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人物和故事秦朝有那些人物.以及他们的简历、故事.写的仔细点 我会给分的

问题描述:

秦朝的人物和故事
秦朝有那些人物.以及他们的简历、故事.
写的仔细点 我会给分的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2-1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王翦:
  秦代杰出的军事家,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有个故事便是说的王翦:秦始皇问李信如果想把楚国给灭了,需要多少人,李信说二十万就够了.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道:“非六十万不可.”于是秦始皇就说“将军你老了,不行了,胆怯了,还是李信好,英勇无敌啊!” 王翦听了笑笑,便辞官归故里了.后来李信被楚国杀的是片甲不留,落荒而逃.
  秦始皇得信以后大怒,这才觉得王翦说的确实有道理,于是知错就改,拉下脸去找王翦谢罪,说:“我糊涂拉,听信李信的大话,现在死了很多士兵,将军你来救救我吧,要不我就完了.”王翦客气的说“不中啊,我病了,去不了,你找别人吧.”秦始皇死气白赖的求了半天,王翦终于松口说“用我可以,必须给我六十万大军”要完东西以后,王翦的聪明才智又显露出来,征战的一路上三番两次发信给秦始皇索要东西,他的部下就看不过去了,说“大将军啊,你以前也不是这样的人啊,怎么老了反而爱慕起荣华来了?”王翦大笑“你错了.皇帝疑心病重,用人不专,现在将秦国所有的兵力委交给我,我如果不用为子孙求日后生活保障为借口,多次向大王请赐田宅,难道要大王坐在宫中对我生疑吗?这年头功高震主的多了去了,我要不给皇帝要东西,以他的怀疑心,他还不想法设法要杀我啊!”可见他的智慧.而战争嘛,自然不在话下,打了场大胜仗!
  2.李斯
  字通古(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
  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初被吕不韦任以为郎,后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为长史.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驱逐六国客卿,以《谏逐客书》一文为秦王政所赏识,由廷尉而至丞相.他先后向秦始皇建议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焚书,并大力主张“明法度,定律令”,并在统一文字方面做出突出贡献.但他在秦始皇实行严刑峻法方面也充当了帮凶.秦始皇死后,李斯和赵高合谋拥护秦二世上位之后,因谏争受赵高陷害,被荒淫无度的秦二世处死——“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李斯此人生平有三大事不得不说
  1.《谏逐客书》
  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堪称一大经典之作.
  2.焚书坑儒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是以法家理论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也是以法家治国的.’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在他当皇帝的九年中,主要精力是用在建立中央专制政权,划定全国疆域,统一文字度量衡,修筑长城等,对文化思想方面很少注意.淳于越以儒家思想为秦始皇出谋划策,是不利于秦的中央集权统治的.因此,善于领会秦始皇意图的李斯,为了打击儒家势力,巩固统一政权,提出了上述焚书的主张,得到了秦始皇的同意和批准.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先秦许多文献古籍都被烧掉了,使中国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在焚书的第二年,即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两个术士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有四百六十余人因此被坑杀.这就是历史上的“坑儒”事件.
  3.秦篆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3.秦武王(嬴荡)
  秦武王,秦惠文王之子.秦惠文王死后,太子嬴荡即位,他就是秦武王.秦武王身高体壮,勇力超人,重武好战,常以斗力为乐,凡是勇力过人者,他都提拔为将,置于身边.乌获和任鄙以勇猛力大闻名,秦武王就破例提拔为将,给予高官厚禄.齐国人孟贲,力大无穷,勇冠海岱:陆行不怕虎狼,水行不避蛟龙,一人同时可制服两头野牛.听说秦武王重用天下勇士,孟西赴咸阳面见秦武王,被任用为将,与乌获、任鄙享受一样的待遇.
