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孤寂环境的诗词有哪些

问题描述:

形容孤寂环境的诗词有哪些
1个回答 分类:语文 2014-10-18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江雪 柳宗元 唐 五绝 记景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山雪.
  【注解】:
  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韵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评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
  渔翁 柳宗元 唐 七古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唉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韵译】:
  傍晚,渔翁把船停泊在西山下息宿;
  拂晓,他汲起湘江清水又燃起楚竹.
  烟销云散旭日初升,不见他的人影;
  听得乃一声橹响,忽见山青水绿.
  回身一看,他已驾舟行至天际中流;
  山岩顶上,只有无心白云相互追逐.
  赏析:诗的首二句是写夜、写晨.第一句平实自然,第二句却奇峰突起,用语奇特.“汲清”,“燃楚竹”,可谓超凡绝俗.三、四句为怪奇,写“烟销日出”,却“不见人”了,忽然“款乃一声”人在远方“青山绿水中”.这种奇趣的造语,勾勒出了悦耳怡情的神秘境界,从而可以透视诗人宦途坎坷的孤寂心境.结尾二句,进一步渲染孤寂氛围.“回看天际”只有“无心”白云缭绕尾随,可谓余音绕梁.“款乃一声山水绿”句,历来为诗人所玩赏称赞.“绿”虽是一字之微,然而全境俱活.
  ----------
  声声慢 李清照 宋 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注释】
  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评解】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
  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
  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下
  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
  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
  夜雪 白居易 唐 五古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首五绝作于任江州司马时.是说,夜间忽觉被窝里有点冷,继而看见窗户发亮,原来是下雪了;时时听见竹子被压折的声音,方知雪下得很大.觉衾寒窗明,而知有雪,闻折竹之声,而知雪重,写来曲折有致,构思巧妙,别具一格.就景写景,又景中寓情,“冷”、“夜雪”和“折竹声”,委婉传出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冷清之状和无限感慨.
  ----------
  鹧鸪天 黄庭坚 宋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注释】:
  饮酒把盏,轻歌曼舞,怎奈人全无兴致?
  英雄寂寞,几人能知?
  -----------
  春怨 刘方平 唐 七绝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解】:
  1、金屋:原指汉武帝少时欲金屋藏阿娇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韵译】: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
  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
  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评析】:
  这首宫怨诗,意在写宫人色衰失宠而生怨思的.起句写时间:黄昏,渲染凄凉气
  氛;二句写人物:宫人,幽闭金屋伤心落泪;三句写环境:满庭空寂,春色迟暮,衬
  托衰落难堪;四句写心情:以落花映心境,凄凄惨惨戚戚.重叠渲染,反复勾勒,深
  曲委婉,味中有味.
  【简析】:
  这是一首十分出新的宫怨诗.虽被宠爱过,却落得万般凄凉.诗中“梨花满地不开门”,写出极致.
  -----------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唐 五律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解】:
  1、沉:沉沦.
  2、分:情谊.
  3、霍家亲:晋羊祜为蔡邕外孙,这里只是说明两家是表亲.
  【韵译】:
  宁静的夜晚四周没有近邻,
  我荒居旧屋家道早就赤贫.
  枯黄的老树在风雨中落叶,
  昏暗的灯光映照白发老人.
  因为我长期以来孤寂沉沦,
  你频来探望令我自愧难忍.
  平生情谊可见是自有缘分,
  更何况本身就是姑表亲门.
  ---------
  嫦娥 李商隐 唐 七绝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注解】:
  1、深:暗.
  2、长河:银河.
  3、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
  4、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会感到孤单.
  【韵译】:
  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
  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
  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
  【评析】: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我们姑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
  登岳阳楼 杜甫 唐 五律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释】:
  吴楚:指今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鴅省一带.
  【简析】:
  大历三年(768)春,杜甫由夔州出峡,因兵乱漂流在江陵、公安等地.这年冬天,杜甫从公安到了岳阳,这首诗就是登岳阳楼后所作.诗人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不凡气势,亦触景伤情,写自己身世的凄凉孤寂,反映出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关心.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
  --------
  青门引/青门饮 张先 宋 词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注释】
  ①中酒:喝醉了酒.
