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篇关于民生工程的作文,关于环境变化的.500字左右,

问题描述:

写一篇关于民生工程的作文,关于环境变化的.500字左右,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09-19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对父母的唠叨置之不理,甚至有时顶撞他们说:“我已经长大了,我的事我自己来决定,不用你们管.”但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两个字“责任”,我知道自己曾经的任性,曾经以为离开父母在大学独立自由的的生活,自己掌管自己,这些根本不是自己长大的标志,而只是自己还幼稚的表现.正正的长大是你知道自己对你的家庭、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是什么.
做为男人应该挑起家庭生活的重任这是男人的责任,作为女人要把家打理的井井有条这是女人的责任,这样这个家庭就具备了和谐的条件.以前总以为将脱下的脏衣服扔给妈妈,然后穿上妈妈洗干净的衣服,没钱了开口要就有人给,这是很正常的事,但直到有一天自己觉得妈妈在洗衣服时弯腰不是那么的利索了,父亲走路时腰也不是那么的笔直了,自己的心忽然隐隐作痛,我问自己我对这个家做了什么呢,我用自己的青春蚕食着父母的身体,我却一无所知,有时还用自己所谓的长大去创伤他们的心.我开始思考我应该为自己的家,为父母做点什么呢,我应该努力的学习尽快的从父母那里接过这个家庭生活的担子,这是自己一个男人必须承担的责任.
我们处在社会中,我们就有对这个社会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曾被刚刚过去的不同寻常的冬天感动过吧!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我国南方陷入了五十年不遇的冰雪大灾难中,但我们在这场灾难中没看到哀嚎,感觉到的却是南方传来的一股股暖流.我们的主席,我们的总理都曾亲赴抗击暴风雪前线指导抗灾,我们的人民子弟兵不分昼夜的抢修公路、电路设施,我们的电工技术人员攀上几十米高的冰冻电线塔架上抢修电路…….当记者采访将我们的人民子弟兵时,他们说:“这是我们的责任”,多么简单的回答,但却是那么的有力---责任.在感动的同时,我知道我现在虽然不能像抗击暴风雪前线的英雄们那样,但我应该做的就是努力学习,为建设我们的美好祖国出力,这就是我的责任,我对于社会的责任.
责任使我长大,我的家庭,我所处的社会,需要我有这份责任心,带着这份责任心我应该努力的奋斗
民生工程
释义 民生工程是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代版“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安徽省重点民生工程解读 住有所居、病有所医、学有所助……
日前,我省公布了18项民生工程的具体政策,并首次公布了联系人的电话.据悉,18项工程主要包括生活保障类共6个项目,主要解决“老有所养、住有所居”问题;医疗卫生类6个项目,主要解决“病有所医”问题;农村基础设施类3个项目,主要解决“通水通路通电视”问题;教育资助类3个项目.记者就其中一些重点工程采访了相关部门,进行解读.
廉租住房房源将“扩容”
今年一季度,我省已经有3.3万余户城市低保家庭得到了廉租住房保障.昨天下午,省建设厅房改办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年底前,对全省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低于10平方米的城市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实行保障,保障人数将达到5万户.
今年,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成为新增的6项民生工程之一.省建设厅房改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省正在积极争取国家廉租住房建设投资补助,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廉租住房房源.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行的保障方式主要以发放租赁住房补贴为主,由住房困难家庭自行承租住房,但廉租住房保障最理想的方式是实行实物配租,即提供廉租住房,所以当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增加实物配租的廉租住房房源.
根据计划,到2010年末,全省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将由住房困难的城市低保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各市、县实物配租户数占廉租住房保障户数的比例不低于30%.
据了解,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家庭平均住房水平、市场平均租金及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以户为单位确定.
城乡医疗救助扩大受益面
作为全省18项民生工程之一的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去年已经被纳入民生工程.记者昨天从省民政厅获悉,今年在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基础上,我省扩大了城乡医疗救助的受益对象和救助病种,在补助标准上也有调整,让更多困难群体享受到大病救助.
