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五的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网络体系 如(地震的成因、影响、措施)

问题描述:

高中地理选修五的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网络体系
如(地震的成因、影响、措施)
高中地理选修五的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网络体系
1个回答 分类:地理 2015-12-13

问题解答:

我来补答
解题思路: 解决该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对自然灾害的相关知识有深刻的了解。
解题过程: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符合国情的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网络体系。简单地说就是有当地政府部门管理,当灾害发生时临时成立应急指挥部及时迅速地调集人力,物力,采取一切措施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比如地震发生时,有关地震预测的专业人员必须及时,准确地提供科学的预报,监测结果,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假如监测的结果有破坏性,有关部门要及时通知群众做好防范工作甚至进行转移,当地震已经发生而且给人民群众造成了重大损失时,有关部门就会采取一切措施,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附:地震
(1)构造地震的形成原因:
  当地壳中积累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累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成为地震。
(2)构造地震示意
①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②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③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为震源深度。
④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⑤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3)震级与烈度
①震级:表示地震的大小
注意:A它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B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因为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是一定的)。
   C一般而言,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害。
②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注意:A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B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除此之外,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切关系。
(4)世界主要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展开全文阅读
剩余:2000