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问题描述:

结合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
1个回答 分类:历史 2014-10-1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中国饮食文化,实际上也是指中国人的饮食生活方式.而要谈中国饮食文化就必须涉及到中国文化,两者的关联是极其密切的,因而有必要先对中国文化的某些特征作一阐述.纵观中国文化的发展,其特征表现在道德禁欲、理想主义、追求适用和仁爱四个方面.
    要了解中国文化还必须了解早期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因为越是在早期,文化受环境的制约越大.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西北面是茫茫的沙漠、草原和戈壁,东南则是茫茫的大海.华夏文明诞生的主要温床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虽然这里土地十分较肥沃,但是其环境较恶劣,多风少雨,水患、干旱不断,人类生存的条件并不好.文明的产生,就伴随着当时的文化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和伦理道德的色彩.生存环境的恶劣、物资的匮乏和人口的增加,就使这个社会需要谦让需要少欲甚至禁欲.特别是黄河流域生存环境不利于农业的生产,现实的苦难不可能产生浪漫的文化,因而中国文明以其强烈的道德和禁欲特征贯穿始终.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相互诘难,各自想按自己的学说建立自己理想的社会.春秋战国,列国纷争,实力相较,战争不断,最终秦国因鼓励军功,奖励耕战而一统天下,这是人心所向,因为人们向往和平美好的生活.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楚国也是曾流露出浪漫主义的色彩,但是很快被北方现实主义的思潮所笼罩和淹没,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中国文化中赋予了更多封建礼教,以维护封建社会这一统的局面.
现实生存的困苦,需要精神上的超脱.因此中国式的宗教则是在现实意义上的极端的理想主义,所以中国历史上造神运动层出不穷,什么玉皇大帝、财神、药神、灶神、妈祖等.儒、释、道、佛、基督教等各种宗教都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生存、相互影响和发展.先民还制造许多的图腾,北方的龙,南方的凤凰、九头鸟等,祈求人类的力量在征服不了大自然的情况下,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帮助人类消除灾难,带来平安以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中国文化还具有绝对地追求适用,而杜绝一切的不实用的东西.历史上,所有的实用的技术十分发达,如农业科技、医学和饮食十分发达,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也是非常使用的技术,当然这些发明对人类世界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追求适用,而有关的非实用的一些东西则无法发展,先秦时期墨家的有关光学和几何学的知识,在汉代独尊儒术以后,没有能够继续发展下去.当然追求适用也是与我们的先民为了战胜大自然,谋求自身的生存的生存与发展有关.中国文化还表现出特有的仁爱特征,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者爱人”.因为仁慈,中国人实施多子继承制度,这样财产一方面得以析散,另一方面限制了远距离的迁徙,中国人安土重迁与之关系重大,这一继承制度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导致重农轻商.中国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人定胜天思想、人多力量大思想,从而使多子多福的思想得以产生,多子多福的思想使社会的人口增加.社会人口的增加加剧了与大自然之间的矛盾,中国历代的王朝更迭与战争大多与天灾人祸有关.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封妻荫子等观念都与仁爱思想有关.?
再问: 您能回答得更加贴近高一政治么?
再答: 二、中国文化特征决定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文化的诸多特征,体现在饮食文化之上,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首先因为人口压力以及其它多种原因的存在,所以中国人的饮食从先秦开始,就是以谷物为主,肉少粮多,辅以菜蔬,这就是典型的饭菜结构。其中饭是主食,而菜则是为了下饭,即助饭下咽。为什么要助饭下咽呢?那是因为主食单调并不可口,必须有一种物质来辅助它使人们能够吃下去。这样促使中国的烹饪的首要目的是装点饮食,使不可口的食物变得精妙绝伦,不断地花色翻新;其次,由于中国文化追求适用,中国手工业的发达,所以烹饪中的饮食加工技术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适用特征。所有这些,使中国饮食文化有如下特征。其一,中国烹饪技术发达,许多看来不可食或者不好食的物品,经过厨师的劳作,变得美味可口;其二,中国人的食谱广泛,食物品种繁多;其三,由于地大,民族多,所以中国菜呈现民族风格和地域风格,中国菜风味呈现多样性。其四,中国人将食的追求作为人生至乐来追求,吃饭成为第一要求。由于中国人在吃的方面长期以来较为艰难,所以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特殊的位置,因而中国文化则体现出一种“吃的文化”。所以中国人往往注重过年等节日,这跟“吃”也有很大得关系。
再答: 三、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影响中国餐饮文化的发展。