根据规定,城乡医疗救助的受益对象包括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城乡低收入群众和因病致贫的群众.据了解,城乡低收入群众和因病致贫的群众是首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救助病种包括恶性肿瘤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脑中风、肾功能衰竭(尿毒症)、严重心脏病、重型肝炎及并发症、艾滋病、晚期血吸虫病、重症精神病等大病以及经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病种,在救助病种中还首次增加了重症慢性病.
奖助学金惠及17万学子
今年我省民生工程中有3项是关于教育民生的,比去年增加了一项即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据悉,该项民生工程将会惠及我省17万左右的大学生,他们将获得少则2000元,多则8000元的资助和奖励.
据介绍,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是为了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问题,面向大学生的共有三种奖励和资助.“国家奖学金”奖励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每年为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高校里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资助面为3%,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则资助本专科高校里家庭困难学生,有20%的在校学生都可获得每年2000元的奖金.除了大学生外,中职学生今年也被纳入到资助范围内,国家助学金将每年提供1500元给农村、县镇以及城市贫困家庭的学生.
除了保障大学生和中职生的入学外,今年我省继续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即初中和小学的学杂费,同时向农村初中和小学免费提供教科书.目前,我省还有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舍是危房,从去年开始,我省计划用两年的时间改造全省304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校舍,确保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
9000公里新路铺进农村
在今年的民生工程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重点,涉及3个项目,其中农村公路实现“村村通”更是受到关注.据悉,到2010年我省将有2.7万公里的农村公路完成改建,所有建制村都能通上水泥(沥青)公路,此举将大大改善农村出行难的现状.
据了解,今年投入建设的农村公路共9000公里,总投资22.6亿元.每条公路路面宽度不低于3.5米,路面面层厚度不低于18厘米,达到四级公路的标准.信息时代我省还有部分自然村里接收不到电视广播的信号,为了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今年实施“村村通”工程,未来三年让3万余个已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今年将有近万个村落有望通电视广播.此外,今年我省还将解决30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的问题.
(稿件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记者:张晓嵘 夏丽霞 编辑:周晓留 2008年04月24日06时07分)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安徽十二项民生工程 1、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进一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
3、完善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保障机制
4、积极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
5、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6、逐步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水平
7、逐步建立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
8、积极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9、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10、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
11、加速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12、进一步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织就和谐画卷 2006年底,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广泛调研、深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广大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问题,启动实施了十二项“民生工程”.去年,全省十二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78.4亿元,各项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民生脉动最关情”.十二项细密的惠民政策,深入到百姓生活各个方面,织就起一幅和谐社会的画卷.
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
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我省将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难”问题摆在民生工程的第一位.
2007年,我省全面建立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省年人均收入低于683元的130.9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年人均补助达到380元,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实现了向农村低保制度的转变.当涂县大陇乡村民李生魁,2004年患上乙肝重症伴肝硬化腹水,三年多医药费花了3万多元,家庭陷入困境.民政部门得知后,将李生魁家纳入重点低保对象,提高低保补贴标准.李魁生感激地在笔记中写道:“低保点燃了我生活的希望之灯.”
2007年,全省45.7万“五保”对象年人均供养标准提高到1200元.此外,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也得以保障.去年各级财政投入近1.3亿元,对全省6万余名补助对象,按当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基本生活费,年人均补助2146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得到较好落实,全省确认奖励扶助对象6.7万余人,发放奖励扶助资金4431万元,全部打卡发放到户.
除了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部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也得到重视和改观.2007年,中央和省级补助7.2亿元,投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惠及318.2万余人.血吸虫流行区的青阳县河西村兴建了两座供水池,清澈山泉引入家家户户,村民们改厨、改灶、改厕,纷纷建起沼气池,创建生态新家园.村民钱立发感慨地说:“过去,想到那含有血吸虫的水,干什么也没劲;现在有了干净卫生水,大家的担忧也没了,生产生活的劲头都上来了.”
