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问题描述:

使至塞上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2-0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王维《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1], 属国过居延[2].
征蓬出汉塞[3],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4] , 都护在燕然[5].
赏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奉命赴西河节度使府慰问将士,此诗即诗人赴西河途中所作.这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
首二句交待诗缘何而作,以及写作的地点.“欲问边”,是出使的目的.“单车”,是说随从少,仪节规格不高.诗于纪事写景之中微露失意情绪,这种情绪便是从“单车”二字引发出来.而后一句说身过“居延”这特殊的地域,则成为诗中描绘的风光景物的根据.
三、四两句包含多重意蕴.由“归雁”一语知道,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叶干枯,根离大地,随风飘卷,故称“征蓬”.这一句是诗人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古诗中说到蓬草,大多是自叹身世.如曹植的《杂诗》(其二)所谓“转蓬离本根,飘飖随长风”,就是著名的例子.本诗中的“出汉塞”恰与诗人此行相映照;而且,这三个字异国他乡的情味甚为浓厚,这就加深了飘零之感.去国离乡,感情总是复杂万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难奔、有国难投的情势,还是象本诗中听写乃是因为负有使命.大约诗人这次出使,已自心境不佳,并不同于汉司马相如初得武帝青睐,出使西南夷那样的威风、气派.诗人的失意情绪或者同朝廷政治斗争有关.一向器重诗人的宰相张九龄即于本年四月贬为荆州长史.
诗在表现上采用的是两两对照的写法.“征蓬”于诗人,是正比,而“归雁”于诗人则是反衬.在一派春光中,雁北归旧巢育雏,是得其所;诗人迎着漠漠风沙象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景况迥然不同.
五、六两句写景,境界阔大,气象雄浑.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置身大漠,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这样一副景象: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见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诗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似乎觉得这荒漠有了一点生气.那是烽烟,它告诉诗人,此行快要到目的地了.烽烟是边塞的典型景物,“孤烟直”,突出了边塞气氛.从画面构图的角度说.在碧天黄沙之间,添上一柱白烟,成为整个画面的中心,自是点睛之笔.《坤雅》:“古之烟火,用狼烟,取其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又是从用字上说.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这是一个特写镜头.诗人大约是站在一座山头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时当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是怎样美妙的时刻啊!诗人只标举一个“圆”字,即准确地说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点.由于选取这样一个视角,恍然红日就出入于长河之中,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
最后两句以事作结:询知都护此时所在,诗人的使命也即将完成.诗的收束,顺其自然.
这首诗虽是纪行,但或抒感慨,或叙异域风光,一路写来,自然天成.“长河”,“落日”一联极其出色,历来被传诵为写景的名句.
注释
[1]问边:慰问边塞将士.
[2]属国:典属国的简称,代指使臣,这里是王维自指.居延:东汉有居延属国.据《元和郡县志》:居延海在甘州张掖县东北(今属内蒙).
[3]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
[4]萧关:在今甘肃固原东南.候骑(读ji计)骑马的巡逻兵.
[5]都护:都护府的最高行政长官,诗中指河西节度使.燕然:山名.后汉车骑将军窦宪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诗中指河西军得胜.
译文:
轻车要前往哪里去呢?出使地在西北边塞.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边境.浩瀚沙漠中醒目的烽烟挺拔而起,长长的黄河上西下的太阳圆圆的.到了边塞,只遇到留守部队,原来守将们正在燕然前线.