  【评解】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从气候的忽冷忽暖,风雨时至,联系到人的思想活动.不
  说酒意被角声所惊而渐醒,却说是被风吹醒.入夜月明人静,只见隔墙送来秋千之影.
  隐约点出醉酒的原因.含蓄宛转,丽辞腻声,表现出张词的风格.
  -----------
  岁晚旅望 白居易 唐 七律
  朝来暮去星霜换,阴惨阳舒气序牵.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烟波半露新沙地,鸟雀群飞欲雪天.向晚苍苍南北望,穷阴旅思两无边.
  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七言律诗《岁晚旅望》,当作于诗人赴江州司马任途中.这两句是说,秋霜能使万物改变颜色,一年四季中,冬日万物凋谢,景象萧条、寂寥.时诗人遭贬,心情沮丧,写景寓情,情发于中,蕴藉深沉,韵味悠长.
  ------------
  踏莎行 寇准 宋
  春色将阑,莺声渐老.红英落尽春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密约沉沉,离情杳杳.菱花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注释】:
  阑:残,尽.
  红英:红花.
  屏山:屏风.
  杳杳:深远无边际.
  菱花:镜子.
  销魂:形容极度伤心.
  【评解】
  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蒙蒙,寂寥无人的景象.下片写两地
  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阴云蔽空,心中更觉忧郁愁苦.词风婉丽
  凄恻,清新典雅.
  -----------
  定风波 阎选 唐 词
  江水沉沉帆影过,游鱼到晚透寒波.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扁舟短棹归兰浦,人去,萧萧竹径透青莎.深夜无风新雨歇,凉月,露迎珠颗入圆荷.
  【注释】
  ①沉沉:深沉.
  ②烟袅:云烟缭绕.袅,形容烟之状态.
  【评解】
  江水沉沉,白鸟双飞,枫叶芦花,征帆渐远.“人去”之后,惟见园荷滴露,冷月
  照人,莎满荒径,凄凉冷落.这首词着意描绘了萧索的秋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含蓄
  地流露了诗人的无限感怀.
  -----------
  清平乐 晏殊 宋 词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
  【注释】
  ①金风:秋风.
  ②绿酒:美酒.
  ③紫薇朱槿:两种花卉.花色艳丽.
  【评解】
  金风梧桐,小窗人醉,斜阳残花,双燕欲归.这首小词通过对秋景的着意描绘,委
  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清寂之思.
  犹如微风之拂轻尘,晓荷之扇幽香.全词于平易之境,抒闲适之情.清新雅洁,饶
  有韵致.
  【集评】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纯写秋末景色,惟结句略含清寂之思,情味于言外
  求之,宋初之高格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以景纬情,妙在不着意为之,而自然温婉.“金风”
  两句,写节候景物.“绿酒”两句,写醉卧情事.“紫薇”两句,紧承上片,写醒来景
  象.庭院萧条,秋花都残,痴望斜阳映阑,亦无聊之极.“双燕”两句,既惜燕归,又
  伤人独,语不说尽,而韵特胜.
  ----------------
  天仙子 张先 宋 词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释】
  原题注: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①嘉禾小倅:嘉禾,宋时郡名,今浙江嘉兴市.小倅:小官.倅,副职.
  ②水调:曲调名.
  ③流景:浙去的光阴.景,日光.
  ④并禽:成对的鸟儿.这里指鸳鸯.
  【评解】
  这首词通过惜春伤春情绪的描写,感叹年华易逝和孤独寂寞的处境.叹老嗟卑,是
  封建时代诗词中常见的内容,但由于作者长于炼句,精雕细琢,使本词所写春天夜景颇
  有新意.“临晚镜,伤流景”,词人的感慨与暮春景色交融,深沉而含蓄.