龙的形象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从我国河南、陕西等地原始社会晚期遗址中出土一些与龙有关的文物来看,当时龙的形象有的像猪,有的像鳄,有的像蛇等,同秦汉以后龙的形象相距甚远。在龙的形象发展历程中,这些属于龙形象的起源时期。在商代,龙的形象得到初步规范。甲骨文中的“龙”字,形象地描绘了人们观念中龙的形象,而青铜器、玉器上的龙纹也同甲骨文中的“龙”字相似。商代龙的形象已不同于自然界中任何一种动物,而是从鸟兽鱼虫各类动物中选择某一部分重新组合,融成一个有机整体。
通过龙的形象变化,去追寻龙起源的原因,就会发现龙的起源与农业生产有关。早在1万年前,中国就有了原始农业。湖南道县玉蟾岩曾出土有距今1万年的稻粒。水是农业的命脉,原始农业更是依赖大自然的雨水,更怕河水泛滥,先民渴望有一种控制水的能力,于是将希望寄托于龙这种神话形象上。前龙阶段的蛇、鳄、蜥蜴等爬行动物均与水有关。进入真龙时期,人们干脆给“龙王”在水中安了家,以便农业上需要水时,敬请龙王能够风调雨顺,以便五谷丰登。
农业生产是与古人饮食与生存息息相关的。在农业社会里,在先民的心目中,龙既然是神物,当然也就在观念上将龙同祥瑞联系到一起了。人们用龙比喻美好的事与物,龙的形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种艺术作品中,在语言文字中,在各类物品上,都不乏龙的形象。在“食”的领域中更是与龙结下了不解之缘。如食品中有龙虾、龙眼、龙荔、龙须菜、龙虎斗、龙井茶、龙须面等。这些食品名称,有的是取其形似,有的则是寓意吉祥。又如在节令食俗上,早在元代已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记载。为表达对丰收的祈望,这一天很多地方盛行吃面食,这天做的面条叫“龙须面”,烙饼叫“龙鳞”,饺子叫“龙牙”。清代时,人们在“龙抬头”这一天还要用白灰从门外蜿蜒撒入厨房,并绕水缸一周,名为引龙回。此外,在元宵节人们要舞龙灯,端阳节要赛龙舟,这些都属于与龙相关的饮食文化活动。
在人们使用的饮食器皿和一些灶具上,更是常见龙的形象。这些龙的姿态各具时代特色,有的曲体盘绕,有的穿云腾越,有的信步前行,有的蓄力待发。它或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或是营造一种庄严尊贵的气氛。龙文化很多方面是以饮食文化体现出来的。
再答: 四、我国古代少数民族促进农业的发展,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粟、黍、稻、麦、菽习称五谷,是中国栽培作物的代表,也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这些粮食作物中,粟、黍是由黄河流域华夏先民首先开始种植的。而水稻的种植却是南方百越民族的发明;大豆的驯化则是东北民族的功劳;麦是西域民族引种的结果。

稻。百越民族先民种稻不但在我国国内最早,在世界上也属首创。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是至今发现的最典型的稻作文化遗址。它表明距今七千年左右长江下游地区已出现了发达的原始稻作文化。该遗址第四文化层距今约6900年,在400多平方米的探方中普遍发现稻谷、稻草和稻壳的堆积,折合稻谷当在100吨以上。还发现了木桨、陶舟、射鱼用的柳叶形骨镞和可以移动的陶灶生活用具等。说明这里的居民早就过上了“饭稻羹鱼”的生活,创造了与北方粟作餐饮文化面貌迥异的适应江南水乡的稻作餐饮文化。
麦。我国古代的麦主要指小麦,并非中国原产,而是由西部民族传入的。植物遗传学和考古学研究表明栽培小麦起源于西亚。西部民族养牛羊、种植小麦,形成了不同于中原的农业文化。先民向西部民族引入的小麦,经过长期的发展,终于取代了黄河流域固有的黍粟的地位,成了我国广大居民的主粮。目前,我国小麦种植面积达四亿亩,成为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
麦类的加工和面食的发展亦与西部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吐鲁番高昌故城出土了自晋迄唐的小麦及麦面加工成的馕、水饺、馄饨和各种面食点心。西域兄弟民族将磨粉制饼技术传入了中原,丰富了我国的饮食文化。时至今日,麦类还是新疆境内许多民族的主要食粮,制饼乃是他们的的拿手好戏。
豆。菽,即大豆。最早的栽培者是东北山戎民族。大豆是营养最丰富的大田农作物。大豆引入中原,使中原的农业生产和食物结构发生了巨大变革。大豆的蛋自质含量相当高,在我国上古传统食物结构中动物性蛋白质相对较少的条件下,大豆恰好提供了人们所需要的优良的植物性蛋白质,后来豆腐的发明更是改善了国人的饮食生活。豆腐及其制品至今仍是赋有中国特色的美味佳馔,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华饮食文化。
稻、麦、豆分别来自南方、西北和东北,与粟、黍构成五谷,从根本上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再答: 五、食物的禁忌和礼制形成饮食文化传统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也就是说“礼”的起源和形成是源自先民的饮食,这样“礼”实际上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部分,“礼”也可以看成古人围绕食物展开的一系列的仪式活动。在中国古代,随着人口的增长,无论牲畜饲养业如何发达,肉食供给越来越不能满足人的需求。为了解决供给问题,其一办法就是划分并按照社会等级来供给,从而压缩肉食供给,制造分配的相对合理形式。其二就是进行禁忌和说教,让人们压制欲望,心安理得地接受缺乏肉食的现状,譬如宣称饭食和肉食是华夷之辨。其三是使用青铜礼器,以肉食供奉神明,使普通人不得觊觎,各等级的贵族则可以按照身份享用肉食。其四是按照长幼大小享用肉食。如孟子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梁惠王上》)这些规则和说教混合在一起就是后来的“礼”。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规律看,肉食在前,饭食在后。先秦时代的礼制刚好相反,以饭食优于肉食而贬斥肉食。如果不是肉食及其他食物供给匮乏,还需要那么多的禁忌和礼制吗!