  早在秦惠文王时,张仪就入秦献计:秦军东进中原,先取韩国军事重镇、周都洛阳的门户——宜阳,以宜阳为跳板,控制东西二周和周天子,以据有九鼎为象征,挟天子而令诸侯,建立中原霸主之业.由于当时秦惠文王为巩固后方而集中兵力灭蜀,暂把张仪之计搁置一旁.秦武王即位后,已经灭蜀,后方巩固,国力正盛,秦武王欲对外征伐,自然想起了张仪前言.他对右丞相樗里疾、左丞相甘茂说:“寡人生在西戎,没有到过周都洛阳,不知中原怎样繁华.寡人渴望有一天,驾车进入周王畿游历,亲眼一睹天子重器九鼎.若能如愿,死也心甘.不知二位,谁能为寡人伐宜阳,进中原?”樗里疾回答:“韩国宜阳城坚兵精,路远道险,倘若魏、赵二国出兵救宜阳,秦军孤军深入险境,一旦失利,后果不堪设想”.
  秦武王听了,很不高兴.这时,甘茂说:“伐韩宜阳,必先破韩魏联盟,只要魏国助秦,赵国就不可能越魏救韩,韩被孤立,宜阳城就可能被秦军攻破.”秦武王大喜,即派甘茂出使魏国.甘茂以共享伐韩之利相引诱,与魏王建立了秦魏共伐韩国的联盟.甘茂怕秦武王在伐宜阳期间,听信樗里疾之言而变卦,特派副使向寿报告武王:“魏王已经同意与秦国共伐韩国.虽然得到魏国支持,还是不伐宜阳为好.”武王听了,很不理解,亲自赶到息壤召见甘茂,问甘茂为何改变伐韩计划.甘茂说:“宜阳城池坚固,兵精粮足.秦军冒千里之险攻宜阳,决非短时能够奏效.如果攻宜阳时间延长,必然有人在大王面前诽谤,大王听信小人之言,臣攻宜阳不仅失败,还要身败名裂.”武王坚定地说:“寡人不听小人之言,愿与你定息壤之盟,为你解后顾之忧.”于是君臣当面签订盟约.接着以甘茂为大将,领兵五万伐宜阳.甘茂攻宜阳,长达五个月,没有见效.这时,右丞相樗里疾对武王说:“秦军攻打宜阳城已经五个月,精疲力尽,锐气大丧,再挺下去,恐怕形势要发生变化,不如班师为好.”武王听了,就派人召甘茂班师回朝.甘茂写信一封,让来人带给武王.武王拆信一看,只有“息壤”二字,恍然大悟.于是派出五万援兵,令乌获带领往助甘茂.甘茂得到生力军,兵力大增,遂以乌获为先锋,击退韩国援兵,攻陷了宜阳孤城,斩杀韩军七万人.韩国元气大伤,急忙向秦国求和.
  秦军占领宜阳,周都洛阳门户洞开.秦武王亲率任鄙、孟贲精兵强将大举进攻洛阳.周天子无力抵御,只好出迎秦军.秦武王直奔周室太庙,往观九鼎.只见九个宝鼎一字排列在殿堂之内.这九鼎本是大禹收取天下九州的贡金铸成,每鼎代表一州,共有荆、梁、雍、豫、徐、青、扬、兖、冀九州,上刻本州山川人物、土地贡赋之数.武王逐个审视,看到雍州鼎时,对众臣说:“这鼎有人举过吗?”守鼎人回答:“自从有鼎以来,没有听说也没有人见过举鼎,这鼎重达千钧,谁能举得起呀!”武王问任鄙、孟贲二将:“两个人,能举起吗?”任鄙知道武王恃力好胜,婉言辞谢:“臣只能举百钧之物.这鼎重千钧,臣不能胜任.”孟贲伸出两臂走到鼎前,说:“让臣试举,若举不起来,不要怪罪.”说罢,紧束腰带,挽起双袖,手抓两个鼎耳,大喝一声“起!”,只见鼎离地面半尺高,就重重地落下,孟贲感到一阵晕眩,站立不住,幸被左右拉住,没有倒在地上.武王看了发笑:“你能把鼎举高地面,寡人还不如你吗?”任鄙劝道:“大王万乘之躯,不要轻易试力”.武王固执不听,卸下锦袍玉带,束紧腰带,大踏步上前,任鄙拉着武王苦苦劝阻,武王生气地说:“你不能举,还不愿意寡人举吗?”任鄙不敢再劝.武王伸手抓住鼎耳,心想:“孟贲只能举起地面,我举起后应移动几步,才能显出高低”.于是,深吸一口气,使出全身力气,喝声:“起!”.鼎被举起半尺,武王接着移动左脚,不料右脚独力难支,身子一歪,鼎落地面,正砸到右脚上,武王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众人慌忙上前,把鼎搬开,只见武王右脚足骨被压碎,鲜血流了一滩.等到太医赶来,武王已昏迷不省人事,仍然自言自语;“心愿已了,虽死无恨.”入夜,武王气绝而薨.周赧王闻报大惊,亲往哭吊.右丞相樗里疾护棺回咸阳,立武王异母弟嬴稷为王,是为秦昭襄王.安葬之后,樗里疾追究责任,将孟贲五马分尸,诛灭其族;奖励任鄙劝谏之能,升为汉中太守;同时谏议秦昭襄王,追究甘茂怂恿武王入周观鼎之罪.甘茂听到风声,害怕治罪而逃到魏国,至死不敢还秦.
