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历史上10位中华文化名人

问题描述:

求中国历史上10位中华文化名人
除了列出名字,还要写出其经历(叫什么、哪里人、遇到什么事)、成就、名句.
成就应该是什么什么家,名句麻烦多些几句咯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27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
  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老子,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 间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史.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名句: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所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晚年时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名句: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生于秭归县三闾乡乐平里.战国时楚国政治家,我国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因遭贵族子兰(怀王幼弟),南后郑袖谗害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后因楚国政治腐败,国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等篇,反复陈述他的政治主张,揭露反动贵族昏庸腐朽、排除贤能的种种罪行.他在吸收民间文学艺术营养的基础上,创造出骚体这一新形式,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名句: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一说生于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卒年不可考.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名句: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附近的秦安县),隋朝末年其先租因罪住在中亚细亚.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学术界说法不一.一说李白就诞生在安西都护府所辖的碎叶城,五岁时随父迁到绵州昌隆县青莲乡.李白性情豪放,喜爱纵横家的作风,爱好任侠之事,轻视财货.早年在蜀中度过.他的父亲是个富商.李白二十五岁开始漫游全国,走过湖北,江西,河南,山东等地.李白蔑视权贵,传说他喝醉酒,曾在玄宗面前使高力士给他脱靴.高力士认为这是很大的耻辱,就摘取李白诗句激怒杨贵妃.玄宗每次让李白做官,杨贵妃就加以阻止.李白知道玄宗的亲信对他有意见,于是恳求还家.玄宗赐给他财物,放他离开.李白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豪迈瑰丽,诗里有突破现实的幻想,也有对当时民生疾苦的反映和对政治黑暗的抨击.他的散文具有清新明朗,奔放流畅的特点.著有《李太白全集》.名句: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因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青年时期曾漫游三晋、吴越、齐赵等地,追求功名,应试不第.唐玄宗天宝十载(751),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贤院.十四载授河西尉,不就,旋改右卫率府兵曹参军.杜甫困守长安期间,尝居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世因称“杜少陵”.安史乱起,曾陷贼中.肃宗至德二载(757)四月,杜甫自长安奔赴凤翔行在,授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旋因疏救宰相房琯,被贬华州司功参军.后弃官流寓陇、蜀、湖、湘等地,所谓“漂泊西南天地间”.其间曾卜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人又称“杜浣花”.因代宗广德二年(764)剑南节度使严武表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两《唐书》有传.杜甫生当李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他的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向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律切精深,沉郁顿挫,被世尊为“诗圣”.现存诗1450余首.有《杜工部集》行世.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
  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
  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关汉卿 (1225?~1300?),字汉卿,与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其户籍属太医院户,但尚未发现他本人业医的记载.金亡时,尚为少年;入元之际(1271)大概已年近半百.至元、大德年间,他活跃于杂剧创作圈中,和许多作者演员交往,有时还“面傅粉墨”,参加演出,成为名震大都的梨园领袖.他曾南游杭州,撰有《杭州景》套曲,其中有“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句,可见在元灭南宋、南北统一之后,他还健在.他还创作了〔大德歌〕十首,其中有“吹一个,弹一个,唱新行〔大德歌〕”等语,〔大德歌〕是当时刚流行的小令,可知他的创作活动,一直延续到大德初年. 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多达67种,今存18种,即:《窦娥冤》、《鲁斋郎》、《救风尘》、《望江亭》、《蝴蝶梦》、《金线池》、《谢天香》、《玉镜台》、《单鞭夺槊》、《单刀会》、《绯衣梦》、《五侯宴》、《哭存孝》、《裴度还带》、《陈母教子》、《西蜀梦》、《拜月亭》、《诈妮子》. 名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红楼梦》的作者.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祖先原为汉人,后入旗籍,为正白旗.清朝建立后,曹家成为管理宫廷杂务的“内务府”成员.曹振彦因建立军功,官至两浙都转运盐使司盐法道.从曹振彦之子曹玺(即雪芹曾祖父)开始,曹家三代四人相继担任江宁织造60多年.康熙南巡六次,有四次住在曹氏任职期间的织造府内.曹玺之妻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曹家与皇帝有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属于最高统治层中的成员.曹寅有很好的文学修养,是有名的藏书家和刻书家,工诗词,又兼作戏曲.曹雪芹出生在南京,少年时代过了一段富贵荣华的生活.雍正五年(1727),大约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斗争的牵连,曹雪芹之父曹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等罪名,被人参奏,革职抄家.次年曹家从南京迁回北京.大约在乾隆元年(1736),曹家家道稍有复苏,但不久便彻底败落.晚年流落到北京西郊,生活十分穷困,靠朋友接济和卖画维持生计.他性格豪放,喜欢饮酒,多才多艺,工诗善画.“诗笔有奇气”,诗风接近唐代诗人李贺.他有气骨,孤傲不屈,嫉恶如仇.在穷困艰难的环境里,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坚持写作长篇小说《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一座高峰.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80回的稿子(生前已传抄行世),80回以后也可能有部分残稿,但佚失不传.今传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名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单调性最小值
下一页:溶质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