚恳的样子.巧言令色的人有时候确实能得到人们一时的赞许,但决不可能长久地蒙骗世人,当人们一旦看清他的真面目的时候,他得到的只有世人的鄙视和唾弃.所以只有真诚才是一个人长久的立身处世之道.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释义:曾子是孔子的学生,少孔子四十六岁,不爱说话,样子有点拙,但很有智慧.他继承了孔子的事业,被后世尊为宗圣,孔子的孙子子思是他的学生,被后世尊为述圣.曾子说,我在向老师学习做人的学问上只把握了一个简单的原则,那就是每天要从三个方面反省检点自己的行为.第一,“为人谋而不忠乎”,就是答应了别人的事,自己是不是尽心尽力去办了.“忠”在古代指对任何一件事都尽力地去做.第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和朋友相处是不是有失信的地方.第三, “传不习乎”,老师教给我作人做事的道理,我是不是真正在生活实践中身体力行了.在社会处于剧烈变化,人们的人生信仰发生危机的时候,如何才能保持自己的人格操守,圣人告诉我们的自省之法毫无疑问是行之有效的良策.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 释义:“道”是治理领导的意思.“国”字在过去指一个地方的政治单位,现在我们讲的国家,在过去叫“天下”.“乘”在古代是以战车、壮丁、田赋合在一起计算的,指一个地方政治单位的综合实力.一乘战车有四匹马,车上有三名甲士,七十二名步兵,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千乘之国是当时一个中等实力的诸候国. 这是对身居要职手握重权者而言的.作为一个管理千乘之国的领导人,要有敬业精神,在其位谋其政,对国计民生的事要认真负责,对社会,对人民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爱戴.在工作作风上要“节用而爱人”,不奢华,不铺张,本着节俭的原则爱护属下、体谅百姓,减轻人民负担.需要征调百姓做公益劳动的时候注意要“使民以时”,把握好时间,尽量避开农忙季节,不搞天怒人怨,劳民伤财的事.这样的领导人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和拥护,才能 把自己领导的国家治理的繁荣昌盛.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义:作为一个人,一个为人子弟者,要做到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边对朋友,对同学,对一般人都像自己的兄弟一样友爱.而且“谨而言”,作人谨慎,不乱吹牛说大话,在社会上和人打交道言而有信.同时又“泛爱众”,对整个社会有博大的胸怀和爱心.喜欢和有学问、德行修养好的仁人君子亲近来往.“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些都做到以后,如果还有精力,就去探讨历史文化和作人做事上的学问.在《论语》中“文”并不是单纯指我们现在所谓的文学或语文知识,而是指为人处世的艺术修养,当然也包括文学、艺术的陶冶.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释义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 ,比孔子少四十四岁 ,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后,他继承老师的思想从事社会教育工作,战国初期在河西讲学,当时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这一段是子夏说的话.“贤贤易色”的第一个贤字是动词,第二个贤字是名词,指贤人——有学问修养的人.“色” 指态度、神色、表情.“贤贤易色”是说我们对有学问和德行修养好的人不仅从内心里,而且在态度上要肃然起敬,表现出对贤者应有的尊重.孝顺父母重要的是要做到尽心尽力,并不一定每件事都要和别人攀比,如果事事和别人家比,那么穷人家便会无孝子了.“事君能致其身”的“君”在古代是对有学问,道德修养好的人的尊称.“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当一个君子选定了自己所尊敬的人,那么追随他,为他做事的时候就要全心全意,全身心地投入.同时,在社会上与朋友相处要言而有信.子夏认为“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以上这几条一个人如果在为人处世中都能做到,尽管他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文凭,没学历,但是这个人在做人上其实是有真学问.在这里子夏明确地告诉我们,“学”就是踏踏实实做人的学问,是人生的修养,是处世的艺术,不是进了个什么学校拿了个什么文凭那么简单的事.社会上有一种人文凭证书拿了一大堆,专业知识也不错,但是为人不真诚,做人没有信用,在做人的问题上乱七八糟,毫无章法.我们说这种人有知识但没学问.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否则勿惮改. 释义:过去把这一章的“重”注解为庄重,就是把脸搭拉下来,做出威严的样子,因为不这样学问就不稳固.把“无友不如已者”注解为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这样理解现在看来有些牵强.在这里“重”可以理解为自重的意思,孔子告诉弟子们, 做人要自尊自重 .一个人如果飞扬浮躁,不自尊自重,自己不把自己当东西,就会毫无威信可言.不管你有多少知识、多大的能耐,在社会上也得不到正常的发挥,一切所学将会付之流水.“无友不如已者”是说做人不要总觉得别人不如自己,不要看不起任何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人不仅要自重而且要尊重别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如果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要勇于面对,不要怕改正,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义:这一句过去是这样解释的:对死去的先人要怀念他,如果大家都孝顺父母,社会风气就趋于厚道了.就孝道而言,这样讲不能说不对,但也可以这样认为“慎”就是慎重,“终”就是结果 ,“远”就是远因.用现在的话说,一个人做事,一定要慎重地考虑它的前因后果,做事的动机和方法一定要正,不搞歪门邪道.要想有个好结果,就要有个好开始,大家明白了这个道理,作人做事就会考虑前因后果,就不会乱来,这样的话,社会风气自然就会厚道严谨、纯朴良善了. (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 :夫子至于是邦也 ,必闻其政 ,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释义 :这一 篇是孔子 两个学生私下里的对话 .子禽名亢,字子元,少孔子四十岁.子贡是孔子学生中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各方面都很杰出的人才.有一天子禽问子贡,我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必定要了解那里的社会政治状况,他是想在那里求官做,还是要给他们点什么?子贡没有正面回答子禽的问题,而是对他说,我们的老师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我们的老师不象一般人,遇到出头露脸有好处的事就抢着干,而是谦让给别人,实在推不掉才勉强自己做,如果你认为老师是为了求官,恐怕和别人的做法也不一样吧! 