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竞赛知识点······· 是语文呀········复习的········

问题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竞赛知识点······· 是语文呀········复习的········
找不到啊!!!!!!!!!!!!!大家帮帮我吧!!!!!!!!!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24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六(上)语文常识练习(2)
15、青海高原一株柳
1、《青海高原——株柳》这篇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的猜测与想象,描写
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赞扬了柳树伟大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
的敬畏和赞颂之情.
2、本文作者陈忠实,现任陕西省作协主席,作品有《信任》、《渭北高原,关
于一个人的记忆》、《百鹿原》.
3、积累有关“柳”的诗句.
4、由这株柳你由想到哪些人物:霍金、桑兰、张海迪、夏洛蒂……
5、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6、背诵边塞诗:《凉州词》、《从军行》、《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7、课后习题三:(1)这株柳树神奇在挺立在高原上,是壮观的一方独立风景,
它生命力极其顽强,不仅能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来,而且居然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作者对它产生望而生畏的感觉,是因为柳树对那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的品格.(2)这句话不仅仅是写柳树,而且是写人.从中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着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会产生奇迹.
8、“这是一株神奇的柳树,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它伫立在青海高原上.”句中“神奇”是因为:这株柳树挺立在高原之上,并形成了一方壮丽的风景,它生命力及其顽强,不仅在恶劣的环境下生存下来,而且枝繁叶茂,生机盎然.“望而生畏”是因为柳树不抱怨、不畏怯,坚持抗争,顽强生存使作者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9、“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它却在一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这句话不仅仅写的柳树,也在写人,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生的道路上,生活和命运不可能公平,但只要心中一直充满希望,凭借自己超乎想象的毅力和韧劲去努力,生命就能创造奇迹.
10、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却又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目的是以家乡灞河边的柳柳来衬托、对比青海高原的这株,更加突出了青海高原这株柳让人望而生畏的生命力.
16、草原
1、《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草原上如
诗如画的美丽景色以及蒙古族人民的能歌善舞、热情好客.
2、老舍: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品有
话剧《龙须沟》、《茶馆》,小说《猫城记》、《离婚》、《四世同堂》.
3、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何:哪里;“忍”是忍心;天涯碧草:指大草原;话:倾诉;斜阳:傍晚时西斜的太阳.这句话的意思是: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就这样分别?夕阳西下,大家站在蒙古包外,面对着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依依不舍地话别.
4、“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这句中的“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
“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支,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这句中的“回味”指对经历或接触过的事情重体味.
5、蒙古族习俗:蒙古族以肉食、奶食为主,传统吃法有“手扒肉”、“烤全羊”.
每年七八月间,草原上都要举行盛大的“那达慕”大会、“摔跤”是“那大慕”的主要内容.
6、背诵1、2两个自然段.
17、麋鹿
1、《麝鹿》是一篇记叙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麝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麝鹿为何又称作“四不像”.
3、最大的麝鹿保护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县.
4、珍贵的国家保护动物还有: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中华鲟、白鳍豚等.
5、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我国古代小说《封神榜》中把它当作姜子牙的坐骑.麋鹿是一种草食性性哺乳动物.它站着的时候,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它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蹄子宽大,可以在沼泽中行动敏捷,毛色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为棕灰色.
6、“……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中的“放养”侧重于自然生态环境下的自由生长.“只有……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中的“饲养”是讲麋鹿在英国的一个私人庄园里接受人工喂养.
“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中的“陆续”在文中指麋鹿不断地被人盗往欧洲.“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在的“相继”指“麋鹿一个跟着一个死去”.
7、悄无声息:没有一点声音、动静.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或不公开出现.课文中指麋鹿极少,几乎绝迹.
漂泊不定: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
颠沛游离:生活困苦,流落他乡.
8、背诵1-4自然段.
练习5
《练习》背诵风速歌及《秋》.
18、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
1、《给家乡孩子的信》是一封书信,作家巴金爷爷在信中表达了对家乡孩子
真诚的关怀,亲切的勉励,抒发了自己要让生命开花的美好情感,给人以人生启迪.
2、书信格式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
3、巴金原名李尧棠,又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五四”以来著名作家,曾作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风》、《雷》、《电》;《寒夜》、《萌芽》、《随想录》.
4、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像巴金这样著名的作家还有:郭沫若、茅盾、朱自清、
闻一多、冰心、老舍、艾青.
5、课文习题2.
(1)“终于”不能省掉,强调了巴金爷爷在提笔写字非常困难的
情况下,坚持着给家乡孩子们回信,体现了巴金爷爷对家乡孩子的理解和关爱.
(2)“终于”强调了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之后得来的.
19、钱学森
1、《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刻不
忘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所作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
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2、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交响乐之父——海顿
炸药之父——诺贝尔 活字印刷术之父——毕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产 世界光纤之父——高锟
飞机之父——莱克兄弟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两弹元勋——邓稼先 几何之父——欧几里德
3、背诵钱学森的话及所表达的感情.
4、课后第4题.