孔子讲“克己复礼”,“克己”应该是社会一个不得已的选择结果,如果无法抑制社会不断增长的对肉食的需求,社会分配的混乱无序会无休无止,所以克己为“仁”。作为政治家、哲学家,孔孟都看到了人口增长所带来的肉食供应匮乏现象。在重农抑商的传统社会中,除了建立礼制,并且遵守礼制以克制人们的欲望之外,实在没有更好的办法,所以,种种食物的禁忌和礼制就有幸形成了中华的传统饮食文化。
许慎《说文解字》注:“羊大为美。”在中国。美字的本义和审美意识,都是从吃起源的。中国人把吃是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发展到一种味觉享受,直到把味觉快感上升到审美高度,使中国人的吃成为一种艺术和文化。“吃”不仅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而存在,而且上升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存在。
再答: 六、中国古代御膳对中华饮食文化发展的贡献
御膳,就是帝王世族所享用的饮食。中国古代宫廷御膳,其各个朝代的风味特点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即中国历代帝王对口腹之欲都很重视。他们凭借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随心所欲的权势,役使世上各地各派名厨,聚敛天下四方美食,形成了豪奢精致的御膳风味特色。尽管宫廷御膳为历代帝王们所独享,但每款美饮珍馔,都来自于民间平民百姓提供的烹饪原料和烹饪技术。如果说,民间家居及市肆餐馆的饮食是中国烹饪的基础,那么,宫廷御膳则是中国古代烹饪艺术的高峰。因此,每个时代的宫廷御膳实际上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中国烹饪技艺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宫廷御膳经历了一个由粗至精、由简至繁、由朴素至豪奢的发展历程,进而形成了一个延绵不绝、高峰迭起的发展系统,如同一曲酣畅欢腾、相激相荡的交响乐,构成了中国烹饪艺术不断丰富、发展、自我完善之历程的主旋律。
再答: 七、美食鉴赏家对饮食文化起到推动作用
所谓美食鉴赏家,一般是指吃的行家。美食鉴赏家高于一般人的地方,除了讲究吃外,还研究吃,因而就更加懂得吃,甚至还能吃出味道之外的不少名堂来。美食家对吃的挑剔并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美食家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更敏锐的品味感觉,同时更多地从审美的要求出发,来对美食做出科学的鉴赏。
一般人的吃和美食鉴赏家的吃,除维持生命这一作用外可以说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种吃心理的显示,后者是一种饮食文化的表现。前者属于一种本能,后者是一种修养。本能来自先天,是基因决定了的。修养则为后天的熏陶,是逐渐形成的。
作为美食鉴赏家,要有较高的烹饪饮食文化素养,要善于判辨滋味,能够精到地品评饮食。没有饮食文化素养,哪怕餐餐山珍海味,天天腥浓肥厚,也只是起到填充口腹的作用,最多能得到一点“口腹之欲”的快感,绝不可能从审美高度真正享受美食的乐趣。许多文人在其作品中对美食的描写,都构成了饮食文化的氛围。古代许多的有关烹饪技术、食谱以及相关美食的记载,无不与文人和美食家有关。
再答: 八、中华餐饮文化的内涵
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曾经说到:“我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华饮食文化,不仅能从各种烹饪方式、菜系、礼仪等中感受到,也可从古代文献中得到印证。《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尹伊“以至味说汤”的故事,保留了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饪理论;《盐铁论》上有“熟食遍地,肴旅成市”的记载,表明西汉时期餐馆已经十分普遍。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烹饪技艺的著述,如西晋的《安平公食学》、南齐的《食珍录》、北齐的《食经》等。隋唐以后,对于饮食的研究就更为深入,如《茶经》、《膳夫录》、《清异录》、《饮膳正要》、《酒史》等等。清代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研究上都可算集历代饮食文化之大成,像《随园食谱》、《素食说略》等至今都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
“民以食为天”,这当中包含着深刻的物质和精神的文化内涵。“吃”不仅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而存在,而且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存在。“吃”往往蕴涵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也是在“吃”中庆贺。许多节日也“吃”,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等。中国人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情感寄托和文化氛围。
再答: 九、传统中的八大菜系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高度概括
中国菜肴在烹饪中有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也为社会所公认的有:鲁、川、粤、 闽、 苏、浙、湘、徽等菜系,即被人们常说的中国“八大菜系”。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影响。有人把“八大菜系”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为: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皖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象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中国“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其菜肴之特色也各有千秋。
再问: 中华文化的特征居然有这么多?
再答: 不然呢?特征意义影响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