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文言文的问答题!1《三峡》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文章最后为何要用民歌做结尾?2《马说》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问题描述:

几个文言文的问答题!
1《三峡》描绘了三峡不同季节的壮丽景色,文章最后为何要用民歌做结尾?
2《马说》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借“马”来说好在哪
3陋室铭 一文以骈句为主,骈散结合.请结合例句说明这种写法的优点及作用
4小石潭记 是一篇单纯的写景文章吗?
5请你举例说明《岳阳楼记》的写作特点
6一个“乐”字贯穿《醉翁亭记》的始终,请问作者都“乐”了一些什么,又为何而“乐”呢?
7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如果作者只说“嗜学”是否话题更集中?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2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1体贴民俗风范 代表了民歌的简练、生动、 表示了巴东三峡中巫峡最长.衬托猿猴哀叫的凄凉
2对统治者的嘲讽,对读书人的同情和自己的怀才不遇.揭露了统治者的愚妄浅薄.托物寓意
3 《陋室铭》通过对所在居住的陋室的描绘,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支取文章一两个比喻起兴,引出楼市而利益却在与惟吾德馨.文章的前4句及时比喻,优势类比,意在有虚衬实
4小石潭记借助小石潭景色与环境的清幽来表现作者凄苦恰谈的心境,突出其傲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5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乃重修岳阳楼”、“属予作文以记之”,又有对湖光水色的描写——“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从本文语言来看,则是常规的骈散结合,既有对句,也有散句.可谓文质兼美,不愧千古名篇.
6醉翁乐在山水之间,因“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同时又有“宴酣之乐”.因为滁州百姓生活安乐,从而使作者“乐”于优美的景色,安详的生活,其实为百姓乐而乐.
7如果作者只说“嗜学”并不会使话题更集中.作者当时的情况虽家穷但志不泯,嗜学融化于心,体现于行;而现在的“穷家富教”只注重了学的形式,忽略了学习的心态.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