温是温和、平和.良是善良有道德.恭是恭敬严肃.俭是节俭,不张扬奢华.让是谦让.五个字概括了孔子的风度,性格,修养和作为圣人的风范.所以子贡对子禽说,你问老师究竟为什么,就要知道老师的为人,如果你认为老师在政治上有什么理想和追求,那也不是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实际上子贡非常了解自己的老师,他知道老师的理想是使动荡的社会恢复到文明道德,祥和安定的秩序中,这一点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的. (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义:“父在观其志”的志 ,在古文里解释为意志,它包括思想、态度.为人子者,当父母在世的时候,做子女的在他们面前要言行一致,有正确的做人原则和高尚的志向.父母死后,在没有父母管束的情况下,仍然能一如既往,三年不改初衷,这个人可以说就是一个孝子了.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释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礼义之邦,有道是“有礼走偏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是一种仪范,是社会的、家庭的、个人的秩序和行为规范,大至国家事务,小至个人的起居往来言行举止都有一个规矩.那么礼是干什么的?讲礼什么好处?有子告诉我们,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协调和维持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平衡.上下左右,亲友邻居,人与人之间言语谦和,举止得体.互相之间相处都彬彬有礼,那是一个人素质和教养的体现,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所以说要构建和谐的社会氛围,礼仪文化的倡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这里“先王”不是特指某个皇帝,而是指中华文明的历史源头,也可以理解为前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先人留下来的“礼”是尽善尽美的,无论家事国事只要照“礼”的精神去处理,做事以礼义为先,做人就不会出问题.但是圣人提醒人们,“有所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虽然说“礼之用和为贵”,但是做啥事都有要有一个尺度,不能过了头,讲礼也要有所节制,“知和而和”需要调整就去调整,但做过了头就不好了.“礼之失也烦”尽管说礼多人不怪,但过了分就会流于虚伪烦琐,让人讨厌.现在的日本国仍然保持着见面鞠躬的礼节,“初次见面,请多关照”然后互相鞠躬表示礼貌尊重,非常文明,但是如果过了头,说一句话弯一次腰,那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所以圣人提醒大家,讲礼仪是对的,但也要有个分寸,不能过了头.讲礼最重要的是把握它的精神实质.不是为了礼的表面形式,如果违背了礼的精神实质,就会流于虚伪、诌媚、烦琐,那是不可以的. (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义: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那么信有什么好处?有子告诉我们,“信近于义”.义就是的侠义,路见不平,拨刀相助,为朋友两胁插刀.讲信用的人一诺千金,掷地有声.“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对人、对事从内心里严肃恭敬认真庄重,就基本符合了礼的精神,以这样的人格修养去处世就可以避免无谓的耻辱.“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事情的起因、动机.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首先顾及自己的亲人,然后推已及人,象这样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这不能说是自私,因为这个人不是一个六亲不认的人,这种人有感情重亲情,善良有同情心,一般来说做事会关照前后左右 .有子认为,这样的人是可以尊敬效法的. (原文) 子曰 :君子食无求 ,饱 ;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释义:圣人认为,真正的君子并不追求生活的奢侈,吃饭的主要目的是吃饱.住的地方不追求豪华气派,只要差不多能安身就可以,不贪求过分的安逸和享受.但是他们处理问题敏捷果断,绝不不拖拖拉拉,敷衍了事,而且“慎于言”,不乱说话,不信口开河.“就有道而正焉”,潜心学习作人、做事的道理,端正自己的品质修养,这就是君子做人的态度. (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义:这一段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有一天,子贡问孔子,如果一个人虽然处于贫困之中,但是不低三下四,不去谄媚于人;发了财,有了钱,得意了,也对人不骄横,这样做你认为怎样?孔子对子贡说,这样做当然好,但“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你是个穷光蛋,没有社会地位,但不向有钱有势的人低头谄媚,很难能可贵,但是你心里很落寞,不舒服,这说明你的修养还不到家.你有钱,富贵了,对人不翻白眼,不骄人,在心里仍然有优越感,觉得自己高人一头,事实上,修养还是不到家.如果身处贫困之中,能安之若素,泰然处之;虽然富有,却能够在如何做人的大学问上不断追求,在为人处事上处处礼貌合度,那才是做人的高明境界.子贡领悟了老师的意思.他说,我明白了,《诗经》上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看来做人和做玉器是同样的道理,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成器.孔子很高兴子贡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告诉他,你懂了这个道理,现在可以开始研究《诗经》了,因为你能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者”,我给了你一个提示,自己就推敲出了别的道理.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这一段是全篇的归结,也是中心之所在,一个人不怕别人不了解你 ,最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与开篇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首尾呼应.作为君子,决不会怨天尤人,不会对别人的不了解,对社会的不接纳而愤愤不平.他最担心的是怕自己坐井观天,对周围的人和事,对整个社会不了解,成为一个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庸人.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减术分裂
下一页:语文学习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