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阅读~

问题描述:

我们学校月考的时候考了两篇科技文阅读~`考试的时候我觉得我写的还挺好的~`怎么结果都不对啊~``~ 科技文阅读应该怎样做?``````应该多做练习吗?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08-09-2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解题思路: 见“解答过程”
解题过程:
答:
  同学:你好!现代文阅读,特别是说明文阅读,选择项的陈述与原文表达的意思常常有细微的区别,而考的就是学生的细心区别,仔细比较会发现不同。你可以就是细心理解程度不够,因此才会自己觉得答的不错,实际上成绩并不理想的状况。
下面谈一下现代文阅读的科技文阅读一些技巧:

现代科技类文章的阅读是以理解文中重要语句、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归纳文章要点、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为主要目标的阅读行为。科技类文章的内容范围很广,可能会涉及到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以及当代最新的高科技知识,但其阅读目的并不是为了弄清楚这些知识本身,而是借助语文的学习方法和规律,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一) 理解文中重要语句
《考试说明》把理解词语和句子列为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前两条。在阅读时可以发现,有些词语和句子虽然从字面上都懂了,但往往不能理解其确切的含义。因此,高考科技文阅读试题常在一些重要词语和句子上设置考点。如1998年高考第23题
根据文意,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环境影响脱氧核糖核酸的变化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 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C. 一种利用移植其他生命体基因而形成的新的杂交作物
D. 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本题考查对“转基因作物”这个概念的理解。原文第一句说:“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可见构成“转基因”的基本信息是“产生额外特性”和“移植”。A项把“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改为“因环境影响”,显然不当;B项只是援引了原文的例子,没有归纳和概括;C项虽指出了“移植”,却把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变成“杂交作物”。只有D项信息完备,说明正确。由此可见,在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分辨不同的提法。提法不同,一般在意义上就可能有差别。当然有时也会出现说法虽近而意思迥异、说法不同却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情况。这些都要根据语境仔细辨别和分析的。


(二) 分析和筛选信息
辨析和筛选信息能力在阅读科技文中至关重要,高考科技文阅读试题在这一方面设置的考点最多。如1999年高考第18题:
按照传统的看法,下列对动物冬眠时心脏工作原理的解说,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随着温度的降低,心脏细胞排出钙离子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B. 当心脏收缩时,钙离子就流进心脏细胞;当心脏舒张时,钙离子就从心脏细胞中排出。
C. 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心脏仍能保持在非低温条件下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
D. 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使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
本题涉及的信息很多,必须先找准阅读区间。文中第二段是支撑该题的主体。文章说:“随着温度的降低,非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降低”,“而此时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则完全与此项反”。这就说明,在温度降低的情况下,冬眠动物的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应该是“相应提高”,故A项正确。B项则颠倒了原文的因果关系,原文说:“当钙离子流进心脏细胞时,就引起心脏收缩;当钙离子随即排除细胞时,心脏又开始舒张。”而B 项却把此关系颠倒了过来,当然不能作为对于动物冬眠奥秘的解释了。C项的错误则是筛选错了信息。从原文可知道,温度的变化可造成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变化,而该项却说心脏“收缩和舒张的原状不变”。D项也是弄错了信息。因为冬眠动物“心脏细胞排除钙离子的能力明显增强”的结果,必定是心脏的舒张随之增强,而该项却变成了“心脏的收缩也随之增强”,这显然错了。

(三)归纳文章要点
有些科技文的内容比较复杂,阅读时往往需要采用概括和归纳的方法,具体来说,有时需把其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加以说明,有时则要把若干具体的点加以合并。科技类文章阅读考查中,这一类题难度一般较大。如1999年高考第19 题:
文中认为“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A. 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是由冬眠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
B. HP是在冬眠动物的血液中新发现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
C. HP不能在非冬眠动物体内找到,而它的出现周期又跟冬眠动物的冬眠周期相同。
D. 在发现HP之前,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动物体内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
本题考查分析“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一观点的根据,要找出不能作为根据的一项。A项可以从第三段第一句中找到根据,文章说“心脏细胞的这种变化还不是冬眠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推测冬眠最终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基因控制的。”该项否定了心脏细胞的作用,而为确认HP的作用打下了基础。如果把A项看作“HP在冬眠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大前提,那么,B项则可视为“小前提”了。它也是“根据”之一。C项根据在第三段末句:“HP只能在冬眠动物身上找到,并与冬眠同步出现。”从逻辑关系看,它也可以作为其根据之一。而D项说“人们一直没有发现动物体内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并不能证明HP发现以后,HP就一定会在冬眠中具有重要作用。这两者之间并无根据关系,故D项不能作为根据。

(四)理解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理解词语、把握句子、辨析信息,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观点。这类题的范围往往涉及全篇,所以比较复杂,难度系数也较大。如1998年第26题:
对文中提供的信息,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生物学家知道怎样通过转基因技术使作物产生抗除莠剂等特性不过十多年时间。
B. 转基因作物可能给环境带来危险是转基因技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C. 野生植物同抗除莠剂作物杂交之后的变种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
D. 转基因是一种新的生物工程技术,它给作物栽培带来从未有过的根本改革。
本题考查对全文一些重要信息点的把握的能力,题的范围涵括全篇。A项的根据在第一段,“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某种新的特性。”这就说明对转基因作物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过十多年时间”。B 项的根据在第三段第一句:“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D项正确综合了全文的内容,尤其可从末段最后一句把握基本信息:“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一场空前的革命。”只有C项是不准确的,它没有正确理解文章第三段的内容。文中两处提到“可能”:“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加快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而C项则把“担心”和“可能”改为“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以变成为“事实”了,故C项是不准确的。
高考现代科技文阅读测试,虽然涉及面十分广泛,但是它的测试点是非常明确的。它以筛选文章信息、理解文章内容为中心来展开阅读活动。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需要阅读的材料也越来越广泛,我们在阅读中就必须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准确把握,减少遗漏。这就要求在阅读训练中切实提高阅读的基本能力,把科技文的阅读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最终答案:略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