  4.蒙恬
  大漠烽烟落日横,黄沙万里起兵锋.
  挥戈直捣匈奴阵,策马长驱胡虏营.
  独步沙场降九曲,险夷制塞筑长城.
  将军犹著千秋笔,何处边歌鸣古筝.
  蒙恬(?—前210年),秦始皇时期的著名将领,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汉族,祖籍齐国,山东人.传说他曾改良过毛笔,是祖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蒙恬出身于一个世代名将之家.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庄襄王二年(前248),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亦屡立战功.蒙恬少年习刑狱法,担任过审理狱讼的文书.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秦朝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
  秦统一六国后,蒙恬奉命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带),自榆中(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以北)至阴山,设三十四县.又渡过黄河,占据阳山,迁徙人民充实边县.其后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长城利用地形,籍着天险,设制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进.后受遣为秦始皇巡游天下开直道,从九原郡(今内蒙包头市西南)直达甘泉宫,截断山脉,填塞深谷,全长一千八百里,可惜没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战北疆十多年,威振匈奴.
  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游会稽途中患病,派身边的蒙毅去祭祀山川祈福,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死讯被封锁.中车府令赵高这时得宠于公子胡亥,他想立公子胡亥,于是就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为太子.因早先赵高犯法,蒙毅受命公正执法,引起赵高对蒙氏的怨恨.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自杀,蒙恬内心疑虑,请求复诉.使者把蒙恬交给了官吏,派李斯舍人来代替蒙恬掌兵,囚禁蒙恬于阳周.胡亥杀死扶苏后,便想释放蒙恬.但赵高深恐蒙氏再次贵宠用事,对己不利,执意要消灭蒙氏.便散布在立太子问题上,蒙毅曾在始皇面前毁谤胡亥,胡亥于是又囚禁了蒙毅.子婴力谏,认为不可诛杀蒙氏兄弟.胡亥不听,杀蒙毅.又振人前往阳周去杀蒙恬.
  使者对蒙恬说:“你罪过太多,况且蒙毅当死,连坐于你.”蒙恬说:“自我先人直到子孙,为秦国出生入死已有三代.我统领着三十万大军,’虽然身遭囚禁,可我的势力足以背叛.但我知道,我应守义而死.我之所以这样做是不敢辱没先人的教诲,不敢忘记先主的恩情.昔日周成王初立年幼,周公旦背负成王上朝,曾断指起誓忠心为主,终于平定了天下.及成王长大,却听信谣言,周公旦被诬逃往楚国.后来成王终于反悟,杀了进谗言的人,请回了周公旦.所以《周书》上说:‘君王办事要反复考虑,’我蒙氏一家对君王忠心无二而反遭斩杀,这一定是有邪臣作逆谋乱,内部倾轧的缘故.周成王犯了错误而能改过自新,终于使周朝昌盛;夏桀诛杀关龙逢,商纣诛杀王子比干而不后悔,最终身死国亡.所以我认为犯了过错可以改正,听从劝谏可以觉醒.反复考虑是圣君治国的法则.我的这些话,并不是求得免罪,而是准备为忠谏而牺牲,希望陛下为天下万民着想,考虑遵从正确的治道.”使者说:“我只是受诏来处死你,不敢把将军的话传报皇上.”蒙恬喟然长叹道:“我怎么得罪了上天?竟无罪而被处死?”沉默良久又说:“我的罪过本该受死啦,起临洮,到辽东筑长城,挖沟渠一万余里,这其间不可能没挖断地脉,这便是我的罪过呀!”于是吞药自杀.
