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十六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

问题描述:

1 2018’新课标高考第一轮总复习同步测试卷历史(十六) (古代中国

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2016雅礼) 张应文在《清秘藏》中记述:法书、名画,必资纸而久传,纸之不可无考审矣。江南有竹纸,浙中有麦秸、稻秆纸。这表明(C)

A .中国的造纸业历史源远流长

B .南方造纸技术领先于北方

C .造纸所需原料大多较为廉价

D .书画名作必资纸方能流传

【解析】材料表明纸的原料为竹、麦秸、稻秆,这都是比较廉价的,故本题选C 。A 项材料没有提及;B 项无北方材料,对比不出;D 项说法绝对,碑石、绢帛也是书画载体。

2.(2016长郡) 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C)

A .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 .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 .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 .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解析】隋唐已发明雕版印刷术,A 项错误;“书版”“精雕”说明是雕版印刷,B 项错误;材料中官方大量刻书说明C 项正确;D 项说法绝对。故本题选C 项。

3.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材料认为四大发明(A)

A .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B .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

C .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

D .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解析】本题考查四大发明对近代西方文明的作用。根据材料信息,作者认为四大发明对近代西方文明的实现和资本主义的产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故A 项正确。

4.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这说明古代中医(B)

A .曾长期领先欧洲医学

B .具有实验研究的价值

C .重视实验的科学精神

D .具有近代科学的特征

【解析】屠呦呦及其团队对我国传统中医的重大突破是通过反复实验,提取了青蒿素,

2 这说明古代中医具有实验研究的价值,B 项符合题意。A 项说法与材料无关且不符合史实;古代中医重经验而非实验,C 、D 两项说法错误。

5.阅读下表的科技成就,其本质上反映了(D)

B .古代科技著作一脉相承

C .古代科技与农业生产无关

D .农耕经济是古代科技发展的保障

【解析】中国古代科技总结阶段是开始于明朝时期,不能概括材料全部,排除A 。四本著作分别是数学、农学、天文历法、医学著作,不具备一脉相承的特点,排除B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是农耕经济的产物,服务于农耕经济,故C 项错误,答案为D 。

6.(2016雅礼) 《泰西水法》是介绍西方水利科学的著作,由意大利在华传教士与明末士大夫徐光启合译。《四库全书总目》介绍此书并指出:“西洋之学,以测量步算为第一,而奇器次之,奇器之中,水法尤切于民用,视他器之徒矜工巧,为耳目之玩者又殊。固讲水利者所必资也。”这说明(A)

A .传统科技观念影响了西学东渐

B .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

C .近代西方科技在中国广泛传播

D .明末政府已突破“海禁”政策的局限

【解析】材料无法体现B 、C 两项;“海禁”在明朝主要是禁贸易,人员往来在官方约束下并不禁止,故D 项错误;材料中《四库全书》明显对西方科技有歧视,故选A 。

7.《诗经》 保存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篇。后来,儒生把《诗经》 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诗经》(C)

A .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编订的

B .能够提高儒生的文学修养

C .蕴含了儒家的核心理念

D .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解析】《诗经》全面展示出周人的社会生活和道德风貌,其中流露出的精神符合儒家道德规范,因此答案为C ;孔子编订的并不能说就一定成为儒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故A 项错误;B 、D 两项不是材料体现的主旨。

8.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一种所谓“台阁(内阁与翰林院) 体”诗:思想情感“雅正平和”, 心态陶然悠然,以“施政教,适性情”为目的,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这反映了(B)

A .拯救封建专制陷入危机的情感

B .诗人缺乏关怀生活与艺术创造的热情

C .对程朱理学和道学家们的抨击

D .复古与追求古代优秀山水诗歌的前奏

【解析】A 项“拯救封建专制”,无从体现;C 项“抨击”,无从体现;D 项属于无关项,材料反映不出;由台阁体诗应制、唱和之作数量非常之多,以“施政教,适性情”为目的可知,B 项符合题意。

3 9.台湾学者傅乐成认为,宋文化与唐文化属于两个不同的类型。比如在诗歌上,宋诗写得深奥含蓄,将唐诗的丰腴、通脱、旷达,化作瘦劲、深刻、曲折而富于哲理。形成宋诗这种特点的原因之一是(B)

A .宋代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 .宋代理学的影响

C .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

D .宋代租佃契约关系的定型

【解析】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出现在明清时期,A 项排除;宋代理学弥补先前儒学的不足,提出世界本原是天理,更加思辨化,反映在文学上就是“宋诗写得深奥含蓄”,B 项正确;宋代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应该带来宋词的世俗化,C 项排除;宋代租佃契约关系与宋诗的深奥含蓄无关,D 项排除。故选B 。

10.“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C)

A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

B .郑板桥的《兰竹图》

C .杂剧和散曲

D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

【解析】儒学从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心学属于新儒学,植根于重农抑商的基本经济政策,故A 项错误;郑板桥的《兰竹图》属于文人画,属于“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故B 项错误;元杂剧和散曲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而出现发展,而市民阶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属于“新文化”,故C 项正确;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适应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影响范围小,只局限于先进的士大夫阶层,不符合“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的新文化”,故D 项错误。