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
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十二项民生工程中,涉及到医保制度的就有五项.
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大幅提高.2007年,我省共有81个县(市、区)建立了新农合制度,参合农民达3602万人,参合率85.8%,当年筹资20.8亿元,累计补偿1000多万人次.凤台县童圩村妇女赵有芳就是新农合制度的受益者之一.她患有严重的白内障,参加新农合仅交5元钱,最后报销了5200多元医疗费,不仅医好了病,家庭经济也逐渐好转.
在城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启动.2007年,全省参保人数达421万人.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被列入全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城市.
城乡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不仅表现为覆盖面的扩展,还在“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改善卫生服务条件”的纵深度上体现出来.2007年,我省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农村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省财政共拨付中央和省级资金1.2亿元.全省共救助农村困难群众152.2万人次,支出救助资金9579万元;救助城市困难群众10万人次,支付资金4533万元.此外,全省规划建设了300所乡镇卫生院,1000个村卫生室、67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3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总投入资金3.4亿元.
对于重大传染病病人,一套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制度也已初步建立.2007年,全省共为1956名艾滋病人进行抗机会性感染治疗,对1680名艾滋病病人提供抗病毒治疗药品和免费CD4检测7335次,向4.7万名结核病人提供免费化疗、X摄片和痰检,对6130名晚期血吸虫病人提供免费救治.
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
教育是民生之基.“学费贵”、“上学难”话题的热度一直不减.
2007年春季开学时,安庆市双莲寺小学三年级学生冯青青高高兴兴,爸爸妈妈意外又惊喜:学费总共加起来只有90多元,想想孩子一年级上学时还要两三百元呢.学生和家长的喜悦背后,是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得到较好落实.去年,我省不仅全部免除993万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还对135万名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29万名贫困家庭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有效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
一方面,我省以免除学杂费等方式,帮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顺利“就学”,另一方面,积极改善农村学校教学条件,使其更好地接纳学生“入学”.从2007年起,我省计划用两年时间完成全省304万平方米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造任务.省政府同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全力支持和配合农村中小学危改和校舍建设工作,能免收的行政性收费一律免收,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去年全年,我省累计下达9.9亿元改造资金,改造D级危房193.3万平方米,新建校舍面积236.6万平方米,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双管齐下”的功效已显现.2007年,我省近千万城乡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上学难”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今年民生工程扩至18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而十二项民生工程正如钢筋铁骨,搭建起解决民生问题的政策框架,充盈了“和谐社会”的具体内涵,使得“和谐安徽”的发展脉络更加清晰,也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最直接、最现实的实惠.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2008年,省委、省政府把解决民生问题提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在继续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的同时,我省又新增实施六项民生工程.即: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立高校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建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保障机制;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十八项民生工程当年财政投入总规模约160多亿元.
和谐社会的画卷已经展开,润泽江淮的雨露继续播洒.“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向着十七大提出的民生建设目标,安徽正在阔步前行.
(稿件来源:中安在线 特约记者:田婷 编辑:夏胜为 2008年04月21日07时49分 )
编辑本段|回到顶部满意度调查 我省十二项民生工程实施一年多,群众的满意度如何?省有关部门就此进行了专项调查.请看—
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十二项民生工程的总满意度达88.6%;对“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政策实施结果的满意度达93.4%;对“逐步建立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的满意度达91.4%;对民生工程实施中,各级政府的宣传和组织的综合满意度达83.9%
2007年,我省实施十二项民生工程,针对部分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生活难”等现实利益问题,建立起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制度框架,直接惠及全省4000多万城乡居民.
最近,省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在全省17个市抽选了17000户城乡居民样本,开展了“十二项民生工程社会公众评价情况”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十二项民生工程群众满意度达88.6%.以人为本的施政方针,真金白银的“惠民”工程,赢得了老百姓的高度肯定.