评析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王维,同时又是一位边塞诗人,《使至塞上》便是其边塞诗代表作之一.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写自己将奉命出巡边塞,此去征途遥遥.“单车”,即轻车简从,用在这里蕴含着独当重任的自豪感;“问”:聘问、出使;“问边”,即出使视察边塞.“属国”:典出于《汉书.武帝纪》:“元狩二年秋,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置五属国以处之.”颜师古注:“存其国号而属汉朝,故曰属国”.在《汉书.卫青霍去病传》中,颜注又解释“属国”说:“不改其本国之俗而属于汉,故号属国”.合两注而下一定义则应是:保留国号和本国风俗习惯而归属于汉朝的那些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类似于今天所说的附属国.“居延”:汉朝所置的县名,治所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居延县属凉州张掖郡,乃当时之属国.(见《后汉书.郡国志》)这句是承首句而言,说自己“问边”欲往的附属国将超过汉朝居延之外,暗示出任重而道远之意;“过”字应解为“超过”.朱东润主编《历代文学作品选》注此句为倒装句:“经过居延属国”,实误.居延在今内蒙靠外蒙不远的国界了,离王维要去的凉州(甘肃武威县,当时河西节度使幕府驻地)尚远,解为“经过居延”,太实,也不合情理;解为“超过”,是紧扣上句“欲”字,不过是出发前的虚指,借汉朝的典故来表现唐帝国声威远震,超过汉朝,自己使边的任重道远而已;何况诗的尾联也只说走到萧关(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并未经过居延.也有人把“属国”解为“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指外交使者),如中国社科院文研所编的《唐诗选》、张燕瑾的《唐诗选析》就是如此.按“属国”与“典属国”两个词词义完全不同,虽然杜甫《秦州杂诗》:“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是这种简称的例证,但两诗的上下文意完全不同,王诗首句已有“单车”、“问边”,足已表明自己使臣身分,如果下句再特地表明自己是“典属国”,岂不有重复多余之嫌?所以单看下句这样讲,句法固也可通,但联系上句的文章来看,就不免欠妥了.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写由内地赴塞外的漫长征程和疾奔心情.“蓬”:草名,茎高尺余,叶如柳叶,开小白花;秋枯根拔,风卷而飞,故又曰飞蓬.“征蓬”,形容征途疾奔如风卷蓬草翻飞.“归雁”;冬去春来回到北方的大雁;诗人赴边恰值三月季春,故借以自喻.“胡天”:即胡人的天地,指塞外少数民族地区.这一联连用两喻,气势飞动,都很贴切形象:“征蓬”,紧承首句“单车”,轻车简从,自然疾如飞蓬;车轮滚滚,风驰电掣,其状亦如蓬草乘风,翻卷飘飞,本体和喻体之间,既有轻便这一质的相同点,又有翻滚这一态的相似处.“归雁”,不仅扣紧了诗人春天出塞与大雁北归的时令相同,而且妙在下一“归” 字(犹如冬去春回,暂栖南方的大雁归心似箭地飞向塞北草原一样),就把诗人因为王命急宣、十万火急的赴边心情传神地活画出来,堪谓“难写之状如在目前”(梅尧臣语,见《六一诗话》)了.“出汉塞”、“入胡天”,一出一入,不仅分别紧承首联的“问边”和“居延,显得章法严密;而且使万里征途,顿有一线贯穿之势,则汉胡两地,长路漫漫,气象之辽阔,天地之迥异等等,俱包孕在字里行间,从而窥见出意蕴之深厚.两句看似重复,实各有侧重:上句单用比,而突出行速之疾,侧重于外貌的描绘;下句兼含比兴,而突出心情之疾,着力于神髓的钩摄.上句写大地,令人想见关山迢递,旷野茫茫无边;下句写长空,使人如闻浩浩天宇,雁群声声长鸣.这一下一上,天地万物咸包;俯瞰仰望,平面立体毕现.至于字工句健,对仗精严,则更毋复赘言了.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专写塞外黄昏的雄奇壮观.“孤烟”:指边塞烽火台升起的狼烟.宋朝陆佃《碑雅》云:“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上句“大漠孤烟直”,是说浩瀚无垠的大沙漠上,但见孤零零的一股浓烟拔地而起,笔直地冲上云霄;下句“长河落日圆”,是写地平线上,横贯千里的黄河上空,一轮徘徊欲坠的红日显得格外浑圆.这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首先是因为诗人善于摄取典型景物,并赋予它鲜明的个性,描绘出粗犷雄浑的壮美意境,使人如身临其境地领略到边塞大漠特有的风光.