  司马迁在《史记》中叹道:“蒙氏秦将,内史忠贤.长城首筑,万里安边.”“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瘳,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蒙恬之于秦朝的赫赫战功,之于长城的丰功伟绩,让人感叹万千
  5.吕不韦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吕不韦是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大商人,他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所以积累起千金的家产.他以“奇货可居”闻名于世,曾辅佐秦始皇登上王位,任秦朝相邦,并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也是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国王孙异人(后改名楚)”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邦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译自《史记·吕不韦列传》)
  生平:
  战国末年秦相.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原为家累千金的阳翟大贾.吕不韦在赵都邯郸见入质于赵的秦公子子楚(即异人),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归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10万户.庄襄王卒,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命食客编著《吕氏春秋》,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被免除相国职务,出居河南封地.不久,秦王政复命其举家迁蜀,吕不韦恐诛,乃饮鸩而死.
  【《吕氏春秋》简介】
  《吕氏春秋》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任职于战国末年秦国.吕不韦因散尽家财帮助在赵国为人质的秦王孙异人立嫡有大功劳,在异人后来继位为秦庄襄王后,被任用为丞相.
  在那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他们都礼贤下士,结交宾客.并在这方面要争个高低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如此强大,把不如他们当成一件令人羞愧的事,所以他也招来了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门下食客多达三千人.与四公子不同的是,吕不韦招揽门客,并不甚看重勇夫猛士,却十分注重文才.原来,吕不韦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素来善于谋略,瞧不起那些头脑简单的勇夫.再说秦国猛将如云,军力强大,没有必要再蓄养征杀之士.还有一个原因,其时许多善辩之士纷纷著书立说,广为流传,不但天下闻名,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尤其令吕不韦眼热.吕不韦本是商人出身,没有条件去著书立说,但他可以借助这些擅长舞文弄墨的门人,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愿望.那时各诸侯国有许多才辩之士,像荀卿那班人,著书立说,流行天下.
  待到一切准备就绪,吕不韦就令门下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五花八门,写什么的都有,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论及,许多文章还有重复.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遴选、归类、删定,综合在一起成书,取名叫《吕氏春秋》.为了慎重起见,成书后,吕不韦又让门人修改了几遍,直到确实感到满意为止.吕不韦对此书十分看重,他自己认为这部号称《吕氏春秋》的书是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例如在相当全书总序的《序意篇》中,对十二世纪的论述也可见一斑:“凡十二世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所遁矣.”
  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还想出一个绝妙的宣传该书的办法,他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咸阳的城门,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消息传开后,人们蜂拥前去,包括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在内,却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当然,这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而很可能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不过,这样一搞,其轰动效应却是巨大的,《吕氏春秋》和吕不韦的大名远播东方诸国.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书作于战国时期的大作,其中保存了不少古代的遗文佚事和思想观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吕氏春秋》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吕不韦借门客之手撰写《吕氏春秋》,虽主要靠借他人之光提高其形象,但在文化事业上确实是作了件大好事,功不可没.
  6.章邯(?公元前205年),字少荣.秦末大将.秦二世时任少府.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使秦廷得以苟延残喘.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直逼陈(今淮阳),迫陈胜遁走.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黄河)攻赵.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封雍王.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二年六月,城破自杀.
