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仿写句子(在线等)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按这个格式再写2句,

问题描述:

求仿写句子(在线等)
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
按这个格式再写2句,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1-05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解析 仿写时不仅要句式相同,地域相对,还要注意句中暗用了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典故.出自王维的五律《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含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户在燕然).
我们的答案中也要用诗文词句来表达.请看下面的答案.
1、我梦想,伫立于中原巍峨耸立的泰山,在茫茫的层云之上,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情怀.
这一答案不仅句式相同,还运用了杜甫《望岳》的词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我梦想,驻足于南国长风涌波的海边,在阵阵的涛声中,感受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
读过李白《行路难》的同学,对这个答案自然心领神会了:“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我梦想,驰骋于北国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在徐徐的和风中,阅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看了这个答案,自然会令人吟诵北朝民歌:“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盖四野.风吹草低见牛羊.”
4、我梦想,登上鄂州千载悠悠的黄鹤楼,在历历晴川前,体悟芳草凄凄的感受.
这个答案显然化用了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的 诗句.全诗为:“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我梦想,漫步于华东绿杨白沙的钱塘湖畔,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春光里,聆听莺声燕语的欢歌.
这里是引用了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我梦想,泛舟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在漫江碧透的春色里,欣赏江花胜火、江水如蓝的胜景.
这个答案既有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词句“漫江碧透”,又有白居易词《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词语的化用.
7、我梦想,攀跃上江西那葱茏四百旋的庐山,在飞泻如练的瀑布前,感受银河落九天的壮观.
这个答案也是连用两首诗的语句.“跃上葱茏四百旋”出自毛泽东的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银河落九天”的出处就更广为人知了,是出自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8、我梦想,置身于西域那冰封雪飘的昆仑山,在巍巍的峰巅之上,欣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绝美风光.
毛泽东词《沁园春·雪》的词句在这个答案中得到恰如其分的运用.全词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河,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情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彺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我梦想,追寻王之涣欲穷千里目的足迹,在雄伟的鹳鹊楼头,去感受白日依山、黄河入海的苍凉壮美.
这里用王之涣《登鹳鹊楼》来构思答案,为求意胜,与原句式稍有不同(大体上还是一致的),也可谓思维活跃,设计精巧.
10、我梦想,置身于江南水田飞白鹭的乡间,在依依的翠柳林间,体味阴阴夏木鹂啭莺啼的情调.
读了这个答案,不仅令人想起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还会让人想到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还会想到杜牧的《江南春绝句》中的诗句“千里莺啼绿映红”.
一道看似简单的仿写题,使得平时不注意记诵诗文的同学无所适从;确也为平时勤于阅读善于积累的同学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这道仿写题,至少给我们两点启示:一、中学生要广泛阅读,勤于积累,善于记诵;二、仅会背诵诗文还不够,还要深入理解,精于运用,点石成金.做到这两点,不仅在作仿句题时能得心应手,对提高认知能力、写作能力也善莫大焉!我的老师告诉我:优美的散文背诵二三百篇,优秀的诗歌记诵五六百首,作文时每写一句话都会有六七个词迸出来任你挑选,就不会搜肠刮肚也无话可说了.我谨记之,果有长进.我希望同学们都试验一下这个不深奥不难掌握的 “秘诀”.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练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