  ------------
  凉州词 王之涣 唐 乐府 边塞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凉州歌》.《乐苑》称,开元年间,西凉都督郭知运进献宫调《凉州》.凉州:唐属陇右道,州治在今甘肃省武威县.诗题又作《出塞》.首句一作“黄沙直上白云间”,末句一作“春光不度玉门关.”羌笛:我国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笛子.杨柳:指羌笛吹奏的《折杨柳》曲.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其音凄苦.
  【简析】: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这话是不错的.开元中、所期,唐玄宗荒淫纵乐,不务边防,不关心远戍征人的疾苦.诗人在进入凉州,听到哀怨的笛声后,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远戍士卒的同情.
  诗状凉州之险恶、荒寒,一言不及征人,而征人苦情可想;虽是一篇怨词,但画面雄壮阔大,神气不落凄切.历来被誉为唐代边塞诗中的名篇.《唐诗别裁》引王渔洋的话说 :“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
  关于这首诗,唐人薛用弱的《集异记》曾记载着这么一桩趣事:开元中,王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一天,天寒微雪,三人一起到旗亭小饮.适逢梨园伶官十多人会宴;席间,有四名美貌歌妓演唱,唱词都是当时著名诗人的作品.三人私下相约说:我们三人的诗名常常分不出高低,现在且看这些歌妓讴歌,“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结果,第一人唱的是王昌龄的诗,第二人唱的是高适的诗,第三人唱的还是王昌龄的诗.王之涣不服气,“自以得名已久”,就指着“诸妓之中最佳者 ”说:“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矣.”四人中之“最佳者”结果果然唱了一首王之涣的诗:“黄河远上白云间…….”大家于是大笑.四歌妓问明情况后竞拜.并请“俯就筵席”,“三人从之,饮醉竟日”.后明清戏剧家将此事编成剧本,其中以《旗亭记》为名的就有多本.
  诗句中,“一片”为唐人习惯用语,常与“孤”连文,即今之“一座”.“孤城”指玉门关.将玉门关作“孤城”,显然与征人的离情别绪联结在一起 .仞,古长度单位,七尺为一仞.“黄河远上”,也有作“黄河直上”的.叶景葵认为:“诗句有一字沿讹为后人所忽略者,为《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古今传诵之句也,前见北平图书馆新得铜活字本《万首唐人绝句》,‘黄河’作‘黄沙’,恍然有悟,向诵此诗,即疑‘黄河’两字与下三句皆不贯串,此诗之佳处不知何在!若作‘黄沙’,则第二句‘万仞山’便有意义,而第二联亦字字皆有着落,第一联写出凉州荒寒萧索之象,实为第三句‘怨’字埋根,于是此诗全体灵活矣.”《唐人绝句精华》也说:“此诗各本皆作‘黄河远上’,惟计有功《唐诗纪事》作‘黄沙直上’.按玉门关在敦煌,离黄河流域甚远,作‘河’非也.且首句写关外之景,但见无际黄沙直与白云相连,已令人生荒远之感.再加第二句写其空旷寥廓,愈觉难堪.乃于此等境界之中忽闻羌笛吹《折杨柳》曲,不能不有‘春风不度玉门关’之怨词.”但今之不少学者仍认为,就诗意说,“黄河远上”比“黄河直上”要好.理由是:一,“黄河远上”意境开阔,莽莽苍苍,浩浩瀚瀚,如同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显得状美,而“黄沙直上”只是给人荒凉的感觉.二,“黄河远上”句与下句“一片孤城”,一远一近,一动一静,互相映衬,有一种立体的感觉,而“黄沙直上”句画面比较单调.至于黄河远距玉门关的问题,则认为,《凉州词》只是唐代的一种曲调,不一定只写凉州;有人还考证,认为王之涣的《凉州词》还有另一个题目:《听玉门关吹笛》,由此认为是诗人在玉门关吹笛时写的,孤城是眼前景象,黄河是出关途径之处,诗人是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描写自然景物(见表行霈《中国文学史讲稿》).
  ------------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