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晚春》这首古诗的译文,是唐朝诗人韩愈的,包括作者简介!

问题描述:

求《晚春》这首古诗的译文,是唐朝诗人韩愈的,包括作者简介!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1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此诗之寓意,见仁见智,不同的人生阅历和心绪会有不同的领悟.
  通常的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柳絮和榆钱缺少才华和远见,只好随风飘散.
  站在这个角度,花草树木是颇具灵性慧根的,感悟岁月不饶人,懂得发奋图强,一展人生价值.花草尚且如此,何况人乎?岂能仿效柳絮榆钱,虚度大好年华!
  我们是否还可以换一个揶揄嘲讽的角度去思考呢?
  我们将此诗理解为“花草树木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所以费尽心思只为最后的一抹浮华;柳絮榆钱不屑这些伎俩,飘逸逍遥,俯看芸芸纷争”
  历程
  韩愈: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谥号文公,故世称韩文公,是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辙,苏洵,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之一.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国范围内的名门大族.而韩愈世居昌黎,故又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故与其并称为“韩柳”,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提出了“文以载道”和“文道结合”的主张,反对六朝以来骈偶之风.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称.
  生平
  韩愈一生经历大致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4岁以前.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后随韩会贬官到广东.兄死后,随嫂郑氏北归河阳.后迁居宣城.7岁读书,13岁能文,从独孤及、梁肃之徒学习,究心古训,并关心政治,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与凤翔邢尚书书》),确定了一生努力的方向.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第二阶段,25至35岁.先登进士第.然后三试博学鸿词不入选,便先后赴汴州董晋、徐州张建封两节度使幕府任职,后至京师,官四门博士.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原道》、《原性》、《答李翊书》、《师说》、《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此日足可惜赠张籍》、《山石》等.   第三阶段,36至49岁.先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徭役赋税,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顺宗即位,用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改革,他持反对立场.宪宗即位,获赦北还,为国子博士.改河南令,迁职方员外郎,历官至太子右庶子.因先后与宦官、权要相对抗,仕宦一直不得志.这一阶段重要诗文,有《张中丞传后叙》、《毛颖传》、《送穷文》、《进学解》、《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南山诗》、《秋怀诗》11首、《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石鼓歌》等.   第四阶段,50至57岁病故.先从裴度征讨淮西吴元济叛乱,任行军司马,贯彻了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的主张.淮西平定后,升任刑部侍郎.他一生排斥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迎佛骨入大内,他奋不顾身,上表力谏,为此被贬为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官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显职.为兵部侍郎时,镇州王庭凑叛乱,他前往宣抚,成功而还.最后这一阶段,政治上较有作为.重要诗文有《平淮西碑》、《论佛骨表》、《柳子厚墓志铭》、《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泷吏》等.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