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四大思想在名言中的表现是什么?

问题描述:

中华传统文化四大思想在名言中的表现是什么?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0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华传统文化不讲“征服自然”,相反地非常重视“顺应天时”.这正是“天人统一”、“天人相应”的突出表现.
  “顺应天时”的思想在社会诸多方面起到了指导作用:
  一是用于政治机制的设置.《周礼》设定 的官制是“六官”,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在古人心目中,这“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 时,“六官”的职能是与天地四时的自然特征相适应的.同时,“六官”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各朝设置的“六部” (吏、户、礼、兵、刑、工),都有《周礼》“六官”的遗意.
  另外,各朝的行政措施也有“顺应天时”的特点.如“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春日劝农,秋日点兵”之类.
  二是用于经济.封建时代主要是农业经济,那时农业基本上“靠天吃饭”,所以事事处处必须“顺应天时”.中国长期通用“农历”(阴历),现在已不通用;但“农业”所遵循的“二十四节气”,仍为农业生产者所重视.
  早在战国时代,孟子说过一段名言:“不 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这是从农业“顺应天时”进而涉及正确利 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等问题.这在全世界是最早提出来的.孟子的本意只是强调农业生产(也包括渔业和林业)要“顺应天时”,但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持生态 平衡、合理利用资源的作用.可见“天人和谐”的思想的确与环境学说有逻辑的联系.
  三是表现于民俗.各种民俗都与“天时”有关系.例如春节庆寿(“天增岁月人增寿”),春季婚嫁(因春为生发季节),清明扫墓(利于植树、除草;也利于上坟的人踏青春游,感受春意).
  在民俗中,历来受到中国人重视的是传统 节日活动.这些活动都与“顺应天时”关系密切.例如春节,以旧历而言正值旧年过去,新年到来,所以特重除旧布新之意.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 新”,王安石《元日》诗“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等名句,都突出了这层意思.新年到来,对个体和社会群体而言,有可能打开新的局面,带 来新的机遇,萌发新的希望,从而满怀信心展望未来.这种与“天时”相应的除旧布新的心态,对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而言极为重要.正因为年年都有除旧布新 的感觉与心态,所以中华民族虽历经五千年之久,却仍然毫无暮气,充满活力,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新的美好前景.除此以外,春节还有凝聚家族、 念祖追远、敦亲睦邻、和谐人际关系等作用;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团结进取,争取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又如端午节,主要意义在于消毒、驱邪、 健体.因为此时天气热了,细菌滋生,容易得病.所以端午要喝雄黄酒,熏艾条,挂菖蒲,都为了杀菌消毒.小孩额上写王字,戴虎头帽,穿虎头鞋,那是为了借老 虎的威风压邪去病.端午还要赛龙舟,船旁有健儿游泳,桥上有健儿跳水.这都有益于强身健体,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又如中秋节,此时月亮最亮最圆,举办夜宴象征“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而团圆正是中华民族最重视和向往的.
  另外各大节日都重视吃食,要尽量花样翻 新吃好一点.现代青年看不起这一点,那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穷困,全靠节日补充营养,以迎接农忙.如春节以后是春耕大忙,端午以后是夏 季“双抢”,中秋以后是秋收大忙.所以必须吃好一点,以增强体力.同时节日聚餐也是为了家庭凝聚,增强团结以利战斗.
  四是用于人体保健.传统文化认为天时变 化在人体上有反应,所以节令交替要特别注意保健.过去老年人都重视“两至两分”(即夏至、冬至,春分、秋分).认为这是大节气,对人体有大影响.医生治病 用药也要考虑天时节令,力求因时制宜.更加值得重视的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问题.这种节律是在人类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形成的,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现在人类生活 的环境(包括自然的与社会的)都在很短时期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显然是人体的生物节律难以立即适应.所以必须用种种方法来调剂,使人不致因环境变化而影 响健康.
  第三个重要思想是“中和中庸”
  “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
  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
  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礼记·中庸》说:“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中华传统文化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即社会上(或自然界)的事物尽管千差万别,矛 盾交织,却能实现多样的统一,复杂的平衡;种种不同的事物聚在一起却能协调和谐、共生并存,互相促进;实现“和而不同”、“和实生物”.
  “中和”也简称为“和”.“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所以现在常有人提到“中华‘和’文化”.