11.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C)

A .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具有外来文明的特点

B .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具有风俗写意的特征

C .图三是元代关汉卿的作品,具有质朴真切的特点

D .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是“徽汉合流”的成果

4 【解析】图一是顾恺之的作品,但并非吸收外来文明;图二并不属于风俗画;图四的京剧产生于道光年间。只有C 项符合史实。

12.(2016长郡) 清代小说《红楼梦》不但文学造诣高,同时也留下许多当时观察社会生活的材料。书中写道:贾敬热衷追求神仙,却因误服丹砂丧命。死时,独子贾珍出了远门,家人只好作主,先请人将遗体移往尼姑庵安置。等贾珍回家后,再按服丧守孝之理办理后事。根据这段故事呈现的现象推断,下列说明最恰当的是(B)

A .追求神仙乃是士人普遍风气

B .社会上儒释道文化兼容并存

C .尼姑社会地位已经高于道士

D .儒家礼教地位低于释道传统

【解析】材料中,贾敬追求神仙体现了道文化,死后遗体放置尼姑庵体现了释文化,其子贾珍服丧守孝体现了儒文化,故B 项符合题意;A 、C 、D 三项说法错误。

13.中国现代哲学家宗白华在谈到魏晋南北朝文化时曾说到:“它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下列可支持这一看法的是(B)

①司马相如《上林赋》 ②顾恺之《女史箴图》 ③王羲之《兰亭序》 ④柳公权《玄秘塔碑》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③④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①是汉代,②和③是东晋时期的,④是唐朝。答案选B 。

14.下列书法作品的字体依次为

(C)

A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

B .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C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D .行书、楷书、隶书、草书

【解析】在漫长的发展演变中,汉字主要形成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几种主要字体,观察上述书法作品可知其字体依次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故选C 。A 、B 、D 三项不符合题意。

15.学者们在研究中西方山水(风景) 画时发现,中国早在魏晋时期就产生山水(风景) 画了,而西方却要到15世纪才出现,但中西方山水(风景) 画的发展方向却截然相反:西方始终是以形似为基本,可以形容为科学的绘画;而中国却从表现外物神韵转到表现内心意韵,可以形容为诗的绘画。以下对中西方山水(风景) 画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B)

A .中国领先西方千年以上,且比西方更成熟更科学

B .国情决定了中国走向文人画与西方走向科学绘画

C .中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决定了中西方对科学的态度

5 D .中西方的艺术差异决定世界艺术的多姿多彩

【解析】在世界绘画史上以中国文人画为代表的东方绘画与西方现代派绘画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两大绘画体系。中国文人绘画将中国绘画推向了一个更加文学性、生活性和世俗性的艺术高度,在绘画上往往以真、草、隶、篆的诗文题跋和写意绘画来表达他们的才情,侧重于画家内心的感怀世界与绘画传统的传承和积淀。而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们则以光学的色彩学为绘画艺术革命的突破口,使西方绘画远离了圣经故事和文学性的描述,从而在视觉上更为纯粹,更加有冲击力。由于东西方艺术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以文人画为代表的艺术潮流和西方以现代派为代表的现代派绘画在艺术表现方面各有特点,往往在相同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观点,一步步拉开了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距离。所以选择B ,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不同的国情决定了风格走向。

16.(2017一中) 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一再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明代王世贞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乎其中”。准确地说,他的画作应属于(D)

A .人物画 B.山水画

C .风俗画 D.文人画

【解析】材料中“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表达的是画家的心态和意境;王世贞把山水画、人物画中的“形模”放在非常次要以至附属的地位,特别强调“气韵”,传达出文人画家的精神境界。故D 对。

17.著名画家俞剑华在谈某一绘画特点时,认为这是由于“(文人学士) 非专门名家,并未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之故。这一绘画艺术(B)

A .属于山水画派

B .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

C .属于市民文化

D .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重要价值

【解析】本题材料“(文人学士) 非专门名家,并未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特点,因此选B 。A 项不注重意境;文人画是士大夫画,C 项错误;文人画与社会风土人情关联不大,D 项错误。

18.古代中国戏曲与古希腊戏剧被称为“世界古老戏剧”,其中,古希腊戏剧繁荣于公元前6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而中国戏曲一直到12世纪末才走向成熟。二者繁荣的共同原因是(B)

A .文艺功能的政治化

B .商品经济的发展

C .艺术的世俗化趋势

D .知识分子阶层的崛起

【解析】古希腊戏剧繁荣的原因在于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戏曲成熟的原因也是商品经济的繁荣。由此可知,B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46分)

19.(23分)(2016考前信息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元杂剧以后,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戏剧一直是城市人民最主要的共同审美对象。这种情形在明代表现得非常充分。明代戏曲在元杂剧后取得了极大的繁荣。首先是种类繁多??其次是大作家、大作品和名演员不断涌现??第三是不断有创新??

