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风雨,

问题描述:

青山一道同风雨,
1个回答 分类:综合 2014-11-20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
  同顶一轮明月有何曾身处两乡.
  【名称】《送柴侍御》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七言绝句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译文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
  ⑵通波(流):水路相通.
  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
  ⑷两乡:两处地方.
  【译文】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
  送你不觉得有离别的伤感.
  你我一路相连的青山共沐风雨,
  同顶一轮明月有何曾身处两乡.[2]
  作品格律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
  (注:○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3]
  作品鉴赏
  王昌龄是一位很重友情的诗人,单就他的绝句而论,写送别、留别的就不少,而且还都写得情文并茂,各具特色.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大约是诗人贬龙标尉时的作品.这位柴侍御可能是从龙标前往武冈,诗是王昌龄为他送行而写的.
  起句“流水通波接武冈”(一作“沅水通流接武冈”),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语调流畅而轻快,“流水”与“通波”蝉联而下,显得江河相连,道无艰阻,再加上一个“接”字,更给人一种两地比邻相近之感,这是为下一句作势.所以第二句便说“送君不觉有离伤”.龙标、武冈虽然两地相“接”,但毕竟是隔山隔水的“两乡”.于是诗人再用两句申述其意,“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笔法灵巧,一句肯定,一句反诘,反复致意,恳切感人.如果说诗的第一句意在表现两地相近,那么这两句更是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这种迁想妙得的诗句,既富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又有它鲜明的个性.
  它是用丰富的想象,去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不也就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吗!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人们对友人的思念,所以这三四两句,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
  说到这里,读者便可以感到诗人未必没有“离伤”,但是为了宽慰友人,也只有将它强压心底,不让它去触发、去感染对方.更可能是对方已经表现出“离伤”之情,才使得工于用意、善于言情的诗人,不得不用那些离而不远、别而未分、既乐观开朗又深情婉转的语言,以减轻对方的离愁.这是更体贴、更感人的友情.正是如此,“送君不觉有离伤”,它既不会被柴侍御、也不会被读者误认为诗人寡情,恰恰相反,人们于此感到的倒是无比的亲切和难得的深情.这便是生活的辩证法,艺术的辩证法.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不是更生动、更耐人寻味吗?
  流水和波浪感觉不到离别的滋味,仍不知疲倦地在武冈流淌.诗人说:马上就要离开你了,在这送别之际,我却不觉得悲伤.同在一条江边,风雨共进,明月哪里知道我们身处两地?仍然照耀着我们的前方.[1]
  作者简介
  王昌龄
  (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4]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
上一页:ghhhhh
下一页:概括每段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