试看沙漠、狼烟、长河、落日这群意想的组合,与内地青山绿水、柳暗花明、莺歌雁舞的景象,就迥然别一天地,非荒凉戈壁莫属.沙漠平旷无边,放眼四顾,故觉其“大”;塞外旷野荒凉寂寥,了无林木沟壑可观,惟余报警的一道狼烟醒目,非用“孤”字不足以状其单调、孤独;狼烟的特点既是“风吹不斜”,则“直”字自然最恰当不过,既孤且直,则狼烟的刚劲挺拔之势毕肖;黄河虽有九曲,但在沙漠的视野范围内,无遮无挡,横亘远方,则下一“长”字,感觉最为真切;落日固是圆形,但它在平旷的沙漠天边,又在线状景物场合的衬托之下,也就显得更大更圆了.难怪《红楼梦》中香菱曾说:“想来烟如何是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段话不仅是对严羽《沧浪诗话》中“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一诗论作了最深入浅出的注解,而且也说明了这两句诗中意象的个性化特征.其次,在构图方面也颇具匠心.“大漠孤烟直”,是广阔的平面沙漠上矗立起一根状似圆柱的烟柱,二者的角度是互为垂直的;“长河落日圆”,长河远看象一条带子一样,而紧靠它的上空,是一轮将落未落的红日,二者的角度则是线段与圆相切.平面与圆柱、线段与圆形相互组合,构成了一幅线条清晰、色彩鲜明的立体图画.既体现出几何美学的对称美;又显示出如椽大笔的刚劲气韵.它留下的空白很大,正突出了沙漠天宇苍苍、大地茫茫的特征.复次,在色调的配合、动静的交错等技法上也有独到的功夫.黄沙瀚海上升起缕缕黑烟,白色晶亮的长河上映照着血红的落日;色调和谐,更烘托出边塞那苍茫、辽远、雄浑、壮阔的境界.而寂静的沙漠上,孤烟在冉冉上升;落日映照的苍穹下,长河在哗哗奔流.动静相间,有声有色,便使得整个画面于荒凉中略有生气,于寥落中蕴含壮美.以上三点,或可看作“诗中有画”在这首诗中的体现吧.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达萧关,得知主将在前线的胜利消息.“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是唐朝关中通往塞北的交通要道.“候骑”:候是斥候,侦察兵;“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都护”:边疆重镇的最高长官,管理边防、行政和各族事物.唐代设有安东、安南、安西、安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这里指河西节度使崔希逸.“燕然”: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这里暗指唐军在前线的军事胜利.这两句话说途至萧关,遇到了侦察骑兵,得知主将崔希逸在前线战斗屡获大捷,唐帝国声威已远振域外,就象东汉车骑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在燕然山勒石记功一样.结局仍用汉代典故,并非实指,只借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喜悦、自豪和对帝国军威的颂扬之情,与首联的借典抒情遥相照应.
全诗叙写了“使至塞上”的整个过程以及途中的所见所闻,似未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因而对它的主题思想应加以探讨和深究.
以往,人们在评价王维边塞诗时,多把这首诗列入富有“爱国热情”之内,大而化之地肯定其思想意义.例如陈贻欣的《王维》引了这首诗之后评论说:“在这里,诗人政治上、心灵上的阴影,全部为雄伟粗犷的大自然、为激昂的爱国热忱一扫而光.在这里,他的青春再度闪耀着光彩,显示出他性格中积极活跃的一面.”(见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二卷第172页)至于某些专门的作品赏析文章,褒扬之意就更加鲜明了,例如张燕瑾《唐诗选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46页归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说:“这首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勾勒出祖国边疆的壮丽风光,表示了对守卫边塞、报效国家的唐军将士的崇敬,洋溢着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种结论是否正确?最好还是弄清具体的历史背景之后再下结论.
王维这次以监察御使身份奉命出使边塞,时间是开元二十五年三月,任务是代表朝廷去宣慰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大败吐蕃的战功,这一点评论者皆无异说.问题是崔希逸这次“战功”是怎样取得的?战争的性质是否属于正义?论者却似未作深究.