(1)表达了钱学森的一片爱国感情,他牢记自己的祖国是中国,他要为祖国人
民多做实事.
(2)表达了钱学森对祖国的眷恋与热爱之情.
5、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第1自然段应放在放在第6自然段的后面,把它放
在文章开头是一种倒叙的方法,这样写是为了引起读者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的效果.
20、詹天佑
1、《詹天佑》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不怕帝国主
义者要挟嘲笑,克服工程中的千难万险,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事迹,表现了詹天佑
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京张铁路从北京到张家口,全长200公里, 是联系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
3、课文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事迹,修筑京张铁路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
作者依次写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事,赞扬了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4、居庸关: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 八达岭:中部凿井法.
青龙桥路段:设计“人”字形线路,要求会画示意图.
5、“……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中的“争夺”是指争相夺取.在句子中是说各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夺取铁路的修筑权.
“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这句中的“争持”指争论得相持不下.在句子中是说各帝国主义国家都想控制我们的北部,竞相强词夺理,让事情僵持下来.
6、课后习题4.
21、鞋匠的儿子
1、《鞋匠的儿子》课文以生动的事例叙述了两度当选为美国总统的林肯,虽然
出身贫寒,但面对态度傲慢、自恃上流社会的所谓“优越的人”的嘲讽,凭自己的
智慧与宽容,捍卫了尊严,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爱戴.
2、林肯:美国伟大的民主主义政治家,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
1865年4月15日遇刺身亡,由于林肯在美国历史上所起的进步作用,人们称赞他
为“新时代国家统治者的楷模”.
3、一个鞋匠的儿子能成为国家总统,靠的是他超人的智慧、杰出的才华、宽
容大度和谦逊的人格魅力.
4、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三个“永远”,其中第一个“永远”体现了林肯宽宏大度的胸襟;第二个“永远”表达了林肯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而自豪;第三个“永远”表达了他对父亲的尊敬、爱戴和感激.
5、课后第三题.参议人员对林肯的态度由 尴尬——羞辱——大笑——静默—
—赞叹,宽容是一种力量,因为林肯的谦逊、朴实、不卑不亢、宽容、正义赢得了大家的感动和掌声,所以态度有这么大的变化.
6、“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这句话中“裂开的房子”就是指当时美国正处于南北两种制度并存的局面.“完整的整体”指一个统一的国家.这句话表达了林肯希望国家结束分裂,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的愿望.
7、有关“宽容”的名言.
(1)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宽容的.——屠格涅夫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3)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地处罚更加强烈——苏霍姆林斯基
练习6
《大风歌》是西汉刘邦所作,表现了他重新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
22、古诗两首
1、《冬夜读书示子聿》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作品,是用冬夜读书生发的感想来
教育小儿子子聿.这首诗深信导阐述了知与行之间的关系.这首诗告诉人们:做学
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
才是真正有学习的人.
《观书有感》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的作品.这首诗以暗喻的手法,借半亩方
塘明净的形象来壁喻读书体会.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
2、背诵全诗及诗意.
3、有关读书的名言.
4、来自古诗的成语:粉身碎骨 山重水复 万紫千红 柳暗花明 春色满园 不拘一格
5、渠:相当于“它”,诗中指方塘. 为:因为.
绝:极,最;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躬:亲自.
23、学与问
1、《学与问》这是一篇说明事理的文章,课文围绕“勤学好问”这一中心论
点,通过哥白尼和沈括的事例,告诉我们“问”的重要性,向谁“问”,怎样“问”,
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2、哥白尼:波兰天文天学家,创立“日心说”,巨著《天体运行论》
沈 括:北宋科学家,创作科学巨著《梦溪笔谈》.西方人称他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3、背诵《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芒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中的“尽”为完,指桃花凋谢,“始”
为才,刚刚.句意:农历四月,春去夏来,山下的白花都已凋谢,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才刚刚盛开.这首诗的后两句是: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4、背诵1、5两个自然段.
5、说说怎样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6、有关“学与问”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敏而好学 君子之学必好问 三人行有我师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学而各,问而广,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4、大自然的文字
1、《大自然的文字》是一篇科普小品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大自然的文字以
及辨识这些文字的意义,从而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认识大自然,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
感和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文中分别从头顶的天空和脚下的土地两个方面介绍了
大自然的文字——星星、云朵、石灰石、花岗石,告诉我们从中获得的信息:辨别
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地质变化.
2、作者伊林: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科学著作有《几点钟》、《黑白》、《十万个
为什么》.
3、理解“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的含义.
4、了解大自然的各种文字.
25、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1、《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一篇说明文,介绍读报的方法,主要讲读报的
好处,以及如何读报,希望人们养成读报的好习惯.
2、读报的注意点:第一、掌握读报的方法,先浏览,再精读;第二、讲文明,
放在一定地方;第三,阅读后洗手,以免油墨沾染.
3、背诵6、7自然段.
练习7
背诵关于读收的名言及古今贤文(读书篇).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高数一指数函数
下一页:必修五第四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