政策惠民:整体满意度高
按十二项民生工程总筹资额测算,全省4000万受益群众,人均受益近200元.130.9万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每人每年补助380元,高于360元的全国平均水平.45.7万农村“五保户”每年供养标准提高到1200元;81个县(市、区)的3600万农民加入“新农合”,看病有补助;60556名城镇未参保企业退休人员,获得基本生活费.
十二项民生工程,涉及解决“生活难”的有5项,解决“看病难”的有5项,解决“入学难”的有2项,74%的资金直接补助到人.实施一年来,“民生工程”结出累累硕果.群众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策实惠.
近日,省统计局采取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的方式,在全省17个市,每个市完成1000份调查问卷.调查显示,民生工程得民心,顺民意,群众关注度高,整体满意度高.
调查表明,其中对“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政策实施结果满意度最高,达93.4%;对“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逐步建立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的满意度也在90%以上,分别达92.4%和91.4%;最低的项目“探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满意度达到81.8%.
民生工程实施中,各级政府的宣传和组织,赢得了群较高的满意度,综合满意度达83.9%.97.6%的城市居民,至少知道一项涉及城市居民的民生工程,99.3%的农村居民至少知道一项涉及农村居民的民生工程.
受惠不同:城乡感受有别
据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分析,从教育和医疗保障“一高一低”的满意度可以看出,“上学难”和“看病难”,是群众关心的两个重点.教育的民生工程,让百姓得到较大实惠,而在加强城镇医疗保障上,还有待继续努力,实现“病有所医”.
此外,各个不同的社会群体,由于生活条件、观念和期望值的差别,对民生工程的评价及满意度也有区别.
调查显示,无论是整体的综合评价,还是对单项民生工程的认识,农村居民满意度普遍高于城市居民.原因不难理解,民生工程虽然带来同样的政策收益,但城市居民收入明显高于农村,惠民政策的杠杆,对改善生活的效应有别,百姓的感受自然也就不同.
17000名被调查居民中,年龄越大,对民生工程满意度越高.60岁以上被调查者对民生工程的政策实施结果综合满意度为91.7%,高出18岁至29岁被调查者的8.7个百分点,显示出老年人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更迫切;此外,收入在2000元以下者,对民生工程宣传组织的满意度,普遍高于收入在4000元以上较高者.多数民生工程的“阳光”,直接照耀低收入阶层,在实施过程中,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使中低收入者亲身感受到政府公共服务方式的转变,产生了较高的满意度.
总之,党和政府的拳拳为民之心,看在群众眼里,暖在百姓心间.十二项民生工程,得到群众真心的认可与支持.
“工程”扩容:多向弱势群体倾斜
启动和实施民生工程,是省委、省政府“执政为民”宗旨的充分体现.今年全省“两会”上,省长王三运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宣布,民生工程由12项扩大到18项,财政投入总规模将超过160亿元.
消息一出,人们万分高兴的同时不禁追问,如何让民生工程的阳光照耀到更广阔的领域,让更多群众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民生工程政策选择,应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群体,将政策保障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并举,保证社会效率,促进结果公平.”省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认为,工程实施重点必须放在教育、就业领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各地已有的“4050工程”、下岗人员培训、大学生职业培训、农民技术培训等关于就业的政策纳入民生工程,“授之以渔”,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弱势群体的自身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提高,使他们有能力在初次分配阶段获得更好的收入.由于年老体弱、低收入和低学历群体对民生工程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因此在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还应重点向这部分群体倾斜.
18项民生工程覆盖面广,受益群众多,实施工作难度大.如何提高民生工程实施效果?“服务与监督双剑要并举.”有关专家认为,基层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尽可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行政效率,缩短群众享受政策的办理时间.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最好建立全省联网的民生工程信息库.