  历史事件: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二世胡亥东巡郡县,听信奸臣赵高的谗言,一路杀戮大臣,假借罪名互相株连.于是,满朝震惊,恐惧不安,凡进谏的都认为是诽谤朝廷.从此大臣谄媚讨好,百姓惊恐.第二年四月,重修阿房宫.征丁征粮,天下百姓,民不聊生;严刑酷律,狱中刑徒,人满为患.各地百姓苦于秦朝官吏的统治,纷纷揭杆起义.七月,陈胜在荆地起兵造反,自封楚王.山东百姓杀了当地的守尉令丞,自立诸侯王,响应陈胜.武臣赵歇自封为赵王,魏咎为魏王,田儋为齐王.刘邦在沛县起义,项梁(项羽的叔父)在会稽起兵.造反的人多得无法计算,各路人马以讨伐秦朝为名,相互联合起来向秦廷进军.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冬天,陈胜派遣的周章等将领到达戏水,有几十万军队.二世胡亥大为震掠,和群臣商量如何是好?少府章邯说:“盗贼已经来到这里,兵众势强,现在调发近处县城的军队为时已晚.郦山刑徒很多,希望赦免他们,发给兵器,让他们出击盗贼.”于是二世大赦天下,派章邯为将领,受命率骊山(今陕西临潼东南)刑徒及奴隶七十万之众,迎击周章.打垮了周章的军队,周章出关,逃至曹阳,章邯追至,击破曹阳.周章再次败走次绳池,十余日后,章邯大破次渑池,周章自刭.打败了周章,章邯又向荥阳(今河南省荥阳东北)进发.
  荥阳将军田臧派诸将李归等守荥阳城,自己带精兵往西迎战秦军,在熬仓与秦军大战,田臧战死.章邯继续进兵荥阳城,攻城,城破,李归等战死.
  接着章邯又连续破邓说、败伍徐,迫陈胜遁走至城父.陈胜命张贺出城西迎战章邯,自己亲自在城楼监战.城西一战,张贺战死.自此陈胜不敢再战,闭关死守.在章邯围城的强大攻势下,腊月,陈胜被自己贴身的庄贾杀死,开城降秦.
  平定陈胜后,章邯率兵继续向东,攻打魏咎的魏国,在临济城大败魏军和来援的齐军.魏咎自焚,齐王田儋被杀.田儋的堂弟田荣收拾残兵退保东阿.章邯军队经过栗县(今河南夏邑县),项梁派别将朱鸡石、余樊君和他交战.余樊君战死,朱鸡石军败,逃到胡陵.章邯追击田荣至东阿.项梁率项羽刘邦英布陈婴等军急救东阿.章邯大败,退守定陶.
  项梁追击至定陶,遣别将击败城阳(今山东菏泽县东北)和濮阳的秦军,派项羽刘季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大败秦军,杀李由.定陶还没攻下,项梁已经骄傲起来.
  章邯夜袭定陶之楚军,项梁败死.
  章邯打垮了项梁的军队,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齐王田儋,在临济消灭了魏王魏咎.楚地有名将领都已经死了,章邯以为楚地的敌人不用担心了,就渡过黄河,北进攻打赵地,大破赵军.这个时候,赵歇为赵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赵王和张耳陈馀都跑进了巨鹿城.后陈馀出巨鹿收兵,得常山兵数万人,驻扎在巨鹿城的北面.
  章邯命令王离、涉间围攻巨鹿,章邯驻扎在巨鹿的南面,修筑甬道输送粮食.秦将王离围困赵军于巨鹿城.这被围在巨鹿的军队就是所谓的“河北之军”.
  章邯等人率领他们的军队包围着巨鹿.此时,楚国上将军项羽带领楚国士卒前往援救巨鹿.项羽率领全军渡河,凿沉船只,砸破炊具,烧毁营舍,携带三天口粮,用以表示士卒拼死决战,没有一个有活着回来的打算.军队一到就围困了王离,与秦军遭遇,打了九仗,截断了秦军的甬道,大破秦军,杀了苏角,俘虏了王离,涉间不向楚军投降,自焚而死.楚军攻击秦军时,诸侯将领都在营垒上观战.楚军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喊声震天,诸侯军人人胆战心惊.打垮了秦军,项羽召见各诸侯将领,他们进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不敢抬头仰视.项羽从此自立为西楚霸王,在梁、楚地区的九个郡称王,建都彭城,各路诸侯隶属于他.
  巨鹿之战中秦军被项羽击败,秦军退却.章邯退至棘原驻扎,项羽驻扎在漳水南岸,两军相持,没有交战.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生物 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