  《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 为贵.”意思是“社会秩序的作用,贵在使社会和谐.”大家都认为和谐最好,这在中华文化中处处可见.例如一个家庭要做到“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讲“和气生 财”;搞政治要求“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内和外顺”;与人相处要“和以处众”;对外关系要“协和万邦”.总而言之,方方面面都要追求和 谐.可见和谐是中国人的普遍要求,极其深入人心.
  “中和中庸”思想渗透在中国社会生活的各方面,许多方正有序的建筑更是这种思想的代表
  和谐好极了,但如何才能达到和谐境界呢?传统文化认为必须坚持中庸之道,以中庸为手段,达到中和的目的.
  但是中庸常被人误解,以为是折中调和、庸庸碌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中庸是要求处理问题不偏不倚,恰如其 分,恰到好处.也就是把握准确的度,既不要不到位,也不要太过份,“过犹不及”.中庸之“中”,的确要求事物出现平衡状态,但它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点.犹 如一杆秤,秤锤必依所秤之物的轻重而在秤杆上移动,才能找准平衡点,从而把秤杆摆平,把重量搞定.假如中庸之“中” 固定为折半以取中,那就犹如把秤锤固定在秤杆的中点,那你这杆秤就只能添乱而一点用处也没有了.
  当然,处理矛盾交错,情况复杂的社会问 题,要做到准确把握一个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在这里,孔子明明 白白把中庸与平均主义对立起来,可见决不是“折中”的意思;再则中庸如果只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赏十块大洋,那是任何一个蠢才都会干的,怎么会比上刀山还 难?怎么会断言“不可能也”?
  当然,中庸虽然很难很难,但如果不要求把握绝对准确的度,而只要求处理问题大致把握一个度,这应该是可以做到的.“有度”总比“无度”更能促成整体的平衡与和谐.
  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处理各种复杂矛盾与冲突,更必须具有“度”的意识,注意把握分寸.假如事事处处都趋于极端,态度绝对化,做事没商量,一味任性妄为,那无论对人对己都是很不利的.所以中庸应是人类的明智抉择,对解决世界上各种矛盾冲突都是很有用的.
  实行中庸之道、把握准确的度很不容易,因为这必须具有三个前提:
  一是承认各种事物互不相同,各有特色,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这个世界只能“和而不同”.
  二是要有忍让意识.处理问题最好彼此有益,实现“双赢”.“双赢”虽好,但有时实在做不到;为了避免冲突的恶性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果,有时就只能单方面让步,达成某种妥协.无论“双赢”或单方面让步都需要一定的忍让.忍让的精神在东方文化中往往受到赞扬.
  我说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六尺巷的故 事”: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他家在桐城的老宅 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后来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县衙门.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 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 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出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六尺的巷子.两家礼让之举传为美谈.
  另一个是“日本白隐禅师的故事”:有一 对夫妇在白隐禅师住处附近开了一家店,家里有一个漂亮的女儿,但女儿没结婚就怀孕了.震怒的父母逼问女儿那个男人是谁,女孩指了指寺庙说:“是白隐的.” 她的父母怒不可遏地去找白隐理论,但这位大师不置可否.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白隐,此时白隐名誉虽已扫地,但却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后来那家的女儿不忍心 欺瞒下去,向父母吐露真情:孩子的生父是另一个青年.她的父母将她带到白隐那里道歉,白隐只是在交回孩子的时候,轻声说:“就是这样吗?”
  这些事例都表明忍让的结果很好!
  三是要有修养与品格.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又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可见要做到适度与和谐不仅仅是个认识问题,还与人的品格、修养有关系.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必须致力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四个重要思想是修身克己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大力宣扬可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成果.修身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现在人们不谈修身,却侈谈“实现自身价值”,但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什么是自身价值,更不知道自身价值的可变性.
  提高自身价值要通过修身,修身才能使人超越原生状态而进入自觉追求崇高的境界.修身离不开克己.老子说:“自胜者强.”“自胜”就是克己;克己方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原有的水平.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强调修身.《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大学》又是《礼记》中的一篇,而《礼记》则为“五经”之一),《大学》一开始就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强调“一是皆以修身为本”.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大力宣扬可作为修身样板的人与事;还有许多有关修身的警句格言,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成果.直到解放前,小学中还有修身课.可见修身思想在中国有深厚的传统.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