《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十五年“三月乙卯,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自凉州南率众入吐蕃界二千余里.己亥,希逸至青海西郎佐素文子觜与贼相遇,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刘煦虽然处于民族偏见,称吐蕃为“贼”,可他毕竟还是尊重事实:“入吐蕃界二千余里”,这种突然袭击还不算侵略吗?人们要问:这次出兵的起因是怎样的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开元二十五年三月,“己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袭吐蕃,破之于青海西.初,希逸遣使谓吐蕃乞力徐曰:‘两国通好,今为一家,何必更置兵守捉,妨人耕牧!请皆罢之’.乞力徐曰:‘常侍忠厚,(按崔带散骑常侍官衔镇河西)言必不欺.然朝廷未必专以边事相委,万一有奸人交斗其间,掩吾不备,悔之何及!’希逸固请,乃刑白狗为盟,各去守备;于是吐蕃畜牧被野.时吐蕃西击勃律,勃律来告急,上命吐蕃罢兵,吐蕃不奉诏,遂破勃律,上甚怒.会希逸兼人孙诲入奏诏,自欲求功,奏称吐蕃无备,请掩击,必大获.上命内给事赵惠倧与诲偕往,审查事宜,惠倧等至,则矫诏令希逸袭之.希逸不得已,发兵自凉州南入吐蕃二千余里,至青海西,与吐蕃战,大破之,斩首二千余级,自是吐蕃复绝朝贡”.
原来早在开元十八年,唐与吐蕃就在赤岭竖分界碑,约定互不侵犯,从此六、七年间双方相安无事.崔希逸本来是持重安边的将领,不愿违背自己主动与吐蕃守将乞力徐的盟约.但他的副官孙诲自欲贪功,故怂恿玄宗搞突然袭击.玄宗虽是好大喜功,但也不愿违背赤岭之盟,只让宦官赵惠倧同去“审查”,而赵则假传圣旨让崔进兵.崔迫于君命不敢有违,就在吐蕃早已撤消边防的情况下深入敌国二千余里,斩首二千余级.这次侵略战争不仅给吐蕃人民造成重大灾难,而且也使唐朝遭受严重损失:小勃律与吐蕃和亲并归附于它,(自然主要是迫于吐蕃的军事压力)西域二十多个唐属国却因唐朝外交失信而转向吐蕃朝贡,唐与吐蕃的长期友好关系从此便破裂了.崔希逸自愧食言,不久内调河南尹,抱疚而死.这就是《使至塞上》写作前后的时代背景.
王维还有一首《出塞作》,题下原注:“时为御史,监察塞上作”.说明与《使至塞上》是同时写的.其中歌颂崔希逸:“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把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王维主张军事征服,而反对与少数民族和亲:“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送刘司直赴安西》)天宝八年,哥舒翰以数万士兵死亡的代价攻取吐蕃微不足道的石堡战,李白、杜甫等诗人对此都持批评态度,而王维却写了《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对玄宗的黩武开边、哥舒翰的“战功”大加吹捧.这说明王维对边境战争存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偏见,因而他才会采取不分是非,单纯颂扬边功的态度,和李、杜等人相比、见识之高下显而易见.
我们必须考察作品的时代背景,考察作家对该类问题的一贯立场,再来具体分析这篇作品的主题思想,才能得出较为符合实际的结论.
因此,笼统地说此诗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显然是不恰当的.我们只能说:“此诗叙写了作者奉命出使边塞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以及塞外沙漠的壮景奇观,歌颂了唐帝国的幅员辽阔、国力强盛和声威远震的边功,但作者对这次战争的性质缺乏正确的认识.
此诗在艺术方面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中两联写景颇见功力,尺幅万里,大笔勾勒,比兴生动自然,意境粗犷雄壮,体现出“诗中有画”的特色,具体已如上述.二是叙事的时空跨度虽大,却在一首五律中写得极有层次,结构紧密,毫无流水账之感.首联写出塞之前(从京城出发),颔联写出塞之中(从内地到塞外),颈联写出塞之后(黄昏的沙漠),尾联写到达萧关.有点有面,首尾呼应,承接紧密而又自然.三是首尾两联皆借汉代历史典故叙事,表达主题十分含蓄;中两联写景,包丰富,却只用比喻暗示感情,亦是含而不露;结句只写到萧关,并未写到前线如何宣慰,给人留下充分想象的余地,即所谓“言已尽而意未止”.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立体几何 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