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有什么关系?

问题描述:

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有什么关系?
有史料更好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1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月.父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咸丰二年(1852年)五月入宫,封兰贵人,居储秀宫.咸丰四年(1854年)晋封为懿嫔.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子载淳(即同治皇帝),晋封懿妃.咸丰七年(1857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携皇后钮祜禄氏、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及皇子载淳等逃往热河行宫.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皇帝病重.下诏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赞襄政务,称“赞襄政务王大臣”.分别赐与皇后钮祜禄氏及皇太子载淳“同道堂”、“御赏”玺,作为即位后下达圣谕的符信.
咸丰皇帝病死热河,载垣等八大臣辅政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载淳即位,改明年为祺祥元年.十月,又改明年为同治元年.皇后钮祜禄氏晋封皇太后,称母后皇太后,上徽号慈安;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以载淳生母身份晋封皇太后,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
慈禧太后为独揽朝政大权,视载垣、端华、肃顺等赞襄政务王大臣为敌,联合恭亲王奕欣发动北京政变,废除了八大臣,授奕欣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慈安、慈禧开始垂帘听政.因此年为农历辛酉年,史称“辛酉政变”.
慈禧统治时期,朝内依靠亲信,地方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对外勾结外国侵略势力,出卖中国主权,以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政权.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
同治十三年(1874年)底,同治帝载淳死于养心殿平安室,皇后阿鲁特氏,因慈禧太后待之甚虐,亦吞金而死.同治帝无子,慈禧立其四岁侄(亦系外甥)载湉为皇帝,两太后再次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皇太后暴死.慈禧独揽大权.
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慈禧以越事失机之由开去恭亲王奕欣一切差使,撤去亲王双俸,仅保留世袭罔替亲王.同时罢黜五军机大臣,安排自己的亲信进入军机处及内阁.从此,清朝廷成了慈禧太后的独家天下.1886年,慈禧太后以办海军为名修葺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后改名为颐和园).次年,改“垂帘听政”为“训政”.1889年,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仍操纵内政和外交大权.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高官显宦长期唯其命是从,在其周围形成后党集团.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又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岁生日,慈禧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致使战败,割地赔款.光绪皇帝亲政,支持康梁变法.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复垂帘于便殿训政”.囚光绪帝于瀛台,杀谭嗣同等六人于菜市口,取消一切新政.
当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慈禧太后下令镇压未果,不得不于1900年初改“剿”为“抚”,利用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热情,对外宣战.8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她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再次命令镇压义和团,并以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出面求和,在1901年9月与11国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
此后,为缓和国内外矛盾,消弭革命,维持统治,陆续推行“新政”,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官制、整顿吏治、改定刑律、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兴办学校等等.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为抵制革命,慈禧太后又进行了假立宪,为期九年.1908年11月14日,光绪帝死.她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三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次日慈禧病死于西苑仪鸾殿,谥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