任何一项惠民政策,只有真正落实无偏差,才能实现它惠民的初衷.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民生工程实施过程的监督,确保政策落实不走样和政策执行的公平.
调查显示,我省有部分群众对民生工程露出不满意的表情,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民生工程相关政策不理解.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这部分群众对民生工程政策的理解程度,是降低其不满意程度的有效手段.专家还建议,各地改进宣传工作模式,细化宣传工作内容,消除部分群众通过民生工程坐享其成的错误观念.
古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这不禁让我想起战国时的一个故事,故事梗概是齐国使者出使赵国,赵国赵太后问齐国使者:“贵国人民生活可好?”对曰好,赵太后再问:“贵国今年可是大丰收?”对曰是,赵太后最后才问:“贵国国君可好?”齐国使者对赵太后最后才问本国国君大为不悦,赵太后说道:“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故如次问.”齐国使者听后颇是服气.实际上,翻开中国历史典籍就会发现中国自古以来就将“民生”与“国计”相提并论,民生问题一直与国家发展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当然,中国历史诚于鲁迅所说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民生问题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很少受到过真正的重视,反而,民不聊生似乎成了中国历史的一种常态,官本位的文化更是积淀得深厚,且异常深厚.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民生问题才真正受到关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是毛泽东同志倡导并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的,但遗憾的是“文革”等政治动乱和计划经济对生产力的束缚,国家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获得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的成效在计划经济时代也并不很大,所以,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依然是共同贫困的局面.
简单的说民生问题,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面.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
随着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有了很大的腾飞,那中国的民生现状又如何呢?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生问题受到普遍关注,20多年改革开放的进程,其实就是不断重视民生、改善民生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将国人共同贫穷的时代变成了历史,大多数城乡居民迈进了小康乃至富裕的生活,如人均GDP从1990年的1634元上升到2003年的9073元,首次超过1000美元,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台阶;人均收入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9年的1374元上升到2003年的847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602元上升到2622元;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从1989年的54.8%下降到2003年的45.6%,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54.5%下降到37.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从1989年的5196亿元上升到2003年的103618亿元,人均储蓄存款从461元增长到8018元.可见,中国民生进行了很大的改善.
然而,经济指标的增长与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民生问题已经得到全面解决.因为前一个时期解决的民生问题,主要是初级阶段的初级民生问题,主要解决了绝大多数人的衣食之忧,属物质生活甚至是食物保障方面.而现在民生问题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其内涵也在不断发展.跟计划经济时代相比,现时代更加突出地显露出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对每一个国民而言,没有教育机会就不可能接受现代文明,也不可能成为高素质甚至合格的劳动者;教育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正决定着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及生活质量,教育已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同时,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就是要让每一个劳动者、每一个家庭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有一个稳定的生活来源,而失业、就业不足或就业不充分,既是社会问题,更是家庭与个人的严重问题,失业带来的往往是家庭生活的危机与困境.收入分配决定着城乡居民的收入渠道与生活来源,除了就业获取收入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际上还有多种收入渠道,收入分配是针对整个社会财富的,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不仅能够推进效率与发展,而且有利于社会公平、进步与和谐.
从教育看,它已经成为国民立足社会的基础,但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不够、义务教育的福利性保障不够、受教育的机会尚不公平等问题.
从就业看,现在,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800万人,需要再就业的人员500多万人,而乡村需要转移的是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它不是静态的1.5亿,而是动态的、持续的.
从收入分配看,尽管说绝大多数城乡居民的收入在上涨,但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尤其是这几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从社会保障看,像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面,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贫困人口的救助,老年人、残疾人的福利享受,等等很多只是形同虚设.特别这几年闹得比较凶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人均GDP从1000~3000美元这一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顺利度过这一临界点,经济社会将会步入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的轨道;否则,便有可能出现“拉美化”的局面.中国现在也处于这一阶段,处于矛盾多发期,因此改善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重中之重,因此民生问题成为两会焦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下一页:例6求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