汤显祖是明代最伟大的剧作家,他的《牡丹亭》是一部“以情格理”的杰作。汤显祖最

6 佩服的是晚明卓越的思想家李贽(卓吾) 。李卓吾主张重视功利,提出“吃饭穿衣即是人伦物理”,对汤显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强调“情”字,反对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义”和“理”。汤显祖《牡丹亭题词》说:“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以情为指归、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是一种新文化的代表。

——摘自黄建华、任丽青《明代的城市文化》

材料二 他(莎士比亚) 剧本的背景都设在意大利、法国、苏格兰或者希腊,但是实质上这些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莎士比亚所了解的狭小世界,即伦敦、斯特拉特福以及二者之间的地区??他的很多重要剧本都隐含着这样的意义。詹姆斯一世的腐朽王朝在《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中的埃及朝廷中得以用反讽的手法再现,《仲夏夜之梦》中的波特姆、彼得·奎斯和他们的同类都是英国的乡下人,而几乎不像雅典人??在《第十二夜》中,我发现马尔沃利就是讽刺版的本·琼森,《李尔王》中的埃德蒙就是莎士比亚心目中另一位对手——克里斯托弗·马洛的最终版。(注:本·琼森和克里斯托弗·马洛都是莎士比亚以后不久英国著名的人文主义剧作家)

自莎士比亚之后,伦敦涌现出了一大批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伦敦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也没能例外??如莎士比亚再现世界一样,狄更斯再现了伦敦。

——摘自哈罗德·布鲁姆《伦敦文学地图》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戏剧繁荣的原因,并简要说明汤显祖戏剧的思想内涵。(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历史背景和影响。(9分)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16—17世纪中西方戏剧的共同特点。(4分)

【参考答案】(1)原因:元代元杂剧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化生活需求的增强。

思想内涵:突破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义”和“理”对人性的压抑;引导人们追求功利和现世生活的自由与幸福,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启蒙意义。

(2)历史背景:文艺复兴运动对“人文主义”的推崇,影响到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要求有一种适应英国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而当时英国人的生活状况,又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影响:莎士比亚的戏剧,不仅使人文精神在英国得到传播,而且深深影响了英国的戏剧创作和文学创作,促进英国文化走向辉煌。

(3)共同特点: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突破原有文化对人性的压制;源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生活,将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在一起。

20.(2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字“马”的演变过程

材料二 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形意文字书写系统(也称中文) 。汉字亦名列世上最古老、并唯一流传至今的形意文字,推估可追溯至4 000年以上,汉字也被日文与朝鲜文,以及古代越南文等东亚多国语言使用。

由于表意文字特性,让汉字可以跨语言使用,曾长期成为东亚地区交流的唯一文字。今可略分为简体中文与繁体中文两个系统。前者用于中国大陆、马来西亚与新加坡以及东南亚华人社区,后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另外,日本及韩国皆有其公布之

7 官订汉字表。

根据2005年世界主要语言实力调查报告,汉语排名世界第二。如今,中国在国外推广汉语的“孔子学院”发展很快。2008年后联合国采用的中文一律是简体中文。简体中文全面取代繁体中文作为唯一的中文交流文字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繁体中文将定位于传统文化或艺术的层面保留下来。如今,简繁之争成为文化界的一个热点,民众反应也不一而同,但持简体中文是一种进步观点的占绝大多数。

材料三 唐代铨选人才,有四项考察标准,一曰身,二曰言,三曰书,四曰判。对书的要求必须是“楷法遒美”。朝廷又开创性地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形成书学与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比肩并立的格局。??唐代书法承袭隋而来,而隋代书法集南帖、北碑之大成,“大开唐风”。

——据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整理

材料四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

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材料五 元统一全国后,由于南方城市经济的固有优势,北方杂剧作家纷纷漫游或迁居南方,南方籍文人也纷纷染指杂剧创作。大致到大德末年以后,杂剧创作活动的中心逐渐由大都转移到杭州。

材料六 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并指出其演变的特点。(7分)

(2)材料二中汉语排名语言实力第二的原因是什么?(4分)

(3)中国书法艺术从魏晋时期开始走向美的自觉,到唐朝达到高峰。据材料三概括唐代书法艺术走向鼎盛的原因。(3分)

(4)据材料四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据此,你得出什么认识?(4分)

(5)根据材料五分析元杂剧创作中心转移到南方杭州的主要原因。(3分)

(6)据材料六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2分)

【参考答案】(1)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顺序错误不给分) 演变的特点:由繁到简,保留形意文字的特点。

(2)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加强,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开放与对外交流的发展;孔子学院等文化机构的推广。

(3)科举考试重视书法;政府在最高学府中设立书学;学习前代经验。

(4)原因:土地制度的变化,中小地主发展壮大起来;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5)原因:南方城市经济的发展;北方剧作家移居南方;南方文人加入创作队伍。

(6)新特点:通俗化,平民化(或大众化) 。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8-01-2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